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九月青城> 第112章 永王之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永王之乱(2 / 2)

李白点头称是。

“其二,先生此番带五千两黄金去,拿一些出来贿赂李偒,其余都献与李璘,让李璘招兵买马。”

“五千两黄金虽可招募数万士兵,但后续军需粮草并不足够,还是难以和李亨抗衡。”

“先生说的极是,五千两可以吊起他的胃口,但又不足够成大事。骑虎难下,他就不得不东去江宁,占据江东。如今只有江淮富有,未遭破坏,乃天下粮仓,诱李璘擅自东巡,这就是造反。”

“先生真乃神人也。”

“吴郡太守、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是我教中人,我会让他想办法故意激怒李璘出兵,再禀明李亨其弟不听劝阻,蓄意造反。李亨本就对李隆基诏令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不满,有这几条实锤,必定起兵平叛。”

“我记下了。”

“永王不会对李亨有太大的威胁,也造不成更多的百姓伤亡,但会让李氏父子进一步反目,这就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的。”蔡寻真补上了一句。

“永王事败,先生必受牵连,可尽早离开,以免有性命之虞。”

“先生忘记了,李白少时曾经跟随大唐第一剑客学习剑术。”李白指了指背后那副字,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不是说说的。武功虽不如刚才那位小友,自保尚且不在话下。凡我教之人,皆受教主大恩,死生早已置之度外,在下必会盯着永王到最后。”李白又饮一杯,顿时豪气干云。

三人商讨完毕,蔡李二人冒雪离去,李白也收拾行装准备启程。

走在回去的路,之前乐山和韦雪的脚印已经被新雪盖住了,白茫茫一片大地,仿佛谁都没有来过。李腾空摘下了面纱,任由寒风卷挟着雪片吹在脸上。李腾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呼出的白气升腾在眼前。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但应该是你想看到的。”李腾空对着白雪茫茫的天空说道。

李白下得山来,永王李璘已在大帐等候。李白将五千两黄金分作两份,一份献给了永王,一份私下塞给了永王的儿子李偒,二人均大喜,对李白重视有加。

按着李腾空的计策,永王果然一步步走上擅自东巡之路。李璘擅自率领水军,沿着长江而下,派带甲士兵五千人直奔广陵,以浑惟明、季广琛、高仙琦为将领,军势浩大。永王在儿子李偒和众谋士的簇拥下,一路威风凛凛、得意洋洋,已然一副帝王之态。李白更是沿途连做赞歌十一首,是为《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李璘一路自以为是,但肃宗李亨已有了警惕。先是江陵长史李岘以有病为名辞别李璘奔赴唐肃宗那里,将李璘的种种行径报之肃宗。肃宗遂设置淮南节度使,管辖广陵等十二郡,任命高适为节度使。又设置淮南西道节度使,管辖汝南等五郡,任命来瞋为节度使。让他们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同辖制李璘。

接着吴郡太守、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故意用平牒给李璘发了一封文书,责问他擅自发兵东下的意图。平牒,乃平级之间传达的文书,李璘见状大怒,于是就分兵派遣部将浑惟明在吴郡袭击李希言,季广琛在广陵袭击广陵长史、淮南采访使李成式。李璘率兵进至当涂,李希言已屯兵丹阳,派遣部将元景曜与丹徒太守阎敬之率兵抵挡,李成式也派部将李承庆率军迎击。一场自大的闹剧竟然真的演变成了兄弟相残的内战。

肃宗初派宦官啖廷瑶、段乔福招抚劝喻李璘。但李璘不仅未听劝谕,还在当涂之战中,将太守阎敬之斩首示众,江、淮地区大为震动。高适、来瑱与韦陟会合于安陆,结盟誓师讨伐李璘。

至德二年二月,李成式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会合。李铣屯兵数千,驻扎在杨子县。李成式派判官裴茂率兵三千进军瓜洲,左右夹击。裴茂到了瓜州之后,广树旗帜,虚张声势,整个长江边旌旗招展,战鼓喧天。李璘父子登上当涂县城头,远望敌方气势,面露惧色。

手下部将见大事不妙,又不愿叛逆之名,纷纷割袍断盟,分崩离析。季广琛率部众六千逃奔广陵郡;浑惟明率众逃奔江宁郡;冯季康、康谦逃奔白沙镇。

当夜,李铣列阵于江北,夜燃火把,人持两炬,影乱水中,观测者以双倍相告李璘。李璘怀疑朝廷兵马已渡江,带着儿女和部下逃走。天亮后发现有诈,再进城备好舟楫,准备坐船沿江而逃。李成式率兵前进,召募敢死勇士赵侃、库狄岫、赵连城等共二十人,先锋到新丰后,李璘使李偒、高仙琦迎击。李铣与李成式合成阵势,张左右翼,射中李偒肩部,其军便败。李璘与高仙琦收拾残部,奔往鄱阳,谁料鄱阳司马闭城不纳。李璘大怒,火烧城门而入,夺取兵器若干,想要逃奔岭南。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派兵追讨,两军战于大庾岭,李璘中箭被擒,李偒也被乱兵所杀。

李璘未败时,李隆基发出诰文:“降李璘为庶人,谪迁于房陵。”谁知道皇甫侁揣摩肃宗圣意,悄悄将李璘杀了,只把李璘剩余的亲眷送到了蜀中,太上皇闻之痛心不已,伤悼许久。永王之乱虽然告一段乱,新老皇帝之间的嫌隙却愈浓,而江南的粮仓银库之根基也被动摇。

李白看着永王一步步走入深渊,始终不曾离开,即便在随李璘逃亡的过程中还写了《南奔书怀》,直到李璘被杀,自己被抓。

李白被投入浔阳狱中,以‘附逆’断了死罪。李腾空自是不会让李白去死,联合李白之妻宗夫人上下活动,奔走营救。辗转将李白在狱中所写《狱中上崔相涣》、《寻阳非所寄内》等书递与肃宗,最终经监察御史宋若思、御史大夫崔涣与中书侍郎张镐为之清雪免死,被判长流夜郎。

流放夜郎途中,李白经江夏遇太守韦良宰,写下了《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用千字得长诗将这段经历写的清清楚楚: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