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间的防风记·五日科研札记
第一日·晨光里的图纸修正
2022年7月12日的晨光,是被稻叶上的露水揉碎的。萧凡蹲在西北侧田埂上时,鞋尖已经沾了圈湿泥,他左手攥着萧汀画的“艾草隔离带设计图”,右手的卷尺在田埂上拉出一道平直的线,刻度停在102厘米处——比图纸上标注的“1米间距”多了2厘米。
“爸爸,是不是卷尺不准?”叶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捧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封面上用马克笔写着“科研观察册”,刚才萧凡量间距时,她已经在本子上画了三道横线,分别标了“98”“102”“100”。萧汀也跑过来,小手里攥着个折纸做的“田埂模型”,模型上用牙签插着绿色卡纸剪的“艾草”,“我昨天算的是1米,是不是田埂不直呀?”
萧凡没直接回答,而是把卷尺递给叶澜:“澜澜帮爸爸再量一次,从这根稻苗到那根,记住要把卷尺贴紧田埂边。”他又拿过萧汀的折纸模型,指着模型拐角处:“汀汀看,你折的田埂是直角,可实际田埂拐角有点弧度,按直线量间距,拐角处就会多出来一点。”
叶澜蹲下来,指尖捏着卷尺的零刻度端,对准稻苗根部的泥土:“100厘米!爸爸,刚才你量的时候卷尺歪了!”萧汀盯着模型拐角,突然眼睛一亮:“我知道了!拐角处要按弧线算间距,得把1米拆成两段短的,像这样——”他拿起笔在设计图上画了个小弧线,在旁边标上“50”。
叶之澜这时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的艾草苗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她蹲下来,从篮子里挑出三棵壮实的苗:“正好,咱们先在拐角处试种,汀汀调整后的图纸刚好能用。”萧凡接过艾草苗,教双孩捏着苗的茎秆底部:“根须不能折,要让根须在坑里舒展开,就像给小树苗找舒服的床。”
叶澜试着挖了个小坑,把艾草苗放进去,抬头问:“爸爸,培土要多厚?”“没过根须2厘米就好,太厚会闷坏根。”萧凡边说边示范,手指轻轻把泥土拢在苗的根部,“你们看,泥土要压实一点,不然风一吹苗就倒了。”萧汀跟着做,培完土还特意用手掌拍了拍:“这样艾草就能站稳当,当稻苗的小卫士啦!”
到了上午十点,太阳已经有点晒了。萧凡突然想起实验室里的涂层样品,拉着双孩往木屋走:“昨天调的三个涂层样品,该测附着度了,你们帮爸爸观察。”实验室的桌子上,三个烧杯里装着不同颜色的涂层,萧凡用小刷子分别在三片稻叶上涂了一层,“等涂层干了,咱们用手指蹭一蹭,看哪个不容易掉。”
叶澜盯着烧杯上的标签:“爸爸,这个加了1%高分子聚合物的,颜色比其他两个深。”萧汀凑过去闻了闻,皱着鼻子:“有点像胶水的味道。”萧凡笑着点头:“高分子聚合物就像胶水的‘升级版’,能让涂层更牢固。”他拿过ph检测仪,“澜澜帮爸爸测一下这个样品的酸碱度,记得要把探头洗干净。”
叶澜小心翼翼地拿起检测仪,探头放进涂层里时,屏幕上跳出来“7.2”的数字:“爸爸,是7.2,和昨天测的一样!”萧汀趴在桌子上,看着涂层慢慢变干,突然说:“要是下雨,涂层会不会被冲掉呀?”萧凡摸了摸他的头:“所以咱们要测抗冲刷性,下午爸爸教你们做小实验。”
第二日·雨前的抗冲实验
7月13日的清晨,天有点阴。萧凡起床时,听见窗外的雨棚传来“滴答”声——下了点小雨。他赶紧穿上雨衣,往试验田走,刚到田埂就看见叶澜和萧汀蹲在昨天种的艾草苗旁,叶澜正用小铲子把被雨水冲散的泥土拢回去,萧汀则拿着个小塑料板,挡在艾草苗上方。
“你们怎么这么早?”萧凡走过去,帮萧汀把塑料板举高一点。叶澜抬头,脸上沾了点泥:“我怕雨水把艾草苗冲倒,就拉着弟弟来看看。”萧汀指着艾草苗:“爸爸,你看,根须没被冲出来,咱们昨天培的土很结实!”
回到木屋,萧凡把实验室里的涂层样品搬到门口,桌子上摆着喷壶、天平、还有几片新鲜的稻叶。“今天咱们做抗冲刷实验,”他拿起喷壶,“这里面装的水,压力和中雨差不多,咱们分别喷在涂了不同涂层的稻叶上,看哪个涂层掉得最少。”
叶之澜端来一盆清水,帮萧凡把喷壶装满:“我查了天气预报,明天可能有大雨,今天得把抗冲刷性的数据测出来。”叶澜主动拿起天平,“爸爸,我来称涂层的重量吧,喷之前称一次,喷之后再称一次,就能知道掉了多少。”萧汀则负责把稻叶摆整齐,每片稻叶上都贴了小标签,写着“样品1”“样品2”“样品3”。
实验开始时,萧凡先拿起喷壶,对着“样品1”(无添加聚合物)的稻叶喷了30秒。叶澜赶紧把稻叶放在天平上:“喷之前是2.1克,喷之后是1.8克,掉了0.3克!”萧汀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向下的箭头:“这个掉得有点多。”
接着喷“样品2”(添加0.5%聚合物),喷完后叶澜称出来是1.95克:“只掉了0.15克,比刚才少一半!”萧汀眼睛亮了:“高分子聚合物真的有用!”最后喷“样品3”(添加1%聚合物),天平上的数字停在2.05克:“只掉了0.05克!这个最牢固!”
萧凡点点头,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看来添加1%的高分子聚合物,抗冲刷性最好。”叶澜突然说:“爸爸,要是下暴雨,压力更大怎么办?咱们能不能再加点聚合物?”萧凡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澜澜这个问题提得好,不过聚合物加太多,涂层会变硬,稻叶长的时候会被绷断。”他拿过一片涂了“样品3”的稻叶,轻轻弯折:“你们看,这个硬度刚好,稻叶能弯,涂层也不会裂。”
中午雨停了,萧凡带着双孩去检查排水沟。田埂东侧的排水沟里,长了些杂草,还有几片落叶堵在出口。“要是下大雨,这些杂草会把水堵住,田里就会积水。”萧凡拿起镰刀,“澜澜帮爸爸把杂草拉出来,汀汀负责把落叶装进袋子里。”
叶澜蹲下来,小心地把杂草连根拔起,避免弄松田埂的泥土:“爸爸,这里有个小洞,水会不会从洞里漏到田里?”萧凡走过去看了看,用泥土把洞堵上:“澜澜观察得真仔细,这个洞要是不堵,下雨时会漏水。”萧汀则把落叶塞进塑料袋,还数了数:“一共12片叶子,下次咱们要经常来清理。”
下午,叶之澜从镇上买了些竹竿和绳子回来:“我跟合作社的王叔叔打听了,他们说台风来的时候,用竹竿搭防风架很管用。”萧凡接过竹竿,在试验田旁边比划:“咱们搭成三角形的架子,这样更稳固。”叶澜和萧汀也帮忙递竹竿,萧汀还在竹竿上画了小标记:“爸爸,这个标记对着稻苗,这样架子就不会歪了。”
第三日·台风预警后的加固
7月14日早上,李老师的电话打过来时,萧凡正在给稻苗补涂涂层。“萧凡,不好了!”李老师的声音有点急,“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台风,风力可能达到8级,还会有暴雨!”
萧凡心里一紧,挂了电话就喊叶之澜:“台风明天来,咱们得赶紧加固!”叶之澜正在整理数据,听到这话立刻站起来:“我马上联系合作社的人,让他们来帮忙搭防风架。”叶澜和萧汀跑过来,叶澜手里还攥着昨天的实验笔记:“爸爸,台风会把稻苗吹倒吗?咱们的涂层能顶住吗?”
萧凡蹲下来,摸了摸双孩的头:“别担心,咱们有三层防护——涂层、艾草隔离带、还有防风架。现在咱们分工,爸爸去调整涂层配方,加2%的弹性树脂,让涂层更有韧性;妈妈联系合作社的人;澜澜和汀汀去检查昨天种的艾草苗,把歪的扶直,再培点土。”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