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淑芬刚骑到村口,就碰到几个嫂子在那里说话。
她连忙从车上下来打招呼。
“淑芬,又来看你爹娘了。”一个妇女笑问。
“秋霞嫂子,今天是帮我二哥给我爹娘送养老粮食,他和我二嫂有点忙,走不开,我替他们跑一趟。”
那妇女扫了一眼她带的大包小包,眼里带着羡慕。
“原来是给你爹娘送好吃的,以前都是占强回来,今天那小子偷懒啦。”
“不是的。”沈淑芬笑着解释,“嫂子,占强今天考试。”
另一个正在纳鞋底的大娘说:“淑芬,你爹娘有福气啊,几个儿子都孝顺,特别是你二哥,虽然没在家,但每个月都让占强送吃的回来,拿的都是好东西。”
另一个大嫂子也接着道:“占强都给我们看了,给你爹娘拿的不光有白面,香油,还有猪头肉和鸡蛋糕,每次来都是大包小包,咱们队里这些老人,都没有你爹娘的日子好过。”
沈淑芬笑道:“我哥哥和嫂子一直都很孝顺,我这次过来,我二嫂拿的也都是我爹娘喜欢吃的。”
她和大家寒暄了一会,推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
路上人来人往,她看到人就打招呼。
大家问的最多的是,占强怎么没回来?
沈淑芬在心里笑,看来那小子人缘挺好的。
沈老头手里拿着烟杆,正准备去找老伙计吹牛,一出门,就看到闺女推着自行车来了。
“淑芬,你这是从哪里来的?”
“市里。”沈淑芬把自行车推到院里,开始往下拿东西,“爹,我替二哥来给你和娘送粮食。”
“怎么是你来送,你二哥和占强呢?难道现在连家都不想回了?”
“不是,我二哥没空,占强今天中考。”
沈淑芬来的有些早,沈家人还没去上工,听到她的声音,大房和三房的人都出来了。
“小妹吃饭了吗?如果没吃,让你嫂子给你煎几个荷包蛋。”这话是沈建军说的。
朱冬梅没等小姑子回答,就去房里拿鸡蛋了。
现在他们挣到钱了,也不像以前那样抠抠搜搜的算计,说话做事都大方了不少。
沈淑芬忙道:“三哥,三嫂,你们不用忙,我吃过饭来的。”
“真吃了?”朱冬梅停下脚步。
“三嫂,我真吃过了。”沈淑芬笑着点了下头,又和大哥大嫂打招呼。
看李桂英盯着那包点心和卤肉,她装没看到。
如果是她买的,那肯定会拿些给孩子吃,可这是二哥二嫂给爹娘的养老粮食,她做不了主。
沈老太太眼疾手快,已经把东西提到了手里,还瞪了一眼大儿媳妇,又对大儿子说。
“老大,你们这个月的粮食还没给我,还有每月三块的养老钱,都已经拖了两个月了,今天要给我结清。”
“还有,别光拿玉米面,我和你爹年龄大了,吃不得粗粮。”
沈建国今年都快五十了,被老娘当着妹妹的面给难堪,觉得面上挂不住,板着脸回了房间。
李桂英冷“哼”一声,抱着孙子出去了,也不再搭理小姑子。
沈淑芬在心里叹气,这也是她不想回娘家的原因,每次来都闹得不愉快,她夹在中间也很难做。
她和三哥三嫂寒暄了几句,就去了爹娘的房里。
看爹娘拿着东西去了里面房间,她也跟了过去。
刚一进屋,就看到老太太拿出秤,准备称她拿回来的粮食。
沈淑芬脸都气红了,“娘,你这是在干啥?难道二哥和二嫂还能少给你不成?”
沈老太太手上不停,秤砣一点一点的往外移,眯着眼睛看上面的秤花。
沈老头看这里没外人,也不端着了,小声的和闺女告状。
“淑芬,你二嫂不老实,有好几次都没给够,最多的一次少了一斤多面,油也不够称,只有八两。”
沈老太太看秤砣停在二十六斤七两的位置,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