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春云暖> 第606章 又是一年春(正文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6章 又是一年春(正文完)(2 / 2)

明年二月小定,三月大定。

姜暖一路劳累,回来又忙着应酬,身体多少有些吃不消。

韦玉便做主,让她闭门谢客,先休养一段时日再说。

姜暖好了之后,便叫上徐春君入宫去。

岑云初所生的公主已经七岁了,和她很像。

她拉住姜暖的手说:“我记得你最爱喝鹅雏酒,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这次进宫,你们多住些日子,我实在太想你了。”

姜暖也笑着说:“我又何尝不想念皇后?有时在梦里还会进宫与你相见呢。”

“我以前是个从来不做梦的人,就算是偶尔做梦醒来也全忘了。”徐春君说,“近几年也许是有了些年纪,到时时常会做梦。”

“回头叫御医给你号号脉,看看是不是气虚。”岑云初说,“咱们这个年纪,该想着好好保养了。”

夜里就寝的时候,岑云初和姜暖徐春君一起住在一个大床上。

“阿暖,骑着被子睡还是你告诉我俩的,”岑云初笑着说,“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再也改不过来的。”

“说的是,”徐春君笑着点头,“真是回不去了。”

“我回来才听说柯老将军去年离世了,真叫人惋惜。”姜暖叹息一声说,“他老人家的身体一向不错的。”

“原本是不错,我母亲去世后他整日郁郁寡欢,身体也就垮下来了。”岑云初的语气有掩饰不住的落寞。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姜暖也跟着叹息,“想当初我们刚来京城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辈也不过是我们现在的年纪。

转眼间,老的老去的去,就像一场梦一样。”

“阿暖,你自己也要放开心怀。”岑云初轻声劝慰她,“你才这个年纪,要学着向前看。”

徐春君也轻轻握住姜暖的手,没有了霍恬,姜暖一定很痛苦。

可岑云初的话也是正理,对于无可奈何的事,只能学着放下往前看了。

姜暖沉默了片刻,缓声说道:“我明白你们的心意,也知道无论如何回不去了。

可是除非我死了,否则我心里永远会记着他。

不过也别担心,我不会再哭哭啼啼,自怨自艾。

因为我知道,若他有灵,也必然希望我能开心地活着。

许多许多年前,我们刚刚成亲那会儿,有一次说起了生死。

他一再叮嘱我,说是有一天他离我去了,我一定要好好活着,开心的活着。

那样他才能安心。

我是个无才无能的人,他给我的和我给他的差得太多。

这一点我不能再让他失望了,不然百年之后,我该如何面对他呢?”

“阿暖,你能这样想,我们就放心了。”这些天徐春君一直没有和她正面说过这个问题,此时听她这么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霍恬这样的丈夫永远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姜暖一直觉得老天爷太厚待自己了。

后来霍恬杳无音信,姜暖痛不欲生。

可是她又不能追随而去,三个孩子依然没有了父亲,自己这个当娘的,又怎么忍心再弃他们而去呢?

又何况姜暖本身就出身将门之家,她外祖父便是战死的。

她外祖母独自支撑,将孩子们养大成人。

在姜暖心中是把这个老太太当成自己榜样的。

姜暖母子几人回京之后不久,皇上便下旨让长子霍枣袭了爵位。

时间转眼到了明年,霍枣就要大婚了。

芳菲是皇后的义女,父亲又是当朝宰相,母亲是一品诰命,霍枣的出身也极高。

他们两个青梅竹马,门户相当。

可以说是珠联璧合,天生的一对。

自从芳菲的婚期定下来,郑无疾便经常辗转反侧。

这两个女儿是他的心头肉,尤其是芳菲,他真是疼得无以复加。

他当然知道南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道理,可是一想到女儿要出嫁,他就忍不住伤感。

又不好在徐春君面前表露出来,便常常回到家中独坐书斋。

把芳菲小时候玩的玩物,梳头的发钗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一看就是一两个时辰。

芳菲活泼机灵,哪里会不懂老爹的心思?

因此每日里变着法儿,亲自下厨给父亲做饭。

还要亲自端过去,看着父亲吃。

“不要再下厨了,当心烫着你。”郑无疾心疼女儿,“你就快要成亲了,要准备的事多着呢。”

“什么事儿也没有爹您重要啊。”芳菲笑嘻嘻的抱着郑无疾的胳膊,仿佛她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小姑娘,“我就是出嫁了,也会每天都跑回来看看你。”

“那可不成,你毕竟是嫁到人家霍家去了,整好成天往娘家跑。”郑无疾端正了神色说,“你婆婆不善管家,况且现在她也没有那些心思。你嫁过去了,一定要孝顺婆母。”

“我知道的。”芳菲说,“我是她看着长大的,不会比爹娘少疼我。”

“这倒是的,你嫁到霍家去,我和你母亲一百个放心。”郑无疾长舒了一口气。

“是啊,爹爹,所以说你千万不要担心我,你一定要保重好自己。你如今是一国之相,日理万机,做女儿的不能为你分忧,又怎么能让你再多添苦闷?”芳菲擡眼,看见郑无疾鬓边的银丝,忍不住眼圈都红了。

“好孩子,爹爹不伤感。你嫁的好,又懂事。你丈夫对你钟情,婆婆对你疼爱。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呀?”郑无疾这话既是在宽慰女儿,也是在宽慰自己。

等到芳菲正式出嫁那天,梳妆打扮完了,被喜婆搀着来与父亲母亲道别。

徐春君拉着她的手,好一番柔声叮嘱。

郑无疾坐在那里面无表情,只是说道:“别耽误了吉时,快上轿去吧!”

等到芳菲转身离开,走出门去。

他忍不住双手掩面,哭了起来。

原来刚才的面无表情,不过是在硬忍着。

“老爷,这是喜事,快不要伤感了。”等他哭了一阵,徐春君才把手帕递给他,“女儿嫁得这么近,你什么时候想看她,她什么时候就回来了。”

郑无疾点点头,好不容易才把眼泪止住。

不过,他要是知道以后芳菲和霍枣的儿子最喜欢偷偷拔他的胡子,可能就不会这么盼着女儿常回家来了。

番外004

转眼已是深秋。

姜暖穿着茄花色绵袍,外头罩着雀青比甲。

跪在蒲团上,把手中的念珠一颗颗撚过。

这是一间小小的佛堂,是她回来之后,韦玉命人在府里单收拾出一间屋子,摆了佛龛,迎了佛像,供姜暖礼佛用。

姜暖原本是不信佛的,但如今却每日都来礼佛。

太阳还未升起,院子里静悄悄的。

铃铛走上前去,把姜暖扶了起来。

姜暖在蒲团上跪得有些久,铃铛便蹲下身,轻轻地给她揉膝盖。

“你呀!也真是的。”姜暖摇了摇头说,“如今你的儿子都做官了,你又何苦还在我身边伺候着?回到自己家里去,享享清福不好吗?”

“姑娘,我自幼便服侍您。只有在您身边我才觉得踏实呢。”铃铛直起身笑着说。

“你呀可真是的,你们都是放心不下我。”姜暖也笑了,“实则没什么的。”

“是啊姑娘,如今大奶奶也进门了,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用您操心。”铃铛扶着姜暖慢慢地往外走,“到时候再给您添个孙子孙女,就更好了。”

“韦玉给我建这佛堂,也是让我有个寄托。”姜暖又回头看了一眼,佛前的香炉里青烟袅袅,一派清净。

有的人求神拜佛图的是心安,有的人是有所祈求,想要富贵。

而姜暖在佛前什么也不求,只是享受这里的安宁。

刚走的院子里,大奶奶芳菲就笑盈盈地走了过来。

这位端庄明丽的美人儿,嫁过来的时间虽不长,却把整个公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上下称赞。

她治家的本事是得了徐春君的真传,宽严有度,内外相合。

霍枣对她也是疼爱有加,不肯让她受一点儿委屈。

“母亲,今日天气凉。我叫他们给你熬了补脾的山药粥。”芳菲笑盈盈地扶住了姜暖的手臂,“府里的新厨子擅作小菜,我叫他做了几样,您尝尝看可有中意的吗?”

之前芳菲刚进府的时候,每天都要亲自陪着姜暖礼佛。

没过两天就被姜暖制止了。

说他们小夫妻新婚燕尔,何苦天不亮就爬起来陪着她礼佛。

姜暖是个会疼人的,绝不像有的婆婆那样,动不动就摆起长辈的架子,勒掯小辈儿。

“芳菲呀,天气凉了,你也要多穿一些。”姜暖伸手在芳菲的身上摸了摸说,“我瞧着你这件衣裳有些薄。回头儿叫他们开了库房,御赐的那些料子都好得很,颜色也鲜艳。我不喜欢穿,你要是再不穿就太可惜了。”

“多谢母亲疼我。”芳菲对长辈从来都是笑脸相迎,“那我就不客气啦,回头我就去选,多选几样。

母亲虽不喜欢鲜艳的颜色,那我就选几样素淡的,也给您裁两身新衣。您要是不穿,我们做小辈的怎么穿呀?

还有公爷和二弟三弟,多叫两个裁缝,把入冬的衣裳都尽快做好了。”

“这个家有你,我是什么心都不用操啦。”姜暖笑着说,“你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跟你母亲说了。若生的是女儿,必要给我家做媳妇儿的。”

“不是我管家管的好,一来这府里的管家和管事奶奶们都是忠心又老练的,我不过是个摆设。

二来,母亲您疼我,便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从不肯责备。

外人说我好,其实他们并没亲眼看着,还是咱们自己家里的人给我维护了好名声。”

“你这孩子呀,真是灵透得很。”姜暖对这个儿媳妇真是一千一万个满意。

芳菲陪着姜暖回了房,丫鬟们也把早饭拿了过来。

芳菲亲自安放碗箸,姜暖就说:“好孩子,枣哥儿上朝去了,你便和我一起吃早饭吧。”

“多谢母亲赐饭,那我就不客气了。”芳菲说着也坐下了。

他们尽可能不让姜暖感到孤独,这是霍家人的共识。

芳菲喝了口粥,觉得味道不错。

准备尝尝新做的小菜,里头放了些虾米调味儿。

芳菲刚送到嘴边,忽然觉得一阵恶心。

没忍住便是一声干呕。

她自己觉得很过意不去,忙说:“瞧瞧我,实在太不像话了。”

旁边的丫鬟连忙给她端来温水。

姜暖却笑了:“请个大夫来看看吧。”

芳菲忙说不用:“这有什么?我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

“傻丫头,”姜暖慈爱地说,“你嫁过来也三个月了吧?没准儿是有喜了。”

芳菲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姜暖又说:“这有什么好害羞的,这是喜事儿啊。”

然后就分咐人,把小菜撤下去。

先让芳菲吃完了粥,而后变派人去请大夫。

大夫来了之后一号脉,便起身道喜:“恭喜夫人大奶奶,大奶奶是身上有喜了。”

“哎呦,这可真是太好了,等这孩子一出生,我就太夫人了。”姜暖高兴地笑了。

芳菲也挺高兴,但到底有些羞惭惭的。

“好孩子,打今儿起,你可得好生养着千万别累着。有什么事情可交给下人去办,你隔三差五的瞧一瞧也就是了。”姜暖叮嘱她说,“枣哥儿若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霍枣深爱着芳菲,知道她有了身孕,必然狂喜。

到了这天傍晚时分,霍枣才从衙门回来。

他骑着马拐进自家的街,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在徒步走着。

那人穿一身粗布黑衣,深秋时节,头上还戴着个斗笠。

他右手垂着,左袖空荡荡的,显然没了左臂。

霍枣起初并没有在意,可当他稍微一留意的时候,就觉得这人的背影说不出的熟悉。

他于是勒住了马,不远不近地跟在那人身后。

看着那人不紧不慢地来到定北公府门前,站住了,仰头去看门上的匾额。

这时霍枣也从马上下来,又往前走了几步。

那人似乎在出神,没有留意到身后有人。

“请问,你要找谁?”霍枣问那人。

那人的肩膀似乎抖动了一下,又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转过脸来。

霍枣的瞳孔不由得放大,手中的马鞭也掉在了地上。

他的嘴张了又张,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而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了满脸。

番外005

芳菲出阁一年后,太子与阿鸾大婚。

太子大婚属于国礼,公卿大臣们全部到场观礼。

宫中设宴,徐春君和姜暖被安排在皇后这一桌。

姜暖之前大病了一场,足足半年才好。

如今虽然痊愈,人却瘦了许多。

不过她这场病也不算是坏事。

霍恬在经历了一番劫难后回来了,虽然失去了一条手臂。

但霍家已然谢天谢地了。

姜暖是在霍恬回来之后病的。

仿佛一个陡然卸去重负的人,身体反而不能适应。

可如果不病这一场,她的身体将来一定会出大问题。

因为定北公的爵位已然由霍枣承袭了,因此皇上特赐霍恬为大司马和太子太保。

进宫教授太子兵法韬略。

当年霍恬在大沙暴中与众人离散,后来又遇到了一队突厥兵。

那些人想要将他生擒,霍恬抵死反抗。

好容易逃脱,左臂却也被严重砍伤。

为了保命,他换上了外族人的衣服。

他当年本就在漠北长大,会说突厥话。

昏迷不醒的他被路过的突厥牧民救了。

紧接着突厥人便大批向北转移,霍恬也被带着一路向北。

越往北他便越难回中原,而此时他周围全都是突厥人,一旦身份暴露必死无疑。

霍恬只能假装牧民,直到四五年后,才找到机会逃脱。

“我瞧着芳菲做了母亲之后,倒比没生孩子之前气色还好。”岑云初看了一眼旁边桌子上的郑芳菲说。

“那还不是阿暖这个婆婆照顾得好,女人的月子坐得好,气色自然就好。”徐春君笑着说。

“徐姐姐,你这么一说,我就惭愧了。”姜暖说,“实则我做得可不够呢,总觉得怪对不住孩子的。”

“你一向把芳菲当成自己的女儿疼,可别这么谦虚了。一转眼你的大孙子就要满百日了,到时候抱进宫来让我瞧瞧。”岑云初说。

郑阿鸾长得和年轻时候的徐春君几乎一模一样,性情也十分相近。

稳重端庄,聪慧贤良。

太子今年刚刚二十岁,长身玉立,俊美翩翩。

二人都穿着华贵的礼服,在傧相的唱和声中,按制行礼。

“徐姐姐,真是恭喜你啊!”姜暖笑着对徐春君说,“我真替你高兴。”

如今世人提起徐春君没有不夸赞的。

如今她自己家就不必说了,丈夫官高德重,子女个个出息。

就连他娘家徐家也得以重振。

去年秋闱,她弟弟徐道启高中状元,几个侄儿也都先后考取了进士。

徐琅的长子陈思难是徐道启的同榜探花。

“百忍成金,春君是个有大才的人。”岑云初也说。

太子大婚之后,有一天皇上和岑云初同桌而食。

忽然说道:“皇后,朕想歇一歇可以吗?”

岑云初看了看说:“皇上常年操劳,适当歇一歇是应该的。”

“云初,我知道你在进宫之前一直活得自由自在。是我把你给拘束住了,在这宫里二十余年。”皇上很抱歉,“如今宸儿已然大婚,我便想退位给他。趁着我身体还硬朗,头脑还清楚,也可以在身后指点他几年。”

岑云初听了有些意外,说道:“圣上何出此言?您春秋正盛……”

“还剩下点儿时间,我想趁着自己还能走得动,陪你去游山玩水。

这些年我一直忙于国事,你也被后宫的事牵扯着。

我们也该过几天自己想过的日子,不是吗?”

“皇上既然这么想,臣妾自然也愿意陪着。”岑云初说,“多谢陛下体恤臣妾。”

“我这一生,实则是对不起你的,但你我既为夫妻有些话也就不必说了。”皇上笑了,“如今国富民强,臣子贤能,宸儿继位之后,上有指点,下有匡扶。是再好不过的时机了。”

于是三个月后,皇上下诏退位,由太子继位。

改年号为德隆,大赦天下,免赋税三年。

百姓高呼万岁,普天同庆!

接下来的几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太上皇携太后四处游历,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神仙日子。

随后霍恬也和姜暖离开了京城,先是回了登州,而后又去了漠北。

过得好不逍遥。

郑无疾身为国相,又是国丈。

每日里辛勤公务,只能回到家和徐春君小小抱怨。

“等再过几年,我也要致仕,和你一起游山玩水去。

你也知道我本来就是个没有笼头的野马,这些年实实把我给拘束坏了。”

徐春君看着他直笑,说道:“相爷辛苦了,相爷再耐烦几年吧!”

话音没落,一群孩子笑笑闹闹!如同小欢虎一般闯了进来。

芳菲走在后头,说道:“今日学堂里放假,我把孩子们都带来了。”

除了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霍棘的孩子,徐道启的孩子,以及陆夫人的三个孙子。

“快把这些小混帐都给我带出去,一个比一个闹人!”郑无疾顿时头大,“那几个小女娃娃今日怎么没来?”

“在天井里踢毽子呢。”芳菲笑着说,“父亲真是偏心,重女轻男。”

他们家的老大冲上来说:“外公抱抱。”

“去去去,淘的像活猴一样,谁耐烦抱你。”郑无疾一脸抗拒。

“外公累着呢,”徐春君笑着把外孙子抱到自己怀里,“刚才还跟我说过几年就要告老呢。”

“外公觉得自己很老吗?我能让他变年轻。”芳菲的孩子立刻跳了起来,招呼着那几个孩子,“咱们一起帮外公拔胡子,拔掉了胡子就显得年轻了。”

郑无疾气得鼻子都歪了,一边护着胡子一边就要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这把胡子是好不容易养起来的,你们总是趁着我睡觉的时候给我拔。

不知道这胡子代表威严吗?!”

“是啊,好孩子们,不要拔外公的胡子了。外婆叫厨房给你们做好吃的,成不成?”徐春君笑着说。

孩子们一听说有好吃的便立刻跳脚说好,也顾不上去拔郑无疾的胡子了。

“到底还是伴儿心疼我。”郑无疾满意地笑了。

“哎呦,都老夫老妻了。”徐春君忍不住脸红了。

晴光满院,孩子们的笑闹声,仿佛一群群欢快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飞上天去。

郑无疾牵着徐春君的手走出来,看着满院子的儿孙,不禁相视一笑。

Tips:看好看的小说,就来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