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启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75年的时候,整整二十万装备精良的明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一般开进了马德里这座古老的城市,并迅速接管了其城防工作。
时间来到天启五十六年,公元1676年,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二世在强大的明舰护送下,终于安全抵达了他的首都里斯本。这标志着葡萄牙王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动荡之后,正式宣告复国。
同样是在这一年,巴斯克共和国、加泰罗尼亚共和国、阿拉贡王国以及格拉纳达王国也纷纷宣布复国,这些国家的人民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新时代。
而在西班牙,王太后玛丽亚·安娜也正式进入了朱由校的后宫,并被册封为安妃。这一事件不仅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深,同时也为朱由校的后宫增添了一抹异域风情。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天启六十年,公元1680年。此时的朱由校已经75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在这一年,他终于回到了那座他阔别已久的北京城,这座城市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一年后,也就是天启六十一年,公元1681年,朱由校做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举动——他登上了泰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封禅仪式。在这场仪式中,他昭告天下,大明日不落帝国正式建立。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各国纷纷遣使前来庆贺,这也是朱由校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万国来朝。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就在天启六十二年,公元1682年,皇太子朱慈炜却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享年56岁。这对于朱由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朱慈炜一直以来都是他心目中最合格的继承者,如今他的离去,让朱由校感到无比的痛心和失落。为了表彰皇太子的突出贡献,朱由校亲自给儿子上了一个思宗成皇帝的谥号。
原本计划退位的朱由校只能重新抖擞精神,辅佐自己36岁的皇太孙开始治理这个国家。
天启六十五年,公元1685年,年近80岁的朱由校下达了退位诏书,正式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皇太孙朱和垣。
天启六十六年正月,公元1686年正月初一,新皇帝朱和垣改年号为“康乾元年”,正式登基为帝,并尊爷爷朱由校为太上大帝。
康乾三年,公元1688年,75岁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因病去世。这是朱由校早年间册封的十大妃子中最后一位去世的妃子。此刻的朱由校已然83岁了,感觉到在尘世间已经了无牵挂的他决定要横渡太平洋去美洲看看那里的风景。
作为孙子的康乾帝怎么敢让如此年迈的爷爷去那么远的地方,于是他发动了所有在世的老臣,帮他劝阻朱由校,放弃这个念头,好好的在北京城颐养天年。
可做了一辈子皇帝的朱由校越老越固执谁劝都不好使,拧不过他的康乾帝无奈含泪答应下来。
经过两年时间准备,康乾五年,公元1690年正月,天津港,朱由校坐上了大明帝国新一代,五千吨铁甲舰“天启帝”号战列舰,离开了大明帝国。
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691年,86岁高龄的他终于踏上了一座名叫金山的城市。
十五年之后,也就是康乾二十年,公元1705年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这天,刚过了百岁生日的朱由校在罗马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消息传入北京城时,已经是康乾二十一年,公元1706年,康乾帝哭晕在乾清宫。
经过朝廷一番讨论之后,最后,康乾帝为朱由校上了一个,“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的谥号,庙号为圣祖高皇帝。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