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1 / 2)

第59章

徐缪凌的话,众人想信又怕是假的。

但徐缪凌穿着锦衣卫的衣服,身上佩刀且有证明身份的牌子。一群老百姓琢磨来琢磨去,认为面前的青年当官的,没有必要哄骗自己。

尤其是他说是奉旨。

这可是天子脚下。奉旨这种话当然不能随便乱说。乱说要掉脑袋的。

一群人小心翼翼低声讨论着。他们以为自己不会引侍卫注意,其实在骑着马且警惕的侍卫们面前,每一个动作都无处遁形。

被叫草娃的少年小声和自家娘亲说了点什么,人很快被他娘拽进人群里。他说的那点话自然在人群里传开。不少人都安分下来,想看看带他们来的老人怎么打算。

老人沉默半响,再度躬身:“大人,您请坐下和我们细说吧。”

旁边茶铺的老板娘揣着布飞快擦了临近的桌子,很有眼色招呼:“大人,坐。来这里坐。”

徐缪凌拱手感谢,擡手做了个手势示意所有人下马。

他带着侍卫们一起入了茶铺落座,老人则是站在一旁,摇头拒绝了坐下:“我要是坐下,乡亲们没地方坐只能站着。不好。要是大家伙和我一样都坐,人太多了,坐不下,也碍着茶铺做生意。”

听到这话,侍卫们大抵知道面前的老人是怎么成为一群人代表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民间有不少村落,哪怕有朝廷安排选定的管理者,也总会有被拥戴选出来的村长。

这群炭工不是一个村的,出行前估计是特意选出了一名可以代表大家说点什么的,算众人眼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老板娘送了茶水上来。

徐缪凌没喝,还是再邀请人坐:“坐一会儿。等下有老人家要忙的事。现在累垮了,别人回头还要照顾老人家。”

后面不少人直言:“就是,洪老,你赶紧坐。”

“我们随地一坐就好了。”

这么一说,一群人商量着纷纷席地而坐。他们天天挖煤的,总是脏兮兮。坐个地算什么。一百来号人随地坐下,看起来很是壮观。

被称为洪老的老人见状,不再犟,顺从坐下。

他润了润干到几乎要开裂的唇,朝徐缪凌拘谨笑笑:“见笑了。大人您能先和我们说说,陛下他啊,怎么讲的?”

徐缪凌离开得早,不知道山西的折子有没有送上来。不该说的话,他当然不会说。

他交代了一下“石炭开采”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京城里有很多人家,取暖原本用的是木炭。木头就近砍着。用量太快。边塞要是缺树,很容易被不种田的北狄部落的人打过来。他们真打过来,肯定烧杀抢夺。”

部落不是没有安分的,但能够越境的那些,必然不安分,属于穷凶极恶。

徐缪凌继续说:“因此,陛下主张宫中和京城自此以后都改用石炭。于是让人去山西看看,有没有好的石炭。但那是为以后做准备。这几年京城中石炭都来自京郊。山西是供给山西和其他州府百姓的。”

好石炭烧起来没有烟,一烧就整晚不灭,很是实用。

他声音响亮,听的人都恍然大悟。

原来宫里头以前用的是木炭啊!现在也要用石炭了!原来山西是要供给他们自己和别的州府百姓。

“上有政令,示,“陛下会严惩不贷。已经安排了人。”

老人不由问声:“安排了谁?”

徐缪凌知道这些人其实根本不认识京城的官员。

他们就连皇帝叫什么,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他讲:“惜薪司,让当年先帝身边的大太监去管了。其他事交给了陛下手边最信任的几位官员。这事陛下十分看重,本来今日秋狩节,该是休息打猎的时候,都不管了。”

众人如此一听,突然觉得被安抚到。

不是皇帝不在意他们的性命。而是有人欺上瞒下!

心中一松,老百姓里自然有人抹眼泪开口:“大人,您不知道啊。暴雨那天,我家里人别叫去,非要让人下洞。他人到现在还在家里躺着!”

有了一个开口,余下人纷纷倒苦水。

众生皆苦,徐缪凌在京城当锦衣卫多年,其实从其他锦衣卫那儿听过很多他们长大过程中吃的苦。锦衣卫的人大多家里普通,最大的骄傲可能就是儿子在当侍卫,替皇帝做事。

那些苦比起面前这群人来说,依旧是天与地。

其实处理这些百姓事,不算是锦衣卫的活。锦衣卫负责的是收集各种消息,防止有人颠覆政权。要不是容宁给了他一个眼神,他不会主动请缨来处理。

他分神了那么一瞬,还是意识到了:“山西状况如此,地方官不让你们上京,是认为他或许可以处理好此事。你们百人到底是怎么出来的?”

消息打探起来,才算是锦衣卫的活。

让这么多百姓上京,在京城门口静坐,简直给足了人“新帝不堪大任”的既视感。要是谁趁机搅合事情,到时很难收场。

就算新帝处理好了,最终免不了被记上一笔,写上史册。

徐缪凌一问,老人有些犹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