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何大人立刻追问。
赛中原上前一步,急忙辩解道:“是我。当时我觉得不舒服,就先回房休息了,这也算有嫌疑吗?
若说不在场就有嫌疑,那崔大人昨天也没和我们在一起,为何他就没有嫌疑?”
“大胆!竟敢将自己与崔大人相提并论!来人——”何大人又要动怒。
“慢着——”崔明冲再次打断,“赛中原说的有道理。没有不在场证明,每个人都有嫌疑,我也不例外。
不过昨夜酉时之后,我正与几位同僚商议考试事宜,他们可以为我作证。大家不必多疑,何大人定会查清此事。
眼下还是请各位回去好好温习,准备接下来的考试,都散了吧。”
李莲花在一旁听得清楚,心中暗呼:好家伙,这是公然把自己排除在外啊!
也难怪,他们本就没把自己这个无官职在身的“凑数”监考放在眼里。算了,多想无益,他便也跟着众学子一同向外走去。
“等一下”就在衙役们把尸体搬起之时,向外走的包拯回了下头,无意间就看到了地上的绿色条状物。
于是,他快步走了回去,蹲下拿起来问道,“这是什么?”
“碧螺藻。”
“碧螺藻?”
“对,只有千鲤湖才有的!”一个考生说道。
其他人也围了过来,闻言,不少人议论纷纷。
“千鲤湖?难道是女鬼?”
“千鲤湖的女鬼来夺命了……”
……
等回到住处,展昭问道:“你们说,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楚楚沉吟道:“不好说。阮文浩平日专横跋扈,得罪的人肯定不少,但杀人绝非小事,寻常怨怼断不会让人痛下杀手,除非是有什么深仇大恨。”
公孙策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凝重:“还有一种可能——凶手杀人后能得到极大利益。若真是这样,我们反倒有嫌疑了。
如今整个京城都在传,本届三甲进士会从鲤跃居里出,而阮文浩,一直是呼声最高的考生。”
“为了功名杀人?可杀了阮文浩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会成为前三甲吧,除飞他还要继续杀人!”月瑶说道。
一旁的李莲花始终没开口,只静静听着众人议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低头沉思。
“这并非没有可能。”公孙策轻轻摇头,“十年寒窗苦读,若能一朝高中三甲当然好,位列人臣、荣华加身,一生的命运都可能就此改写——崔大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若是落榜,要么只能候补小吏小官,要么回乡谋个教职。有时成绩不过一分之差,前途命运却是天壤之别,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几万两银子能算清的。
既然有人会为几万两银子杀人,为何不能为功名铤而走险?”
“喂,包黑炭!”楚楚转向一直沉默的包拯,“你发什么呆?怎么不说话?我们都等着听你的意见呢!”
包拯抬眸,语气带着困惑:“我只是有两个问题想不通。其一,为何在阮文浩的尸体旁会发现碧螺藻?这种水草,附近只有千鲤湖才有,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是啊!”展昭立刻附和,“山上的文库里突然出现水草,难不成……真的是千鲤湖的女鬼所为?”
“也许,凶手就是想让大家以为是女鬼干的。”李莲花幽幽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笃定。
众人沉默。
片刻后,包拯接着说:“其二,阮文浩的身上为何盖满了书册?”
“会不会是他遇害时挣扎,不小心把书架上的书晃下来,刚好砸在自己身上?”楚楚猜测道。
“这倒也有可能。”公孙策点头认同。
“事情没这么简单。”李莲花轻轻摇头。
就在这时,“嘘——”月瑶和李莲花突然同时抬手,示意众人噤声。
展昭也瞬间警觉,耳尖微动。可等他们快步开门追出去时,夜色里早已没了人影。
众人站在廊下,神色都凝重起来——那人只是单纯好奇偷听,还是另有目的?
李莲花转头看向包拯和公孙策,语气郑重:“你们俩晚上尽量别出门。
现在还不清楚凶手的杀人动机,免得被凶手盯上,再生事端。”
包拯和公孙策对视一眼,分别点头应道:“嗯。”“知道了。”
次日天刚亮,楚楚便攥着本小说,拉着公孙策与展昭匆匆赶到包拯房中。
“出事了出事了!你快看——”楚楚急声道,将书递了过去。
包拯瞥了眼,懒洋洋坐回原位:“一本小说而已,能出什么事?”
“这书里写的是文浩之死!”公孙策适时开口。
包拯神色微顿:“文浩之死?那案子不是还没破吗?”
“哎呀,你听我给你念!”楚楚翻到对应章节,语速飞快,“‘考场文库命案,看似无迹可寻,实则内藏玄机。
传庐州某生略有才名,却善巧言辩、攀附权贵,凭沾花惹草的本事,哄得朝中重臣之女倾心,还为其说情铺路,眼看状元桂冠唾手可得。
怎料京城众望皆归文浩,更有人言其‘名不正则言不顺’。某生为夺状元之位,竟痛下杀手,除去文浩以绝后患’——
后面还有更细的!写那‘某生’用多残酷的手段杀了文浩,又怎么把尸体移到文库,细致得跟亲眼看见似的!”
包拯立刻坐直身子,伸手夺过书:“我看看!”
“岂有此理!”展昭猛地拍桌起身,怒目道,“庐州才子,不就只有包大哥你吗?”
公孙策不快地反驳:“庐州的才子可不止包拯一人吧?”
“都这时候了还争这个!”楚楚瞪了他一眼,又指着书急道,“你看这‘重臣闺女’,不就是说飞燕吗?
书里没明写,但谁长眼睛都看得出来,这是在暗指包大哥!气死我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