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关怀与冷静的审视。
这比任何激昂的檄文都更有力量。
消息很快传到了东宫。
丽正殿内,冰盆散发着丝丝凉气,却驱不散李承乾眉间的凝重。
他面前摊开着最新一期的《大唐民报》。
而顾青衫的文章,也已被朱笔重重圈点了起来。
马周静立一旁,低声道:“殿下,顾青衫此文虽未明言,但已在士林与市井中引起不小反响。”
“众人对岭南海贸之弊,关注日增。”
李承乾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锐利:“顾青衫所见,与百骑司密报多处吻合。”
“只是他笔下更具体,也更家……触目惊心!”太子顿了顿,语气幽然转冷道,“没提官府一个字,但通篇却都是官员弛备,豪商逞凶,小民泣路!”
“……若任由此风滋长,岭南还是我大唐的岭南吗?”
太子说着,猛地抬起头看向马周,声音沉稳而坚决道:“不能再等了,着令百骑司,加大对冯安及其党羽,还有那个鲲鹏会的查探力度,证据务求扎实!”
“另外,将此文抄送各部重臣,并转呈陛下御览。”
“再令户部,兵部......就市舶司革新与水师整顿事宜,十日内拿出具体条陈,就说待下次大朝会廷议之时,孤要看到切实可行的方略!”
“是!臣遵旨。”马周肃然领命。
他知道,太子这是要借顾青衫文章引发的这股“势”,顺势而为强力推动对岭南乱象的根治。
.......
此刻的天上人间,却是一如既往的温香软玉,丝竹盈耳。
三楼的听雪阁内,凉意习习,云袖正在调试一把古琴的宫商。
赵牧歪在榻上,手里拿着一份《大唐民报》,看得津津有味。
他时而点头,时而轻笑,看到妙处,还忍不住用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
“看起来先生今日心情甚好。”云袖调试好琴音,抬头见赵牧这般模样,不由莞尔。
“那是自然。”赵牧将报纸随手丢在一边,拿起一颗冰镇过的李子咬了一口,汁水甘甜,“你看看这顾青衫,还是坚持不肯用白文体写文章。”
“不过他这文章是越写越老辣了。”
“瞧瞧这段,海商张某,贩货归来,核算本利,十去其七,问所余几何?”
“答曰三成予风浪,三成予税吏,一成予泊头,所余者辛苦钱耳。”
“写得多实在!”
“这可比空喊一百句与民争利都管用!”赵牧说着,坐起身对侍立一旁的阿依娜笑道,“怎么样,我当初就说,这顾才子是一把好刀,磨亮了,自有大用。”
“如今看来,这刀锋果然快得很呐。”
“那也是公子慧眼识英才.....”阿依娜碧眸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后却有话锋一转,低声道:“不过先生,岭南那边刚刚传来消息,因这游记,冯安那边似乎有些坐不住了,几次派人去打探顾青衫的底细和行踪。"
"我们的人一直暗中护着,顾才子很安全。”
“跳脚了?”赵牧嗤笑一声,浑不在意,“由他们去查。"
"顾青衫如今是名动长安的才子,又是光明正大游历采风,他们敢动他一根汗毛,就是自绝于天下。"
"这把火,他们越是扑,就烧得越旺。”
赵牧重新躺了回去,闭上眼睛,享受着云袖指尖流淌出的淙淙琴音,仿佛岭南的风波还有朝堂的暗涌,都不过是助他入眠的伴奏。
反正至少目前看来,一切都在按他的预想推进。
甚至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确实很不错。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