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东北谢文东> 第384章 意外的荣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意外的荣誉(1 / 2)

第三百八十四章:意外的荣誉

1954年的早春,天气依旧寒冷,残雪尚未完全消融,大地仍被一层薄薄的白色覆盖着。空气中弥漫着料峭的寒意,仿佛冬天的余威还未散去。然而,这股寒冷并不能阻挡县城大会堂里那股沸腾的暖意。

走进大会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从二楼垂落下来的红色横幅,上面用金黄色的大字写着:“水库建设庆功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这条横幅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场大会的重要性和庄严性。

横幅下方,是一张张充满期待和兴奋的面孔。人们身着朴素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们有的是参与水库建设的工人,有的是支持工程的普通百姓,还有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都因为这场大会而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整个大会堂被布置得庄重而热烈。主席台上摆放着鲜花和奖状,舞台中央悬挂着巨大的红色幕布,两侧的墙壁上贴着宣传标语和劳动模范的照片。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给整个会场增添了几分温暖和活力。

谢文东坐在会场靠前排的位置,浑身不自在。身上那件新做的蓝布褂子是张彩霞前天才赶制出来的,针脚细密,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可他总觉得不如工地上那件磨破的旧褂子舒服。粗糙的手掌在膝盖上反复摩挲,指关节因为常年握钢钎、搬石头而显得格外粗壮,上面还留着几道未愈的浅疤——那是上个月堵大坝裂缝时,被碎石划破的。

“东子哥,紧张啥?一会儿县长要给你颁奖呢!”坐在旁边的王大锤用胳膊肘碰了碰他,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咱红旗村这辈子还没人受过这待遇,你可是头一个!”

谢文东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眼神却不自觉地往会场入口瞟。昨天傍晚,他托人捎信回村,让张彩霞带着念军今天来县城看表彰大会。这会儿离大会开始还有一刻钟,不知道娘俩到了没有。

正琢磨着,就见门口进来一群人,打头的是村支书,身后跟着几个村民代表,张彩霞牵着念军的手,就走在人群中间。谢文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黑夜里燃起的火把。

张彩霞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蓝色的布条扎着,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却难掩眉宇间的骄傲。念军穿着新做的棉鞋,小脸蛋冻得通红,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正四处张望,像是在寻找什么。

“爹!爹在那儿!”很快,念军就看到了谢文东,挣脱张彩霞的手,像只小炮弹似的朝着他跑过来。

谢文东赶紧站起身,张开双臂把儿子抱了个满怀。念军的小手紧紧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声音脆生生的:“爹,娘说你要当劳模了,啥是劳模呀?”

“劳模就是干活干得好的人。”谢文东笑着刮了刮儿子的小鼻子,把他放下来,又看向走过来的张彩霞,“路上冷不冷?咋来这么晚?”

“不冷,坐村里的驴车来的,比走路快多了。”张彩霞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他身上的新褂子上,眼神温柔,“这衣服穿在你身上,真精神。”

旁边的王大锤打趣道:“那可不,这可是嫂子亲手做的,东子哥穿着,比娶媳妇那天还风光!”

张彩霞的脸一下子红了,轻轻瞪了王大锤一眼,没说话,只是把念军拉到身边,让他站在谢文东旁边。

没过多久,大会开始了。县长穿着一身中山装,精神矍铄地走上台,先是总结了水库建设的成果,话语间多次提到了红旗村的谢文东,称赞他发明的“分层爆破法”为水库建设节省了大量炸药,加快了工程进度,还在大坝出现裂缝时临危不乱,带领劳工挖导流渠保住了大坝。

台下的掌声如雷贯耳,经久不息,谢文东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他的心脏也像是被这热烈的掌声点燃了一般,剧烈地跳动着,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他的脸颊发烫,像是被火烤过一样,这种感觉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原本微微驼着的背一下子变得笔直,仿佛这样就能让他更好地承受这如潮的掌声。他的目光有些迷茫,透过人群,望向远处那连绵的青石山。

去年夏末,他初到这片工地时,看到的就是这片一望无际的青石山。那时候,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点把水库修好,让村里的地能浇上水。他没有想过其他,只是日复一日、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

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干活,居然能得到如此巨大的荣誉。这掌声,这赞誉,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话筒传遍整个大会堂。

谢文东愣了一下,还是王大锤推了他一把:“东子哥,叫你呢!快上去!”

他这才反应过来,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褂子,迈开大步朝台上走去。一步一步,踩着木质的台阶,发出“咚咚”的声响,像是踩在他的心坎上。

走到台上,县长笑着伸出手,和他紧紧握在一起。“谢文东同志,你是水库建设的功臣,是全县人民学习的榜样!”县长的声音充满了赞许。

谢文东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晕,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台下的张彩霞看着他局促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眼里却闪着泪光。

县长把一本烫金的荣誉证书和一枚黄铜色的劳模勋章递到他手里,又拿起话筒说:“谢文东同志,跟大家说几句吧!”

谢文东接过证书和勋章,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心里踏实又激动。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目光最终落在了张彩霞和念军身上,他们正仰着头,眼神里满是期待。

“我……我没啥文化,不会说啥漂亮话。”谢文东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沙哑,却格外洪亮,“我就知道,干活要实在,不能偷懒。就跟当年打鬼子一样,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干好。”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有人大声喊:“谢劳模说得好!”

“修水库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劳工兄弟一起干出来的。”谢文东继续说,“我就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大的荣誉。往后,我还会接着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说完,他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拿着证书和勋章走下台。回到座位上,念军立刻凑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手里的勋章:“爹,这勋章能给我摸摸吗?”

“小心点摸,别弄坏了。”谢文东把勋章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儿子手里。念军捧着勋章,像捧着稀世珍宝,笑得合不拢嘴。

张彩霞看着父子俩,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她想起1947年的冬天,谢文东从战场上回来,身上带着伤,怀里揣着一枚军功章。那时候,她也是这样,看着他把军功章拿出来,心里又骄傲又心疼。

那时候,战争刚刚结束,村里一片狼藉。谢文东带着一身伤,却二话不说,带头整修村里的房屋,开垦荒地。有一次,他在地里干活时,伤口裂开了,鲜血染红了衣服,他却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继续干活。她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不管他是英雄还是农民,她都跟着他。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从战场上的英雄变成了工地上的劳模,不变的是他那股子实在劲儿和担当。在她心里,他永远都是那个值得她依靠的男人。

大会结束后,谢文东带着张彩霞和念军,拿着证书和勋章,准备回家。刚走出大会堂,就看到村里的几个村民代表正等着他们。

“谢劳模,恭喜啊!给咱红旗村争光了!”村民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

“是啊,东子,你可是咱村的骄傲!”

谢文东笑着说:“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就是沾了大家的光。”

“爹,你看,大家都在夸你!”念军举着奖状,在人群中跑前跑后,兴奋地喊着,“我爹是劳模!我爹是劳模!”

看着儿子欢快的身影,谢文东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念军刚出生的时候,他还在部队里,没能陪在张彩霞身边。直到念军满月,他才请假回家,第一次抱着那个小小的婴儿,心里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和愧疚。这些年,他忙着村里的事,忙着修水库,陪儿子的时间不多,可念军却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那么崇拜他。

回家的路上,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张彩霞牵着念军的手,走在谢文东身边,时不时地看他一眼。谢文东感受到她的目光,转过头,对她笑了笑。

“累了吧?”他问。

“不累。”张彩霞摇摇头,“就是觉得像做梦一样,你居然成了劳模。”

“我也没想到。”谢文东感慨道,“以前在部队里,觉得当英雄风光,能保家卫国。现在觉得,当劳模也挺好,实实在在地为乡亲们干活,看着村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更踏实。”

张彩霞看着他,眼神温柔:“不管你是英雄还是劳模,在我眼里,你一直都是最好的。”

回到村里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村口的老槐树下,聚集了不少村民,都是来迎接谢文东的。看到他们回来,村民们立刻围了上来,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谢劳模回来了!”

“东子,快让我们看看你的奖状和勋章!”

谢文东笑着把证书和勋章拿出来,递给村民们看。大家传阅着,脸上都洋溢着骄傲的笑容。有人提议:“东子,今天是大喜事,得好好庆祝一下!”

“对,杀只鸡,买瓶酒,好好喝一杯!”

谢文东推辞道:“不用麻烦了,都是应该做的。”

“不行,必须庆祝!”村支书走过来说,“这不仅是你的荣誉,也是咱整个红旗村的荣誉。今天晚上,就在我家,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盛情难却,谢文东只好答应下来。张彩霞带着念军先回家准备,谢文东则被村民们围着,说说笑笑地往村支书家走去。

晚上的庆祝宴热闹非凡,村民们轮番给谢文东敬酒,称赞他的功劳。谢文东不善饮酒,却也喝了不少,脸上红扑扑的,眼里满是笑意。

一直到深夜,宴会才结束。谢文东带着几分醉意,回到了家里。张彩霞还没睡,正坐在油灯下等着他。

“回来了?快坐下歇歇。”张彩霞起身给他倒了杯温水。

谢文东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坐在炕沿上。张彩霞走到他身边,帮他脱下外套,又拿出毛巾给他擦了擦脸。

“今天高兴吧?”她问。

“高兴。”谢文东点点头,“就是喝多了,有点晕。”

张彩霞笑了笑,没说话,转身走到墙角,拿起白天他带回来的奖状和勋章。她点亮油灯,小心翼翼地把奖状展开,又把勋章放在旁边,仔细地看着。灯光下,奖状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勋章泛着淡淡的光泽,映在她的眼里,格外明亮。

谢文东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悄悄走到她身后,伸出双臂,从后面轻轻地抱住了她。

张彩霞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靠在他的怀里。“还没看够啊?”她笑着问。

“看不够。”谢文东的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温柔,“这奖状和勋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如果不是你在家里照顾念军,操持家务,我也不能安心在工地上干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