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必应参照的还是百度授权的技术。
一个后来者,凭什么就自信能超越作为“先驱”的百度?
百度目前在技术层面仍领先于初生的“必应”,只要这个差距持续存在,百度就暂时高枕无忧。
而如何保持技术上的持续领先?
答案无疑是广纳贤才。
在集思广益的环境中,技术未必能立刻突破,但突破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那么,搜索引擎领域的人才究竟在哪里最多?
国内自然是百度本身,但李严宏总不能自己挖自己的墙角。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就在这天,李严宏突然接到消息:
“李总,谷歌附近出现了另一批人,也在和我们抢人才!”
李严宏一听便明白了怎么回事,轻笑道:“有意思,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陈天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调侃归调侃,李严宏随即感到一阵头疼。
论财力,百度远不及陈天雄厚。
比工作环境,对方直接把办公室开到了谷歌门口,远在华夏的百度又该如何竞争?
李严宏意识到,这场人才争夺战已经不再对等。
陈天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地理优势,在硅谷的心脏地带与谷歌正面抢夺人才。
而百度若想参与,则需付出更高的代价,承担更大的风险。
“通知我们的人,”李严宏沉吟片刻,吩咐道:“策略调整,我们不与对方进行简单的薪资竞价,那样正中陈天下怀。”
“重点接触那些对百度在华夏市场的庞大数据库和独特应用场景感兴趣的资深工程师。
向他们强调,在百度,他们能接触到在硅谷永远遇不到的技术挑战与用户规模。”
百度必须利用自身的一切优势,不能在对方优势战场上硬拼。
与此同时,陈天也再次赴美,出现在了硅谷那栋崭新的“必应”大楼里,听着米国猎头公司向他汇报“招聘”进展。
“百度调整策略了,他们开始打‘华夏市场’和‘数据规模’这张牌。”猎头汇报道。
陈天闻言,嘴角泛起丝笑意:“无奈之中的应对,这改变不了大局。”
他走到窗边,望向谷歌总部所在的方向。
“把我们对下一代分布式搜索架构和智能排序算法的研究方向,适当‘透露’给那些我们真正看重的人才。
让他们知道,这里才有他们想要的未来技术,谷歌,迟早会成为被颠覆的对象。”
陈天的策略更为激进,他不仅要挖人,更是要动摇谷歌的军心和技术信仰。
杀人诛心!
这场发生在硅谷隐秘角落的人才争夺战,虽不为大众所知,却深深牵动着业内神经。
谷歌内部的气氛愈发凝重且诡异。
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股权和承诺来稳定核心团队,研发进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而远在华夏的李严宏,在派出精干团队远征硅谷的同时,也更加紧了在国内的技术迭代。
他明白,与陈天的竞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技术本身。
陈天在硅谷的咄咄逼人,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斗志。
“你想在全球战场上定鼎乾坤。”
李严宏看着简报上关于“必应”动态的消息,低声自语:“那我就在你必经之路上,筑起最高的技术壁垒。”
战争的硝烟,已不仅在市场层面弥漫,更提前燃烧到了人才与技术的源头。
陈天正一步步地将谷歌,乃至全球整个搜索行业,拖入他预设的战场。
就在此时,更多关于“必应”的战略传闻开始在业内流传,每一条都足以让谷歌坐立不安。
有消息称,陈天计划将“必应”搜索深度集成到其旗下所有终端产品中,使其成为默认的搜索入口。
另有传闻指出,贴吧海外版即将上线,Big搜索引擎将全面整合进去,构建内容与搜索的闭环生态。
更引人注目的是,据传陈天有意将iTues的核心功能同步至网页端,并通过Big搜索引擎直接导流。
这意味着,未来用户只需在Big中搜索某首歌曲,就能在结果页优先获得正版试听与下载入口,无需再依赖iTues客户端。
而最令谷歌感到压力的,是那个关于“Big三年不接广告,专注用户体验”的传言。
这一策略若真的实施,无异于直接切断谷歌的生命线。
要知道,谷歌几乎完全依赖广告收入存活。
谷歌不跟进,用户必将流向体验更纯净的必应。
如果跟进,失去广告收入的谷歌又该如何维系运营?
仅靠资本输血吗?
若在必应出现之前,融资对谷歌而言并非难事。
但在如今强敌环伺、前景不明的局面下,还有多少投资人愿意继续押注谷歌?
最后那条策略最为致命,几乎是一种无解的商业进攻。
陈天的逻辑简单而残酷:你依靠什么盈利,我就将那部分利润彻底让渡出去,从根本上切断你的资金来源。
至此,陈天的战略意图已清晰浮现。
通过挤压对手的全部收入来源,逼迫其进入资本消耗战。
这无疑是商业世界中最残酷的竞争方式之一。
这些在市面上流传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压在谷歌每位员工心头。
他们不久前才亲眼见证苹果的“死亡”。
尽管苹果公司依然存在,但当资本的控制权从美转华。
在许多美国人眼中,那个他们熟悉的苹果已经“死”了。
此刻,拉里·佩奇能清晰地感受到,陈天那双无形的大手正紧紧扼住他的咽喉。
严重的失眠症已困扰他整整24小时,和他一样陷入焦虑甚至抑郁的谷歌员工也不在少数。
反抗?
该如何反抗?
若只是技术层面的竞争,拉里·佩奇虽有担忧,却自信凭借谷歌多年的积累,绝不会输给陈天这个后来者。
但现实是,对方不仅在持续挖角、削弱谷歌的技术根基,资本层面的绞杀也同步袭来。
一种“未见其人,却已被吞噬”的绝望感将拉里彻底淹没,他的精神已濒临崩溃。
合伙人谢尔盖·布林察觉到他状态异常,强制要求他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谢尔盖,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病床上,拉里·佩奇拉住转身欲走的合伙人。
谢尔盖·布林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会去州法院,起诉他们涉嫌不正当竞争。”
“这真的有用吗?”拉里虚弱地苦笑。
“这里是美国!”
谢尔盖·布林留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再停留,大步转身离开。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