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第647章 稻中与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7章 稻中与风(2 / 2)

第二天早上,双孩是被窗外的鸡叫声吵醒的。萧汀揉着眼睛爬起来,看见叶澜已经坐在书桌前,拿着笔记本看昨天写的观察记录。“快起来,李老师说早上要去勘察试验田。”叶澜推了推他。

早餐是李老师带来的长沙米粉,装在粗瓷碗里,飘着一层红油,撒着葱花和酸豆角。叶澜尝了一口,辣得直吐舌头,赶紧喝了口豆浆。萧汀却吃得津津有味,还加了两勺辣椒油:“太好吃了!比东北的面条还香!”萧凡看着他们,笑着说:“喜欢吃就多吃点,等下勘察试验田要走很多路,得吃饱。”

吃完早餐,李老师就带着他们去试验田。走在田埂上,双孩才发现,南方的田埂比东北的湿软,踩上去有点黏脚。萧汀刚走两步,就差点滑倒,幸好叶之澜拉住了他。“走田埂要脚尖朝前,慢慢挪,像我这样。”叶之澜示范给他们看,双孩跟着学,慢慢就熟练了。

试验田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水田泛着浅绿,稻苗刚长到膝盖高,随风轻轻晃动。李老师指着稻苗说:“现在是分蘖期,稻苗会从根部长出新的茎秆,这个时候最需要水分和养分。你们的涂层要是能在这个阶段用,效果会更好。”

萧凡拿出测土仪,递给双孩:“来,你们试试测土壤的ph值,注意要把探头插深点,等数值稳定了再读。”萧汀接过测土仪,蹲在田埂边,把探头插进土壤里。过了一会儿,屏幕上显示出数字:“5.8!”他大声喊。叶澜也赶紧测了一次,结果是5.9。“东北黑土的ph值是6.5,比这里高好多。”叶澜说,赶紧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还画了个向下的箭头,标注“需调整涂层耐酸性”。

勘察到试验田边缘时,他们发现有条小河,河水很清,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这条河叫稻香河,雨季的时候会涨水,去年就淹过一次试验田。”李老师说。萧凡皱了皱眉:“那咱们的涂层得测试在积水环境下的稳定性,不然雨季一淹,效果就没了。”他让叶澜把这条记下来,叶澜还拍了小河的照片,打算回去查“水田排水系统设计”的资料。

中午回到小木屋,双孩累得瘫在椅子上。萧凡从镇上买了东北大馒头和咸菜,放在桌子上:“知道你们可能吃不惯辣,特意买了馒头,快吃吧。”叶澜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突然觉得很想家:“这个馒头和我妈蒸的一样好吃。”萧汀则一边吃馒头,一边翻看早上的观察记录:“下午整理实验材料,咱们得把玻璃培养皿找出来,还有蜂蜡块。”

下午整理材料时,叶澜发现有几个玻璃培养皿在运输中裂了缝,边缘还沾着碎玻璃。“这可怎么办啊?没有培养皿,怎么装涂层样品?”他急得快哭了。萧汀看着裂掉的培养皿,突然眼睛一亮:“我有办法!”他跑去合作社的仓库,翻出几个装过农药的塑料瓶,洗干净后,用剪刀把上半部分剪掉:“你看,这个可以当简易培养皿,比玻璃的还耐摔。”

叶之澜拿着塑料瓶,试了试装水,果然不漏水。“萧汀你太聪明了!”他高兴地说。萧凡也夸道:“这个办法好,既解决了问题,又环保。”他们把塑料瓶贴上标签,分别写着“东北黑土涂层样品”“南方红壤涂层样品”“积水环境涂层样品”。

整理蜂蜡块时,叶之澜发现,因为长沙温度高,蜂蜡块有点融化,用手一捏就变形。“这样没法涂在稻苗上啊。”他皱着眉说。叶之澜想了想,说:“咱们可以加少量石蜡混合,石蜡熔点高,能增加蜂蜡的硬度。”双孩主动请缨帮忙搅拌,萧汀拿着玻璃棒,小心翼翼地把石蜡粉倒进融化的蜂蜡里,叶澜则在旁边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时不时用温度计测温度。

突然,萧汀手一抖,石蜡粉撒了一地。“对不起对不起!”他急得脸都红了。叶澜赶紧放下温度计,拿抹布蹲在地上擦:“没事,咱们再加点石蜡粉就行。”两人配合着清理,最后终于调出了“蜂蜡+石蜡”的混合涂层,装在小罐子里。萧汀还在罐子上画了个小小的稻苗,旁边写着“南方专用版1.0”。

晚上,团队在小木屋开会,制定实验计划。萧凡把笔记本摊在桌子上,说:“原本我想按东北的实验流程,先测涂层的防水性,但李老师说南方水稻现在是分蘖期,和东北的拔节期不一样,所以得调整测试重点。”

李老师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水稻生长周期的页面:“分蘖期的稻苗最脆弱,容易受病虫害影响,所以你们得先测涂层对分蘖期水稻的影响,再测耐酸性和抗积水。”她还指着照片里的稻苗,给双孩讲:“你们看,这个阶段的稻苗茎秆还很细,涂层不能涂太厚,不然会影响生长。”

双孩听得很认真,叶澜在旁边画了“水稻生长周期对比图”,把东北和南方的水稻生长阶段一一对应起来。萧汀则在旁边写:“测试重点:1.涂层对分蘖期水稻的影响;2.耐酸性;3.抗积水。”

“我有个想法!”叶澜突然举手,“张婶昨天说去年她家水稻遭了虫灾,咱们能不能加个‘防虫测试’?”萧凡和叶之澜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这个提议好,科研就是要结合实际需求。”萧凡说,“那咱们就分四组测试,一组测对分蘖期的影响,一组测耐酸性,一组测抗积水,一组测防虫。”

散会前,萧凡让双孩各自写一个“实验小目标”。叶澜写:“每天按时记录数据,不偷懒,认真观察稻苗的变化。”萧汀写:“发明一个好用的涂层工具,让涂层涂得更均匀。”两人把小目标贴在书桌前,看着对方的目标,都笑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书桌上,也洒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双孩趴在书桌上,想象着明天开始实验的场景——稻苗在水田里轻轻晃动,他们拿着涂层工具,小心翼翼地给稻苗涂涂层,李老师在旁边指导,萧凡和叶之澜在记录数据。也许会遇到困难,也许会失败,但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找到适合南方水稻的涂层。

“明天一定会很有趣。”叶澜小声说。萧汀点点头,把脑袋靠在他肩膀上:“嗯,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