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赢沉吟片刻,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苏晚晴:“晚晴,你负责组建一个新的团队。我们需要两类人:第一,顶尖的老年病学、康复医学和心理学专家,负责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康护方案;第二,招募一批有爱心、有耐心,真正懂得如何与老人沟通的‘生活管家’和‘护理师’,待遇从优,培训从严。我们要做的,不是冰冷的物业管理员,而是温暖的‘家人’。”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从今天起,‘常青藤’项目的核心卖点,从‘智慧科技’改为‘专业康护与温情陪伴’。科技,是我们提供更好服务的、藏在幕后的工具,而不是挂在嘴边的噱头。”
命令下达,整个“常青藤”项目组迅速转向。陈墨团队开始了“毫米波雷达跌倒监测系统”和“无感环境调节系统”的紧急研发与改装。苏晚晴则动用人脉,从国内顶尖的医学院和养老机构挖来了数位专家,并启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筛选极其严格的“生活管家”招聘。
程长赢甚至亲自参与了最终轮的“生活管家”面试。他不需要考察太多的护理技能,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眼神是否柔和,语气是否耐心,以及对“衰老”和“陪伴”的理解。
改造后的“常青藤”社区仿佛脱胎换骨。overt的科技设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看似普通、却处处透着用心的细节:更宽的房门(方便轮椅)、无处不在的扶手、防滑地板、光线柔和的夜灯。而真正的核心,是那支由专家和“生活管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他们不仅提供专业的医疗健康管理,更会陪老人聊天、散步、下棋,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喜好和生日。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首批入住的几十位老人及其子女的反馈好评如潮。口碑开始在小范围内发酵。项目的销售数据虽然还没有爆炸式增长,但咨询量和到访量明显增加,成交的客户都是真正认可这种“专业+温情”模式的高知、高收入家庭。
这天下午,程长赢难得清闲,在办公室里泡了一壶茶,正准备审阅“长赢研究院”提交的几份基础科学研究立项申请。内线电话却急促地响了起来,是苏晚晴,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严肃。
“长赢,我们刚刚收到一份匿名寄到前台的包裹,里面没有恐吓信,只有……一份简历,和几张照片。”
“简历?”程长赢眉头微蹙。
“对,一份简历。是‘常青藤’项目新任的生活管家培训总监,林婉清的简历。”苏晚晴顿了顿,“但这份简历,和我们人事部存档的那份,在‘工作经历’部分,有几个月的出入。我们存档的显示她那段时间在一家外资养老院工作,而这份匿名简历显示……她那段时间处于空窗期,没有记录。”
程长赢的心微微一沉。“照片呢?”
“照片……是偷拍的。一张是林婉清在和我们接触前,与一个男人在咖啡馆见面的场景,男人背对镜头,看不清脸。另一张……是那个男人的一个模糊侧影,他手腕上,戴着一块表。陈墨把图片放大了,那块表的表盘背面……好像刻着一个很浅的、两条蛇缠绕的图案。”
“衔尾蛇?!”程长赢的瞳孔骤然收缩。
“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特征很像。”苏晚晴的声音透着寒意,“长赢,林婉清现在负责所有‘生活管家’的培训和考核,她接触的是我们最核心的客户——那些社会名流、退休高管的隐私和健康状况……如果她……”
程长赢握着话筒的手紧了紧。刚刚解决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难题,另一个更阴险的危机,却已借着“温情”的外衣,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了他最为看重的“常青藤”项目核心。
他看着窗外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那温暖的光晕之下,仿佛潜藏着冰冷的蛇影。
“我知道了。”程长赢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晚晴,先不要打草惊蛇。立刻对林婉清进行最隐蔽的背景复查,范围扩大到她的所有社会关系。通知陈墨,对‘常青藤’项目所有的网络和数据接口,进行最高级别的安全扫描和监控。”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命令道:“同时,以‘优化服务流程’为名,让林婉清准备一份详细的、关于如何进一步深化‘生活管家’与客户信任关系的培训方案。我要看看,她,或者说她背后的人,到底想从这些老人身上,得到什么。”
电话挂断,程长赢端起已经微凉的茶,目光锐利如鹰。
温情的面纱之下,毒蛇的獠牙,终于再次显露。只是这一次,它选择的战场,更加隐蔽,也更加致命。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