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凌海登基之后一直勤于政事,平日里除了在御书房中批阅奏折外,就是在凤仪凉的寝宫里陪着她赏花弹琴。
这日,绍凌海批阅完奏折之后又来到了凤仪凉宫中,正遇上凤仪凉在和黄莺谈笑。
“臣妾参见陛下。”
“民女黄莺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凤仪凉和黄莺看到绍凌海来了,纷纷起身请安。
“你们在做什么?”绍凌海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平身。
“我们在说黄莺她办事效率又高又牢靠,很少女子可以做到她这样,皇上,这样的人才你可别错过了。”凤仪凉之前就有打算将黄莺推荐给绍凌海。
“哦?是吗,那朕还真得考虑考虑呢。”绍凌海听到凤仪凉举荐,觉得这女子可能确实是个人才。
“既然皇后开口,那朕便封她做个三品女官,主户部之事,可别让朕失望。”绍凌海受凤仪凉之托,自然要将这件事敲定下来。
“臣妾谢皇上,黄莺,快扣谢皇恩。”凤仪凉推了推黄莺。
“谢陛下隆恩。”黄莺盈盈下拜。
“起来吧。”绍凌海点点头。
黄莺见绍凌海和凤仪凉还有话要说,于是她便告退后离开。
“怎么样,你的要求朕办到了,是不是该给朕一些奖励啊?”绍凌海坏笑着揽住了凤仪凉纤细的腰肢。
“臣妾帮皇上举荐人才,皇上竟然还要臣妾报答。”凤仪凉知道绍凌海想要干什么,便故意推辞。
“好一张巧嘴,朕今天就是要你报答了,你奈我何?”说着,绍凌海就将凤仪凉拦腰抱起,像殿内的纱帐处走去,室内一室旖旎,只留下一串娇笑声。
之后的日子里,黄莺一直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一开始有些官员对她是女子做官的身份颇有微词,但因为黄莺在户部管理民政和财政方面都做的一丝不茍,并且她的情报常常比朝廷得到都及时。而且她对百姓的民生也十分了解,渐渐的,之前对她有意见的官员都对她刮目相看。
三个月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近日宁城水患,灾民暴动,已经有好几道折子递了上来。
“陛下,宁城水患还未得到治理,灾民就发生暴动,老臣提议朝廷应派军队前去镇压。”一位大臣站出奏请。
“臣认为这个提议不妥。镇压灾民恐让民心不定。灾民暴动必是有原因的,陛下不如先查明原因,再针对这个原因进行治理。”有其他大臣提出了反对意见。
“臣认为应当先治理水患,再安抚灾民。如果水患不得到治理,只会让灾情越发严重,到时候只会出现更多的灾民。”又有一位大臣提出自己的意见。
殿内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绍凌海扶着额头,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头痛,自己需要时间好好考虑一下。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这件事情容朕再想想,退朝吧。”绍凌海还想再考虑看看这件事的解决办法。
回到书房,看着堆积如山的关于水患的奏折,绍凌海觉得心中烦闷。他起身去了凤仪凉的宫殿,每次只有和凤仪凉在一起,他才能得到片刻的舒心。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