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后
“齐公公不是说他已经敲打过那些粮商了吗?为什么粮价一点也没降啊?”刘伯谦自从向齐公公保证十天内舟航的粮价会降下来,这两日就一直住在何知府的府邸里。他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和无奈。
何铭琪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疲惫:“这些粮商根本就没有降价的想法。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可能等不到宋提督假装带粮回来的那一天了。”宋提督前天已经带着粮食出海了,留下的粮食本就不多,原本以为能支撑到宋提督归来,可没想到粮商们的粮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高了。城中的百姓因为吃不起粮,纷纷选择吃加了沙石的粥,使的城中粮食越发的紧张起来。
“要是还能从海上获得渔获就好了。”刘伯谦感慨了一句。前天本来是水师带着鱼回港的日子,可当他们来到码头时,宋提督却告诉他们渔网坏了。这让刘伯谦和何铭琪第一次明白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原来渔民为了帮助官府捕捞更多的鱼,将小渔网改成了数张拖网,但麻绳织成的渔网终究经不起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一旦不晒干,渔网就会破损。而如今,所有的拖网都坏了,渔民们只能忙着修补,根本无法下海捕鱼。
“是啊,以前我们只知道鱼从海上来,却从未想过捕鱼竟然如此艰难。”何铭琪长长地叹了口气,若非舟航缺粮,他也绝不会深入了解渔民这一行当。过去,他只按照书本上的说法,认为渔民懒惰,不愿劳作,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对实际情况一无所知。
“是啊,要是这时候有新网就好了。这样渔民们就不用为了修补渔网而停工了。”刘伯谦点头附和,心中充满了无奈。
这时,衙役匆匆跑进大堂禀报道:“大人,上官员外和王员外求见。”
“他们来做什么?”两人互视了一眼,心中满是疑惑。
“会不会是他们有什么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何铭琪忽然想到,胡人的船虽然已经出海,但还有一个叫维本克的胡人住在李员外家中。或许这些胡人会有什么新奇的办法。
“那还不赶紧把他们请进大堂!”刘伯谦嗔怪了一句。
何铭琪点了点头,吩咐衙役把人带到后堂。他低声对刘伯谦说道:“要是这胡人真还有办法的话,那可真的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啊。”
不多时,衙役便带着上官员外和王员外进了后堂。双方见过礼后,何铭琪迫不及待地问道:“上官兄、王兄,你们这么着急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
上官员外和王员外对视了一眼,上官员外示意王员外先开口。王员外这才笑道:“大人,是好事!渔网成了!”
“什么?渔网成了?什么意思?难道渔民的渔网都已经修补好了吗?”何铭琪激动地站了起来,可随即又摇了摇头,“不可能啊,那些渔网我都看过了,一个个大洞比碗口还大,网孔也破得吓人,怎么可能这么快修好?”
“大人,不是渔民的渔网,而是我们新织的渔网成了!”上官员外在一旁补充道,脸上洋溢着喜悦。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