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233章 战火初燃:大阪的炮声与江户的筹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战火初燃:大阪的炮声与江户的筹码(2 / 2)

朝鲜的紧绷:明鲜营的警戒与粮船的动向

“明鲜营”的明军将领接到林远的密令:“密切关注日本战事,若丰臣败逃,可能袭扰朝鲜沿海,提前备好炮。”李珲世子也让人加强釜山港的防御,还派了十艘快船,打着“运粮”的旗号,实则去打探战况。

安宁公主让人把朝鲜的新米装船,说是“支援大明”,实则按林远的嘱咐,将船停在对马岛附近——若德川需要粮,这船就“恰巧”遇到风暴,飘到江户海域;若丰臣求援,则“被倭寇所劫”。公主笑着对侍女说:“这粮食,送谁不送谁,都是学问。”

两洲的暗助:钢料与情报的接力

王守仁在连湾港给德川的商队装货。船舱里表面是丝绸茶叶,底下却是用油布包着的钢锭——这些钢够德川再造五十门炮。商队头领是锦衣卫的人,临行前,王守仁塞给他一个两洲造的“信号筒”:“遇紧急情况,朝天发射,‘同洲号’会接应。”

“同洲号”的舰长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日本海岸线。他发现丰臣军的运粮船偷偷绕远路往尾张送粮,立刻将坐标写在密信上,让信鸽传给德川的探子。三日后,德川家的快船就在骏河湾截了那批粮,丰臣军在尾张的士兵,开始饿肚子。

秘鲁橡胶林的采胶人,最近收到的“赏钱”多了不少。他们不知道,自己采的橡胶被做成密封垫,装在运往德川家的炮管里——有了这垫,炮的气密性更好,射程又远了半里。

丰臣的末路:人心与钢甲的崩塌

尾张的败讯传到大阪,百姓开始抢购粮食,物价一日三涨。有商户偷偷挂出“江户通宝”(两洲通宝的日文版),说“这钱能换更多米”,丰臣秀吉派人去砸店,却被愤怒的百姓围住——他们宁愿认大明的钱,也不信丰臣家的承诺了。

更致命的是内讧。加藤清正从前线逃回,哭诉“德川有大明钢炮,根本打不过”,主张议和。可丰臣秀吉的养子秀次却喊着“决战”,两人在军帐里拔刀相向,钢刀(加藤那柄断刀的替代品)砍在铁剑上,火星四溅,像极了这摇摇欲坠的政权。

林远看着密报上的“丰臣内讧”,对石星说:“该让‘靖倭号’出动了。”他提笔写了封“调停信”,用汉日双语写成,开头便说:“大明不忍见东瀛生灵涂炭,愿为两国息兵……”石星看着信笑:“这哪是调停,分明是催丰臣投降。”

夕阳下,江南造船厂的第三艘“靖倭号”升帆启航,舰首的钢兽首对着日本方向。林远站在码头,望着舰影消失在海平面,心里清楚:这舰带去的不是战争,而是大明对日本的“新秩序”——用钢炮做后盾,用粮稻做纽带,用铜钱做缰绳,让这片土地,再难掀起侵扰朝鲜和两洲的风浪。

大阪城的天守阁上,丰臣秀吉终于看到了海面上的帆影。那帆上的大明龙纹,在夕阳下格外刺眼。他瘫坐在地,手里那柄断成两截的铁刀,终究没能撑起他征服东亚的野心。而江户城的粮仓里,新到的两洲抗旱稻,正散发着沉甸甸的香气——那是属于胜利者的味道,也是大明悄然扩张的印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