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蜀地小厨娘> 第9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1 / 2)

隆丰三十六年三月初九,帝崩。留守京城的陈王,自称得上病榻遗言,继承大统。西北的昌王不服,斥陈王矫诏,挥师东进。

不久,留在蜀地的瑶华公主手持隆丰帝遗诏,投奔西安良王府。良王奉诏,涕泗横流,歃血发誓,定不负先帝所托。

陈、昌二王,亦指公主矫诏。

此外,燕京的赵王、东边的东海王,也都操戈练武、摩拳擦掌,欲要一争帝位。至此,陈、赵、昌、东海五王夺位之势形成,天下混战,史称“隆丰之乱”。

当中原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西南一隅的蜀地却得以保全。因秦岭、大巴山天险横绝,陆路难通,必经之水路瞿塘峡又为锦官城知府封闭。陈王多次欲夺蜀地,都失败而归。

久而久之,五王形成了共识,不再攻打蜀地,只有少数几人才知,蜀地已成了良王的粮草重地。

隆丰之乱的第三年,赵王、东海王相继丧于昌王之手,而陈王为良王所灭。局势再明朗不过,良王、昌王都在等待时机决一死战。

中原剑拔弩张,蜀地却安宁和煦,一如战前。

蜀地西南的嘉州,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之处,是一所美食闻名川中的小城,有跷脚牛肉、甜皮鸭、糯米排骨、牛肉白饼、鸡汤饭,等等,不一而足。而其中,豆花饭是嘉州百姓尤为喜爱的早餐。

这日,小混混王六儿在破庙里醒来,抠了抠头上的虱子,忽然很想吃一碗热腾腾、滑嫩嫩的豆花饭。他到处抠抠搜搜,最后从烂布鞋里掏出五个铜板,裹了裹身上的破棉袄,往大榕树下的“芙蓉饭馆”走去。

他想起了昨晚上的梦,心道:难得下回馆子,这花了钱,可不能只饱嘴福呀,眼福也得饱饱。

到了那里,他把五个铜板一个一个丢进小铜鼎里,听着“当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得意扬扬地道:“来碗豆花饭!”

桑葚、桃叶在店里来来往往的,正在忙碌。

名义上,她们是逃难入蜀中的姐妹,为晓珠在绵州所买。实则,裴屹舟布置得当,她们并不缺钱,但三个姑娘,身怀巨财又无事可做,实在可疑。晓珠便决定,还是开个小饭馆,也不拘赚多少钱,就为高兴。

桃叶道:“哟,王六儿,有钱啦?上个月欠咱们的二钱银子什么时候还?”

王六儿笑嘻嘻的:“好姐姐,过了年就还,我实在饿得狠了,先赏了我这顿吧。”他曲食指、拇指为环,把小铜鼎弹得‘当’一声响,眼睛里冒着光,“这次,给了钱的。”

桃叶喝道:“乱弹什么,走远些!”

王六儿便自往最远的那一桌去坐了,却把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往柜台那边瞄。

柜台后面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晓珠。她穿一身丁香色掐花褙子,乌油油的头发上什么首饰也没有,端的却是粉面含春、气质如仙。

她也不理外面在说着些什么,一面看着话本子,一面摘辣椒、选花椒,预备待会儿舂辣椒面儿。

桑葚为人细致谨慎,道:“算啦,上门便是客。”说罢自己端了豆花饭过去。

碗有三个:一碗白米饭,一碗嫩豆腐,一碗蘸水。米饭为抵饱,豆花与蘸水才是“菜”。

豆花由黄豆榨浆、冷却而成,口味清淡,只有豆子本身的清香。蘸水却是下了重料的,热油浇辣椒面、加入花生碎、芫荽、小葱等佐料。

便如绵州的米粉一样,嘉州家家户户都熬红油蘸水、吃豆花饭。蘸水因各自用料的不同,略有差异,但大体上都讲究麻辣鲜香、回味绵长。豆花在红油蘸水里一裹,往米饭上一铺,热气腾腾地送入口中,一碗下肚,满足得很。

王六儿一阵狼吞虎咽,打个饱嗝后抹了抹嘴,又从棉袄里掏出半壶烧刀子酒,喝得醉醺醺的。

日头渐渐高了起来,饭馆儿里的人也多了。

早饭时间正是闲聊八卦的好时机,众人纷纷高谈阔论,有些讲水杉街新开了哪家铺子,有些却讲着天下的局势。也不知怎的,话头就到了瑶华公主身上去了。

当年隆丰帝尚在时,最是宠爱这位小女儿,以至于有传言说,她的婚事能够预测日后太子之位属谁。但世事无常,未等她出嫁,隆丰帝一死,天下就乱了。

后来,瑶华公主投靠了西安府的良王,称隆丰帝本意传位于他。纵然其余四王不认,公主也为良王正了名。

公主入了西安府后,常年深居浅出、湮没无名,只听说她属意于良王世子的一位属下。这次惹得天下关注,是因她不日就要大婚了。

一人道:“也不知,公主那般神采风姿,下降的驸马,会是什么人物?”

“听说是以前永兴侯府的,现在是良王世子麾下的将军,甘州之救、肃州围城,都是他领的兵。哦,对了,他原来还在咱们蜀地当过县令呢。”

“还有这事儿?”

“可不是呢,当初咱们夏知府还想把女儿嫁给他。你瞧瞧,夏小姐看上了,公主也看上了,那得是什么样的人物?”

众人“啧啧啧”地叹了一回,又说希望下辈子投生在王侯之家,也娶个公主郡主的。

“吧嗒”一声,晓珠把话本子一合,忽的站了起来,用帕子遮住眼睛,往内室走去。

桑葚见她眼泪滚滚,帕子都湿了半截,奇道:“怎么了?”

晓珠:“舂辣椒用力了些,辣椒面儿飞了些进眼睛里。”

二人正要往内室去,忽听得外间醉醺醺的王六儿一声大叫:“公主咱们肖想不起,就这芙蓉饭馆的掌柜的也是绝色呀,若是能去她的床-上睡一睡,让我立时去死,也心甘了!”

晓珠与桑葚皆是脚下一顿。

众人本在说些轻松的玩笑话,嘻嘻哈哈的,不成样子,王六儿这话一出,大家竟沉默了下来,都不满地看着他。

因晓珠为人和善,做生意又不拘进项,处处与人方便,积攒了好些名望。王六二青天白日地这样说道,是个人也看不下去。

一人道:“晓珠姑娘慈悲心肠,为贫苦百姓冬日送衣、夏天施粥,便是你欠了钱,人家也没追着你讨要过,如何能这般折辱于她?”

王六儿喝高了,眯着眼儿,一脸猥琐道:“嘿嘿,我就说说,昨晚上……昨晚上我还梦见她了呢……”

人群里有人忍不了了,怒道:“妈-拉个巴子,咱们嘉州没你这等忘恩负义之人,老-子要替你爹妈教训教训你!”挽起袖子就要上去,却被一人拉住了。

桃叶拍拍手道:“咱们芙蓉饭馆儿的事儿,自己来解决。”说罢,她一手揪着王六儿的衣襟,另一只手左右开弓,“啪啪啪”的,一气抽了二十来下。只把王六儿抽得双颊高肿,嘴角流血,到最后,还吐出两颗牙来。

桑葚与晓珠并排站在一旁,冷眼瞧着。

过了一会子,晓珠道:“算了,让他走远些。”

桑葚啐他一口,冷冷道:

“告诉你三件事:第一,以后,有我们掌柜的在的地方,你就麻利地滚远些;第二,不许乱放厥词、糟人耳朵;第三,明日就把你欠的二钱银子给我送来。”

“这三点,但凡有一点办不到,我们桃叶姑娘的大巴掌,打得可就不是你的脸了,耳朵撕了,眼睛戳了,腿也给你折了!”

人群哄堂大笑。

王六儿本就是喝高了,一时嘴贱,要平日,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这般说话。他连连称是,“咚咚”地在地上磕了两个头,连滚带爬地跑了。第二日送了钱来,此后再也没回过嘉州城。

王六儿刚滚,一个珠光宝气的胖妇人就跑了出来,握着桃叶的手左看右看:“嗐,姑娘,你这手咋个恁么厉害?能借我使几天不?”

在场者都吓了一跳,只听过借钱、借粮的,手长在身上,还能借?

胖妇人连连摆手,解释道:“哎呀,我家那死鬼,跟王六儿一个德行,成天好吃懒做,还爱与小丫鬟打趣儿。我想借桃叶姑娘这双手去收拾他一番,就跟刚才收拾王六儿一样。”

桃叶从来武功高、脾气硬的,却从未遇到过这种事儿,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可怜巴巴地把眼睛往向晓珠。

桑葚率先撑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晓珠强忍住笑:“好,借给你了。一巴掌十文,钱给桃叶就行。”

胖妇人家里钱多的是,当下就应了,拖着桃叶往家里走,一面还骂骂咧咧:“背时鬼,可找着法子惩治你了。”

这下子,大伙儿都知道了,以十六道川菜闻名的芙蓉饭馆儿里,又多了一绝——桃叶姑娘的大巴掌。

人群散了,桑葚道:“姑娘别与那王六儿生气。”

晓珠笑道:“我怎会为这点子小事生气?如今乱世,中原的人,命都保不住呢。”

桑葚:“姑娘性子好,活得也自在些。对了,您眼睛如何了?”

晓珠又笑:“桃叶打得好,把我眼睛里辣椒面儿也吓走啦。”

两个人又笑闹作了一团。

然而,到了晚上,晓珠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所幸翻身起来,取了辣椒与花椒,又舂了一大瓶辣椒面。

隆丰之乱的第四年,初春,良王世子李铭宇,破昌王老巢凉州,阵前斩杀昌王及其数子,俘其部众七万人,史称“凉州之战”。至此,五王夺位以良王胜而告终。

李铭宇阵前暴烈,却以百姓施以怀柔政策。“凉州之战”后三月,西北七镇百姓尽皆归附,世子过处,赞声不绝。

凝晦楼是凉州第一高楼,登上顶层,上可观朔云凝晦、气象浩瀚,下可见峰峦叠嶂、山水苍茫。

战事初定,李铭宇与手下两位大将,日日忙得脚不沾地,到今天,才缓上一分。三人便衣轻袍,同来凝晦楼赏玩。征战四载,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三人都神情放松,聊着些日常的玩笑话。

刚上了凝晦楼,就听过,个个神采飞扬、英姿飒爽。

一人道:“红儿明天就要出嫁啦,我们今天去把新郎倌儿教训一番,为红儿立立家法,让他日后不敢欺负了咱们姐妹去。”

凉州民风清健,女子亦多爽直,结亲前替闺密骂夫,是常有的事儿。

少女们一阵哄笑,一夹马肚,坐骑皆飞奔起来,扬起地上尘土。

赵修为自来是个疏朗不羁的性子,把脖子伸得老长,看了一阵儿,又转过头去,对裴屹舟一通挤眉弄眼。

裴屹舟冷冷瞥了一眼,再不理他,只把目光往楼下无人处投去。

凉州阴寒,春天也来得迟,在高处往下眺望,一排排树还是光秃秃的一片。他看着那一排树里最矮的一棵,眉毛动了动。

赵修为还要拉着裴屹舟,还要让他看。走在前面的李铭远这时觉出了不对劲儿,笑道:“修为终于动春心了?”

赵修为是个西北汉子,大大咧咧的,平素最怕女人,一听见女人叽叽喳喳说话就脑仁儿疼,今日却伸长了脖子看楼下的少女,是以李铭远如此问。

赵修为连连摆手,否认道:

“不是,不是,世子明鉴,我是看了这群女子,想起前日传来消息说,瑶华公主下嫁了萧昀这小子,我是替裴老弟可惜呀。”

良王的人皆知,瑶华公主钦慕裴屹舟多年,一颗春心照明月,奈何后者不为所动,任明月照了沟渠。最后,公主嫁与了另一位侯爵之子。

赵修为这是在酸裴屹舟呢。

李铭宇哈哈大笑,拿眼睛去觑裴屹舟。

裴屹舟脸上无波无澜,一派淡然,道:“我送了凉州特产的百合、红枣与桂圆去西安府,贺公主与萧兄,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李铭宇与赵修为看笑话不成,只觉得无趣,再不多话。

未几,三人已登上了顶楼。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上了高楼,方觉云水一色,天地浩渺,胸中满是豪情万丈,三人皆沉默不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