北高丽溃兵被压缩在安州平原一片狭小的区域内,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炮火和子弹从各个方向落入密集的人群中,造成了恐怖的伤亡。
溃兵们惊慌失措,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窜,相互践踏。
一些北高丽士卒注意到了两翼丘陵方向的枪炮声早已停歇,可以看到大批南高丽士兵跪在地上,被大楚军队看管着。
“看那边!南高丽人……他们投降了!大楚没杀他们!”
“投降了就能活命吗?”
“不投降就是死啊!这……这怎么打?”
有的溃兵尝试扔下武器,高高举起双手,跪在了地上,附近的大楚士兵看到了,并没有开枪射击,示意这些溃兵待在原地。
这个举动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看到投降确实能活命,越来越多的北高丽士卒放弃了徒劳的抵抗和逃跑,纷纷效仿。
扔下武器的声音此起彼伏,广袤的平原上,一片又一片的北高丽士兵跪倒在地,黑压压的人头一眼望不到边。
北高丽主帅被亲兵簇拥在中间,看着周围如同潮水般跪倒的士兵,明白任何抵抗都已失去意义。
北高丽主帅仰天长叹,泪流满面,颤抖着下了战马,解下了腰间的佩剑,扔在地上。
“放下武器……命令所有人……投降,也为高丽……保留一些元气。”
整个安州平原上,幸存下来的超过十五万北高丽士卒,全部成为了俘虏。
这场安州平原决战,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两个时辰。
南高丽十万伏兵,在突围和被夹击中损失了近万人,投降九万余人。
北高丽二十万大军,在正面冲锋和突围中被击毙约三万人,投降超过十七万人。
大楚五万火器营,凭借超时代的火力和周勃出色的指挥,做到了己方没有伤亡,堪称一场完美的的碾压式胜利。
所有高丽军队都已投降,战场被控制后,大楚军队的阵地上,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大楚士卒们挥舞着手中的步枪,将帽子抛向空中,相互拥抱,庆祝这酣畅淋漓的大胜。
周勃站在望台上,看着眼前的胜利场面,看着跪满原野的俘虏和堆积如山的敌军尸体,脸上露出了笑容。
高丽的脊梁,在这一战中,已经被彻底打断了。
战斗结束后的安州平原,夕阳的余晖洒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上,映出一片凄艳的红色。
大楚军队开始有条不紊地打扫战场。
士卒们收殓己方阵亡将士的遗体,集中进行登记和妥善安葬。
数量庞大的高丽士兵尸体,让俘虏在远离水源和道路的地方挖掘巨大的深坑,进行集体掩埋。
丢弃的武器、盔甲、旗帜等战利品被收集起来,分类堆放。
完好的刀剑和皮甲还能装备辅兵和地方驻军,残破装备将被回炉重铸。
周勃下令大军押解着超过二十六万的俘虏,浩浩荡荡地开赴不远处的安州城,庞大的队伍绵延数十里。
大军抵达安州城下时,发现城门大开,城内寂静无声。
城内的官员和守军,得知三十万联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吓得魂飞魄散,直接弃城而逃。
周勃兵不血刃,顺利接收了这座北高丽境内的重镇。
大军入驻安州城,周勃颁布安民告示,并开仓放粮,赈济城中困苦的高丽百姓,迅速稳定了民心。
大军在城内城外择地扎营,进行休整,补充弹药,医治伤员,斥候继续侦查南方扶桑军队以及北高丽剩余城池的动向。
如何处理这二十多万俘虏,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全部关押,需要消耗巨量的粮食和看守兵力。
全部释放,又担心俘虏重新拿起武器,成为隐患。
周勃深思熟虑后,做出了决断。
南北高丽军队中的所有中层以上军官以及所有将领,共计约两千余人,全部关押进安州城的大牢。
“这些人,是高丽军队的骨干,不能轻易放归。待高丽半岛彻底平稳,纳入大楚治理之后,再行处置。”
针对剩下的二十多万底层军官和普通士卒,大楚军队开展了一场大规模、高效率的思想教育和遣散工作。
在安州城外的旷野上,临时搭建起了数十个高台。
高丽俘虏们,被分批带到高台下集中。周围有大楚士卒巡逻警戒。
高台上,站着的是大楚军中懂得高丽语的军官,有随军而来隶属于高丽道筹备衙门的一些文官。
“高丽的弟兄们!安静!听我说!”宣讲者声音洪亮。
“你们不用害怕,我大楚皇帝陛下仁德,念及你们大多是被逼迫,才拿起武器与我大楚对抗,故下令宽恕尔等性命,并不追究尔等抵抗之罪!”
台下出现了一些细微的骚动,俘虏们抬起头,眼中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
“你们很多人从军,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你们为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们卖命,他们可曾真正关心过你们的死活?可曾让你们吃饱穿暖?可曾分给你们土地?”
这话触动了俘虏们内心深处的苦楚,想起平日里遭受的盘剥和欺压,眼神开始有了变化。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