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火洞深处,火光跳跃,将洞壁上的古老图腾映照得忽明忽暗。
孟获焦躁地在一张铺着虎皮的石座前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在石地上发出闷响。
木鹿大王则半眯着眼,倚在角落的阴影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骨笛,目光闪烁不定。
其他十几位尚存实力和威望的洞主——带来洞主、朵思大王、兀突骨等。
或坐或立,神情各异。
但无一例外都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紧张和疑虑。
“那诸葛亮…真敢来?”
带来洞主忍不住打破沉默,声音在空旷的洞穴里显得有些干涩。
孟获猛地停下脚步,哼了一声:
“他若不来,便是怯懦,明日我们便可借此鼓舞士气,再与明军周旋。”
“他若来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这离火洞,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带来洞主幽幽开口,声音沙哑:
“葬身之地?”
“杀了诸葛亮,哪两位谁来对付。”
“姐姐可说了,哪怕是神器加持,她也不是对手。”
孟获脸色一僵,想要反驳,却又无从说起。
就在这时,洞外把守的蛮兵发出一阵骚动,一名蛮兵急匆匆跑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报,明军…明军主帅诸葛亮到了。”
“就…就他一个人!”
洞内瞬间死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连木鹿大王都坐直了身体。
一个人?
他竟真的敢孤身前来?
片刻后,沉重的脚步声自洞口传来,不疾不徐。
在所有蛮族首领混杂着震惊、警惕、审视的目光中,诸葛亮的身影出现在火光之下。
他依旧是一身素白纶巾,羽扇轻摇,神色从容,仿佛踏入的不是龙潭虎穴,而是自家庭院。
洞内灼热的空气、凶悍的目光,似乎都未能让他有丝毫动容。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位洞主,最后落在孟获脸上,微微颔首:
“亮,应约而来。”
“让诸位久等了。”
这份气度,这份胆魄,让原本弥漫在洞中的杀伐之气,竟无形中消散了几分。
孟获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震动,指着诸葛亮厉声道:
“诸葛亮,你竟真敢孤身前来?”
“就不怕我等将你碎尸万段,以祭我三十六洞儿郎的英魂吗?”
诸葛亮羽扇轻摇,淡然一笑:
“蛮王此言差矣。”
“两军交锋,各为其主,死伤难免。”
“然亮今日前来,非为逞口舌之利。”
“亮所为的,乃是怀揣我大明皇帝陛下之诚意,为三十六洞万千生灵,寻一条康庄大道。”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响彻整个洞窟:
“诸位皆是一时豪杰,岂不闻‘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今天下大势,诸位难道真看不分明?”
“大理段氏,偏安一隅,段思平固然修为精深,然其年事已高,雄心不再,只求守成。”
“段氏子孙,除一灯大师外,可有能挑大梁者?”
“段誉世子仁厚,却非乱世枭雄。”
“段延庆身有残疾,心性偏激,难服众望。”
“大理国力,早已外强中干,不过倚仗地利与段思平一人支撑罢了。”
“反观我大明!”
诸葛亮羽扇指向东方,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圣天子在位,励精图治,国力日隆,兵甲犀利,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横扫漠北,力压大汉,兵锋所指,势不可挡。”
“区区大理,纵有苍山之险,洱海之固,可能挡我百万雄师?”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