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也许用不了到3季度,虽然6月的预期大家都心存忐忑,但港股和纳指会不会在6月前走出一个阶段的新高,纳指对应的就是历史新高?”
这种想法马特贝是不敢发布的,虽然他自己潜意识是这么认为,但却也不太敢相信,一个看着这么千疮百孔的全球经济体,旗舰指数(纳斯达克)却可以不停地历史新高。
贝阿森特们是很厉害,但他们做空的经济体,都是以该经济体的信用体系为代价的,上世纪的英镑危机,搞垮了英镑代表的“大英帝国金融体系”;做空东南亚,搞垮了四小龙的经济体系。
这次他们的做空对象是美国,用的就是美元信用体系作为代价了。——是不是只要能赚钱,他们连自己都不放过?也许华尔街本来就是没有祖国的。
他们在资本市场的操控所带来的风暴,会对A股有什么影响?
马特贝也很迷茫,要么选择相信国家?——那也要盯紧点,不能到时候死的不明不白。
今年很明显是华为五界冲刺的年份,问界的成功和智界R7的惊艳亮相,华为不太可能看着享界沉沦下去,而且,现在的享界生产和销售基本都是华为主导,尤其营销可以说是华为独自全权运作。
华为通过技术赋能与流程管控实现间接主导,华为向北汽密云工厂输出“零缺陷”生产标准,要求涂装车间颗粒度控制在0.02以内(行业平均0.05),并派驻200人技术团队驻厂监督。
华为通过生态联盟协调宁德时代优先供应享界S9增程版电池,将原6个月的交付周期压缩至3个月。这种“技术+供应链”的双重介入,使北汽生产流程实质纳入华为质量管控体系。
华为对享界的销售控制已超越传统车企与供应商关系:
渠道独占性:享界S9仅在华为门店、鸿蒙智行体验中心销售,北汽极狐门店无销售权限。这种渠道隔离策略,使享界与北汽品牌彻底切割。
定价权上移:增程版30.98万元的起售价,由华为产品线管理部直接决策,北汽仅提供成本核算建议。
享界S9纯电版上市初期因车机系统卡顿、充电兼容性问题,导致首批用户净推荐值(NpS)仅42分,低于问界9的68分。华为紧急启动“星火计划”,通过otA升级使系统流畅度提升40%。
北汽密云工厂虽规划12万年产能,但4月实际产量仅1800辆,产能利用率不足15%。核心瓶颈在于华为雪鸮增程器的量产良率仅82%,较目标值低8个百分点。
消费者调研显示,63%的享界用户认为“享界是华为子品牌”,北汽品牌认知度持续下滑——但对北汽蓝谷的投资者来说,享界是华为的子品牌更有利于股价。
享界,还有更多可能。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