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改长孙李忠名字为李承宗,李忠这个杨广给起的名字彻底废了我还叫李忠,这是老子上辈子的名字!
这时候,李承宗阿耶的老婆郑观世音上了个儿子,李渊给起名为李承道。
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大隋皇帝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发兵西入关中。以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
我和一干女人家眷自然是留在太原。
前面的战报不是传到太原,我自然匿影藏形的听着、看着。
李渊攻霍邑遇雨,欲还兵太原,李世民与李建成哭谏迫师。
八月,破霍邑,斩宋老生。
九月,李渊率诸军围攻河东。将佐推其为太尉,增置官属。朝邑法曹靳教谟以蒲津、中单二城投降。华阴令李孝常以永丰仓投降。李渊率诸军渡黄河,进至长春宫。李建成屯军于永丰仓,守卫潼关。李世民巡渭北。柴绍妻平阳昭公主起兵,遣使迎接大军。
十一月攻占长安。与民约法十二条,废除隋苛禁。立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为大丞相,进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以李建成为唐国世子,封李世民为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我和家眷们也来了长安。
这时候的长安远没有前世的西安复原的皇宫那么光彩夺目。。。哎,古代,真不咋地,不卫生,虱子臭虫跳蚤人人都有啊,随地大小便的习惯人人都有,只不过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罢了。。。毕竟,没有公厕,人一急,总不能拉身上吧?
所以,长安,梦里的比现实的好万倍。
一到长安,李渊第一女长沙公主下嫁冯少师,第二女襄阳公主下嫁窦诞。
十二月,李世民大破薛举军于扶风。
薛举,河东汾阴人,金城校尉薛汪之子。此人精通武艺,尤其精于兵家骑射之道,骁勇凶狠,一杆大戟好似西楚霸王。这人喜交朋友,又能仗义疏财。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
李玄霸出山协助了李世民。。。我上辈子看历史,说这人早死,615年就死了!看来,果然是平行世界!
义宁二年(618年)正月,杨侑诏李渊剑履上殿,赞拜不名。李渊以李建成为左元帅,李世民为右元帅,领兵10万救东都洛阳。
三月,李渊以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而在扬州的宇文化及缢杀杨广于江都宫,立隋秦王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
五月,李渊接受杨侑禅让,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国号为唐,改元武德。
禅让这玩意儿,从曹丕开始,算是被上位者玩明白了!禅来禅去的,因果报应在禅让这一块儿体现的很爽利!让人禅者,其后比被人禅回去!
李渊不智!根本不应该用禅让这个方式夺皇帝位!太特么装了!难免行下春风有秋雨!
造反这东西,果然是公卿造反比农民起义来的麻溜!快啊!武器装备、粮草辎重、文武官员、兵将士卒,都是现成的!翻覆只在几个月内就能完成!
李渊下诏,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命裴寂、刘文静等修定律令。置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就在这个月,李世民老婆长孙氏生长子,李渊大喜,认为是吉兆,给小孩儿起名叫李承乾!
呵呵,李承宗、李承道、李承乾!我觉得李承宗这个用于招娣的吉祥物儿可以不要了!
六月。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李瑗为刑部侍郎,裴寂为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窦威为内史令,李纳为礼部尚书,殷开山为吏部侍郎,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陈叔达、崔民干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裴曦为尚书左丞,萧瑀为内史令,窦琎为户部尚书,屈突通为兵部尚书,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
废隋大业律令,颁布新格。
李渊立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玄霸为楚王,李元吉为齐王,李智云为宋王。
薛举攻泾州,以李世民为元帅迎击。
七月,李世民与薛举大战泾州,唐军败,李智云死于战场。。。估计还是被算计死了!李承宗很痛苦!他不明白李建成、李元吉想弄死李智云,李世民为什么也想弄死李智云?而且李世民弄死了李智云!所以李承宗恨李世民!
八月,李玄霸再度出山,阵斩薛举。
继位者薛仁杲,乃是薛举的长子,魁梧雄壮,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比其父薛举还要勇猛!但他生性贪婪残忍、嗜杀成性,尤其对俘虏经常施以断舌、割鼻、舂斮等酷刑。故不得人心。
十月,李玄霸死于战场。。。哎,我收到消息,李承宗在心底里嚎啕大哭啊,跟特么孤狼似的!也难怪!没有李玄霸,这具身体就活不下来!李承宗他对李世民的恨意又深了一层。。。他想给李玄霸报仇!我也暗恨李二,却没想报仇啥的。
十一月,李世民大破薛仁杲于浅水原,擒薛仁杲,于长安市心斩首。
岁月悠悠,我一心苦练,想再大一点儿就离开这不是人呆的老李家。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老头已经五十五岁了,封皇孙承宗为太原王,承道为安陆王,承乾为恒山王。。。李世民的两个新生的儿子,李恪为长沙王,李泰为宜都王。。。这时候,小孩子起名又乱套了!估计是李世民自己给起的名字!
李渊也没闲着,这几年生了还几个孩子,以建元为号起名,四月封李元方为周王,李元礼为郑王,李元嘉为宋王。。。嘿嘿,李智云一死,宋王就给人了,李元则为荆王,元茂为越王。
估计李渊又想开了,徙封宋王李元嘉为徐王。。。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渊五十七岁。
八月,李渊改封恒山王李承乾为中山王。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李渊五十八岁。
我,虚岁十一岁了,被送往崆峒山,已经报夭亡。。。也就是说李渊觉得老李家这一代兴旺了,李承宗这个招娣可以不要了!
行吧,算是离了虎口了!从此就与老李家一别两宽吧。
我还在在路上,传来消息,平阳昭公主卒。。。这个老李家的女强人,也早早死了!怎么死的?不清楚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