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的俞志辅与戚元敬,沉声问道。
“国号取何名,二位有何定论呢?”
此言一出,俞、戚二人当即心领神会。
皇上必然是心意已定。
不仅要改国号,而且朱重八“日月为明”的提议,显然正中圣意。
戚元敬立即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奏道。
“关乎国号,在下与重八所见完全一致,一者,新王朝的国号为大明,也是顺应了陛下所创明教之根基,承天应人,名正言顺。”
“二者,明乃日月二字相合,承天道而定乾坤。”
俞志辅随即也躬身附和。
“戚将军所言极是。”
“大明之大,天下无双,大明之明,万古不灭。”
朱厚聪微微颔首,继而将目光投向身侧的昭翎女帝,温声询道。
“昭翎,你以为如何?”
昭翎则是嫣然一笑,雍容应道。
“臣妾想到大明二字典出大阿弥陀经,佛言其光明所照央无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朱厚聪这才缓缓点头。
目光深邃的望向远方,仿佛在细细品味这二字的无穷意蕴。
“大明,这名字起得好,叫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掷地有声,想一想滋味无穷。”
昨天夜里,他在梦里也是这么和两个人这么商议的。
在梦中,他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而与他商议的两人一个叫做李善长,一个叫做刘伯温。
那梦境太真实了。
直到醒来他还念念不忘。
而今皇上所言竟然跟我昨夜梦中所言一模一样。
真是不可思议啊!
朱厚聪自然不知道朱重八心中所想。
国号既定,犹如立下了主心骨,后续诸多大政方针便顺理成章地铺陈开来。
朱厚聪当廷宣布,自即日起大明正式施行两京制。
将原大溪京城更名为成都,立为西京。
同时,确立原大梁国都金陵为东京。
自此,东西两京并立。
这一制度的独特之处在于两个都城各设一套中央机构,且多有相同之处,但彼此独立,各不统署。
朱厚聪仍然保留了成都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
西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
不过在他的设想当中,成都的各机构设员较少,管辖范围也仅限于成都。
这样一来,虽品级与京师各官相同,权力却大大不如。
可以把西京官视为闲职。
历史时空中,大明朝也是两京制。
分别是顺天府和应天府。
明朝官员由北京调往南京,也往往是一种贬斥。
到了明中期以后,党争激化,在北京失意的官员往往集中在南京。
一时之间南京成为了反对派的大本营。
于是便出现了对立的两党各据一京,互相贬斥,针锋相对的情况。
这些朱厚聪都知道。
但是眼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等时间一长,在慢慢把成都西京的地位取消。
这件事急不得。
而且,只要智脑不搞事,他相信没人敢在他在位的时候搞事情。
否则他定会让这些人知道什么叫做吊民伐罪。
只要安稳坐完45年皇帝,自已就能成仙了,到时候这国家会怎么样又关他屁事。
反正历史浪潮滚滚而来,谁也挡不住。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