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蔡将军这么些年在江南,原以为能好运熬到退下。没想差点晚年不保,被八百人打得鼻青眼肿,还在帝王面前丢够了脸。
现在军中上上下下都知道,八岁小儿都比他会打仗。
大干实在好运,总有年少英才。容家世世代代出将才,足够所有武将嫉妒。没想现在随意来个小儿,也一样有这种天赋。
他一样嫉妒。
多说乱世出英雄,谁想太平年间各地群强纷起。周边几个国家部落也出了好些个能人。前有部落罗卜藏青,后有缅国新帝,到如今海外也打了起来。
蔡将军很清楚。他的能力足以管控和平时的军队,但在带兵打仗上只能做到中庸。他可以打仗,可以围剿一些山寨土匪,但做不到面对精品和一些真正的亡命之徒。
正因为这样,他在对比出来后才格外嫉妒。
蔡将军是个成年人,成年人哪怕极为嫉妒也不能将这些感情外露。他知道拥有这样年轻人的大干,才是他渴求一直长存的大干。
宁当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只有大干永远安定,他这条命才能够好好熬到寿终正寝。
心情很复杂,被起了“蔡五千”的蔡将军,今天依旧很惆怅。想得明白不代表能释怀。真没法释怀啊。怎么人和人差距可以那么大?
他也想天生就会打仗,生下来就能统兵。
正惆怅着呢,门口士兵进来通报:“将军,容将军和小丁将军来了。”
蔡将军满上收了收桌上的东西,从位置上站起身来:“是有什么事?不是说去招兵了么?”通常以他这种身份,不会亲自去招兵,都交给
两个年轻人没感受过招兵,亲临现场看个热闹,多正常一事。
看完找他是什么意思?难道说出了什么差错?还是说江南的兵没救?
蔡将军心中忐忑,怕这一大一小给自己折腾出什么事情来。要知道平时有点小问题,不用担心,他很有经验,确保事后能处理。这种帝王居住的避暑山庄距自己只有骑马快马加鞭半天路程的情况,什么小问题都能变成大问题。
容宁一进门,看见蔡将军便行礼。蔡将军赶忙回礼。皇后地位可比他这将军大得多。该他主动行礼才是。
蔡将军谨慎问:“容将军是……招兵那儿出了什么事情?”
容宁听着话,点了头。
蔡将军从忐忑变成慌张:“当地老百姓以前都没当过兵,要是有哪里做得不对,必然是这些百姓没念过书不懂……”应该不是有敌人打上门来了?
容宁擡手止住了蔡将军的话:“不是这个事。我们刚才见到海上漂过来的尸体,看起来像是和之前那些外寇来自同一个地方。尸体看情况死没超过几天,说明周边海上不安全。”
蔡将军心头一沉:“之前也有漂过来的尸体。一些小岛会开船出来捕鱼,有时出了差错死了人,风浪大,尸体会很快送到岸边。”
容宁听着,略带严肃:“以防万一,招兵和练兵的事得快些。最怕时间不等人。”
蔡将军到底是个居安思危的,忙不叠应下:“是是。”
他忙叫来人,吩咐下去:“叫一队人去帮海边那些收人。军营搭建也快些。”
有了蔡将军的支持,水师班子应该能快些做好。
容宁再度拱手:“谢蔡将军。江南治理到如今,其实离不开蔡将军日夜操劳。水师之事,蔡将军的付出,我必当告知陛下。”
蔡将军打仗不行,但一直管着兵。江南的官兵没有借着一点权势去欺男霸女,也没有赌钱乱军,反而每年勤勤恳恳在帮忙维持各地安稳和收税,算是一个在做事的。
丁勇康在边上跟着拱手:“谢蔡将军。”
蔡将军看着面前两个人,内心的嫉妒再次被复杂冲了个彻底。他回礼:“在下才要谢过两位。要不是你们,我这个官职早已不保。”
双方客套了下,容宁就把丁勇康往前一推:“小丁将军对水师有所了解,今天和蔡将军多聊聊。往后江南靠两位了。”
说罢,她第三次拱手,随即转头就走。
丁勇康猝不及防被丢下,茫然扭头,只看见容宁背影。他都没来得及开口说什么,一眨眼连背影都没了。
心情就是很复杂。
蔡将军一把年纪,没想到要向八岁小儿讨教:“……”心情也是很复杂。
容宁不管复杂心情的两人,骑马找秦少劼。
她忙来忙去,跑来跑去,是半点不得空。回来一会儿先检查一遍秦少劼身边的侍卫是否在好好值守,确保帝王安全后,再溜溜达达探头,看秦少劼是否在用功批折子。
秦少劼收到海边的消息比容宁回来更快。
他大致猜到容宁会很快赶回来,察觉到响动后便擡头望过去。一看就看见不久前和自己闹“别扭”跑去征兵的皇后,一发生事情很快跑了回来。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