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6章 曹沫劫齐桓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曹沫劫齐桓公(1 / 1)

公元前665年,齐桓公以鲁国“未遵北杏之盟”为由,三次大举伐鲁。齐国经管仲改革后“兵甲之盛,天下莫敌”,而鲁国“地狭民寡,兵不足万”,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鲁国的失败。

鲁将曹沫,率军迎战齐军,接连在柯(今山东阳谷)、郎(今山东曲阜)等地战败,鲁国北部大片土地被齐国占领,史书记载“与齐战,三败北”。

齐桓公提出条件:若鲁国在柯地与齐国会盟,正式承认齐国霸主地位,并割让遂邑(今山东宁阳)等失地,齐国便撤军休战。

鲁庄公召众臣议事,曹沫叩首请命:“臣三战三败,辱国失地,罪当万死。愿随君赴柯之盟,若不能为鲁国夺回失地,臣当以死谢罪!”鲁庄公点头应允:“寡人信子,如信寡人自身。”

公元前664年,柯地会盟坛前旌旗猎猎,齐国甲士持刀列阵,气氛剑拔弩张。齐桓公高坐坛上,管仲侍立身旁。

鲁庄公与曹沫缓步登坛,曹沫紧随庄公身后,神色平静。按礼仪,双方先“歃血为盟”,随后齐桓公宣读盟书,当念到“鲁割遂邑、汶阳之田予齐”时,曹沫突然闪电般跃至齐桓公面前,左手猛地抓住齐桓公,右手则持匕首,抵住齐桓公的咽喉!

坛下齐国甲士拔刀欲冲,却被曹沫厉声喝止:“无敢动!动则杀君!”甲士们只能停步不前,被匕首抵住咽喉的齐桓公又惊又怒,却不敢丝毫动弹,只能厉声喝问:“子将何为?”

曹沫说道:“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齐国仗着兵强马壮占领的大片鲁国的土地,现在的鲁国已无地可割,你齐桓公身为霸主,号令诸侯,难道要背负“以强凌弱”的骂名?

齐桓公的性命就在曹沫的转念之间,只能应允:“诺,子之所欲,寡人必从。”

“君可愿归还鲁之三败所失之地?”曹沫追问。

“寡人愿归之。”齐桓公点头。

得到承诺,曹沫缓缓收回匕首,转身“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会盟结束后,齐桓公返回营帐怒不可遏:“寡人被曹沫劫持,被迫还地,此乃奇耻大辱!寡人要撕毁盟约杀掉曹沫,再伐鲁国!”管仲摇头劝阻:“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这是劝阻齐桓公,如果图一时之快,背弃约定,就失信于诸侯,以后如何号令天下?我们齐国图的是天下霸业,鲁国的那点土地就还给鲁国算了。

齐桓公虽然气恼却知道管仲说的对,最终,齐桓公下令遵守盟约,将鲁国丢失的土地,尽数归还鲁国。

消息传回鲁国,举国欢腾。鲁庄公握着曹沫的手感叹:“子以一人之勇,复鲁国千里之地,功盖千秋!”曹沫道:“此非臣之功,乃君之信与诸侯之义也。”曹沫否定了自己的功劳,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鲁庄公对他无条件的信任,一方面是由于诸侯之间重信守诺的风气。

两千多年过去了,可是曹沫的名字,被司马迁写入《刺客列传》开篇,成了“忠义之士”的千古典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