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看你们也不像是本地人,看你们这口音有点像京城的。何必多管闲事呢?”那领头的官员被凤仪凉说得有些愧疚,不耐烦地回应道。
“并非我多管闲事。民以食为天,你们把食物都收走了,听说还把粮田也收走了,这种行为实在是过分。为什么要收田呢?收去了这些村民哪来的粮食可以种?”凤仪凉不解道。
“反正这是上头的命令,我们只是照做罢了!姑娘切莫多问!不然就把你以反官的名义抓起来!”领头的官员喝道,心想这些外地人哪来的这么些闲功夫,在这里指指点点的,他懒得与这些人争辩什么,看着拿了一点粮食,吼了一下这附近的几户村民,然后召集着手下往回走。
凤仪凉刚刚搀扶的老太太看到此时此景,不禁掩面而泣。
沿途的百姓又关紧了门窗,方才传来好几声的叹息和哭声,估计也是为以后的缺少粮食,怎么过活的问题发愁吧。
“唉,为了这周饶边关的战役,他们已经收走了我的两个儿子,现在家里没有壮丁,种地什么的也靠着我这老婆子一个人,可是不久前他们把粮田也给收了,没有田种,生活更是艰难。唉,又天天刮我们的粮食。刚才他们拿走的可是那是我好不容易偷偷攒下来慢慢吃的啊!现在真的是一无所有了,只能等着饿死……”
老太太苍老疲惫的声音听得凤仪凉心里作痛。
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本应该好好在家里和子孙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才对。可是因为战争征兵搜粮,别提和家人共同平安无事地待在一起了,现在是连一个人开个锅也是不行了。
恐怕现在伤心的百姓不指老太太一个人。凤仪凉为他们扼腕叹息。
凤仪凉的心里燃起了一束小小的火焰,那在心里的最深处,渺小得无人可以察觉,但是就那样展现在凤仪凉的双眸里。她死死盯着往前走去的那群人,耳边不断地传来各路百姓的深深叹息,她不服,为什么大绍会出现这样的败类?
他们说知县听的是上头的命令,那知县的直顶上头,难道不就是绍凌海吗?绍凌海……
她仿佛知道了一些什么……
这样不顾及民生的问题显然不是绍凌海的本意。一旦这种事情传到皇上的耳中……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人,怕是被什么幕后黑手有心利用,打着绍凌海的名号欺压百姓!
收粮收田,还要不要人活了?凤仪凉想这种事情既然让自己给撞见了,那就不能坐视不管。不过,自己必须想一个既能救得了这些百姓,又不至于打草惊蛇,惹火上身的办法。
毕竟自己现在身份尴尬,又不适合太引人注目,不然引起朝廷的怀疑给查了过来那可就遭了。
而且绍凌海一再隐瞒了自己在仁和县曾经作为“梁征侍郎”的身份,被皇上质疑起来,就是杀头的大罪。
尽管有传言现在皇上的风向有些偏向绍凌海了,但是绍凌源依然是太子殿下,这个时候皇上的旨意还没真正地下来,谁以后会是那把龙椅的后继之人还没一个真正的定数,万一绍凌海稍有表现不好的时候,皇上那阴晴不定的脸说变就变……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