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紧紧盯着嬴政,渴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嬴政见他动容,缓缓点头,语气郑重。
“四弟从不说虚言,他说你镇守雁门几十余年,‘李牧在,匈奴便不敢肆意南下’......
而且四弟还说过,秦统一六国乃是大势所趋,即便如此,有将军所在的赵国依旧是大秦一统天下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这份能力,足以与王翦将军平起平坐......”
帐内静了下来,只有烛火跳动的声音。
过了许久,李牧才缓缓平复了翻涌的心绪。
他深深吸了口气,语气却依旧坚定。
“陛下,末将自认无法与王老将军相提并论......
王老将军灭国拓土,功在千秋。
末将不过是守着一方疆土,侥幸挡住了匈奴罢了......
老夫真的...已经没有留在军中的心气儿了。”
嬴政看着他眼底的决绝,知道再劝无益,终于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
“既然将军如此坚持,朕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闻言李牧心中一松,正要谢恩,却听嬴政话锋一转,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只是,你麾下这二十万大军,是常年与匈奴厮杀练出来的虎狼之师。
战法、军纪都带着独特的风格,旁人很难驾驭。
将军可有合适的人选,能接过这二十万大军的帅印?”
刚放下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李牧的眉头紧紧皱起,脸色也凝重了几分。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这二十万大军里,有近十万是当初赵国灭亡时,誓死追随他的老兵。
这些兄弟跟着他征战多年,只认他这一个将军......
倒是有几个副将,能力出众,也深得士兵信任,本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他们的身份却是赵国老兵,自己在或许还能压制住他们。
但若真换一个秦国将领来,他们怕是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如今大秦初定,最忌讳的便是带着“故国烙印”的将领......
他若推荐赵人,才是真的害了他们......
帐内的烛火似乎暗了几分,李牧的双手悄悄握紧,指节泛白,却迟迟没有开口......
帐内烛火摇曳,映着李牧紧锁的眉峰。
此时他心中关于军权交接的难题如乱麻般缠得发紧。
犹豫了许久,就在他指尖微顿的刹那,一个念头骤然刺破迷雾。
李牧突然灵光一闪!
他想起了一个人。
庆十七!
这个名字在脑海中浮现的瞬间,所有疑虑竟如冰雪消融般退去。
李牧猛地瞪大双眼,同时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此人的实力不弱于自己。
而且庆十七这些年来的表现,对于战场局势的变化足以当机立断,灵活多变。
沙场之上从无半分拖泥带水。
每逢战局胶着,总能以最刁钻的角度撕开缺口。
那份临机决断的敏锐,绝非寻常将士所能拥有......
他表现出了足够的战场智商以及情商。
而且他不仅在战场上有着个人的勇武,表现突出,也有着不俗的领导能力。
他麾下的斥候队,被他带得纪律严明。
数次深入敌境都能全身而退,连军中资历最深的老斥候都对他心服口服......
这些年里,他救过的兄弟已经数不过来了。
再加上他还有着一定的个人魅力,因此他在军中已经积攒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声望......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