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逻辑和全球股票市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最终还是资金问题。
A股的资金问题却主要源自“信心、政策和收益结果。”
这两天广州下雨,所以家里三位领导在刘老板的带领下,窝在家里,这种天气其实也比较适合睡觉。
马特贝也喜欢睡觉,但始终醒了就要起来的习惯还是让他一早待在书房里。
继续回到A股的思考。
A股与全球市场的共性:资金流动决定价格。
基础机制相同:A股同样服从「流动性定价模型」:
股价=(流动性总量x风险偏好)\/资产供给。
当央行扩表(如中国2增速常年8%-10%)而Ipo\/减持增加资产供给时,若风险偏好不足,则流动性无法有效转化为股价上涨动力。
全球差异在传导效率:美联储放水→美股上涨的传导效率超70%(因养老金\/EtF等机制),而中国信贷扩张→A股上涨的传导率仅约30%(中信研究数据),主因在于资金流向实体而非股市。
这个说的复杂了,核心就是央行给出的流动性去了哪里?
A股资金困境的特殊性:\"信心-政策-收益\"三角塌陷
一个投资者长期亏钱的市场,你怎么能让他们有信心?(2018-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年化收益仅2.3%)
这是个恶性循环:低收益→增量资金观望→存量博弈加剧波动→进一步降低收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