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却见于承麟脸上一喜,心中更是得意非凡。
他早就料到雅集必有命题作词环节,为此不惜重金,提前向一位颇有才名的大才子买了几首诗备用。
其中一首,就是以月为题,他自认为这首作品意境、辞藻俱佳,足以技压群雄。
再瞧那叶长安,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一边写作,一边还在悠闲喝茶。
哼!
死舔狗,一会一定要让你在长公主面前丢大脸。
于承麟心里狠狠地想到。
时间流逝,陆续有人完成自己的作品。
香即将燃尽。
长公主萧玉衡微微颔首:“时辰已到,请诸位评判品评。”
几位文坛巨擘和德高望重的老翰林作为评判,开始逐一审阅、品评收上来的词作。
评判过程并非当场诵读,而是由评判们低声交流、品鉴,再选出佳作诵读并点
只见翰林李文翰拿起一份词稿,微微颔首,朗声诵读道:“桂魄初生秋露冷,霓裳欲舞广寒台。清辉若解离人恨,莫向天涯照酒杯。”
诵读完毕后,李文瀚点评道:“此词气象开阔,用词典雅,意境清冷,颇有气象。作者为江南士子张茂才。”
众人纷纷点头称赞:“好!不愧是江南才子!”
“意境清冷,确有离愁。”
那位张举子激动地起身致谢。
一位文坛巨擘拿起一份诗词,眉头微蹙,但还是诵读出来:“一轮飞镜出瑶台,照彻乾坤宝鉴开。兔捣玄霜空有影,蟾吞玉露竟无才。吴刚伐桂徒劳斧,姮娥偷丹悔入怀。千古盈亏徒自问,清光依旧满蓬莱。”
诵读完,这位文坛巨擘微微摇头道:“此词堆砌典故,立意陈旧,情感空洞,斧凿痕迹过重。作者为翰林院编修赵文博。”
那位赵编修脸色涨红,讪讪低头。
众人窃窃私语,有人摇头,有人偷笑。
这时候一位老翰林也拿起一份诗词,虽然只看了一眼,便忍不住地摇头苦笑,最后还是念了出来:“月亮像个大烧饼,挂在天上亮晶晶。我想把它摘下来,可惜没有长竹竿。烧饼要是能吃到,肚子一定饱又圆。可惜只能干瞪眼,饿得口水流不停。”
刚念两句,全场已是哄堂大笑!
老翰林无奈道:“此作……嗯,通俗易懂,童心未泯,作者乃忠勇伯府三公子李思远。”
这位老翰林也不想得罪忠勇伯,只能夸他童心未泯了。
不过李思远似乎以为老翰林在夸他,连忙站了起来拱手称谢。
这时于承麟也笑得前仰后翻,指着李思远道:“哈哈哈!李思远离这个大傻子!你这诗……真是绝了!哈哈哈!”
这时李文翰又拿起了份诗词,看过一眼后,眼中露出了一丝赞许,然后朗声诵读道:“冰轮出海峤,辗上碧云端。素影分金阙,清辉满玉栏。光摇星斗动,魄浸水精寒。欲借仙人斧,斫来作镜看!”
诵读完毕后,李文翰笑着点评道:“此诗立意新颖,想象奇特,辞藻华丽,尤其‘光摇星斗动,魄浸水精寒’一联,颇具动感与寒意,堪称佳句。作者为……”
李文翰看了看落款之人姓名,似乎有些意想不到,“作者乃是梁国公世子于承麟!”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