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马特贝的炒股人生> 第540章 分析板块间资金流动按板块还是按概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0章 分析板块间资金流动按板块还是按概念?(1 / 2)

这个问题困扰了马特贝一个周末,主要是通达信按概念的板块太多了,看花了眼。

思考了两天之后,最终发现一个问题,按概念可能会有太多重合,那板块的参考意义就不大。

尤其板块个股数量太多的情况,像现在的机器人概念,1070家上市公司;芯片概念,776家上市公司;新能源车概念,969家上市公司;人工智能概念,913家上市公司等等。

这种情况下,我们即使能确定资金还在机器人、芯片、新能车或人工智能概念,但却很容易就选错了具体的个股。

而且,如果按概念板块,光伏和储能。人工智能和deepseek概念,数据中心、东数西算和算力租赁,很多概念板块的个股都是重合的,最终也是不一定能看清楚资金具体流入的分支。

这样我们就看不清资金最终的流动方向。

行业基本会把个股区分开,重合度减少,板块的辨识度就高一些。

所以,先按行业来做表,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各个行业板块的市值和融资余额增加情况来评估资金流入的强度,(暂时用10-16的融资余额,主要是10-17的深交所数据还没出来)。

关键还要把通信达的行业和东财的数据对应上,这样可以把板块的融资余额也用作参考,融资余额是可以清晰看到资金流入的,融资余额越大,杠杆买入的金额越大,融资余额代表了场内投资者加杠杆的资金。

最终体现板块和个股资金流入量的还是板块和个股市值,市值(或融资余额)越大,资金流入越大。

对于为什么可以根据成交来判断资金的流入和流出。

那就要把资金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活跃资金(例如短线资金),一类是沉淀资金(例如大股东持股对应的市值)。

而成交越大,活跃资金肯定越多,对股价有帮助的,往往主要是活跃资金。

这个原理其实是我们之前跟踪北向资金的时候发现的。

以前北向资金每天东财是有具体的余额,类似融资余额一样,现在这个数据已经不公开了。

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只要北向成交越大,对应的北向资金市值肯定是越多的。

例如当北向资金成交可以达到3000亿元每天,那北向资金的市值肯定比过去成交只有2000亿元要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