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摄像机是昨天炸掉小鬼子步兵大队时缴获的。
是一款现代用的超高清摄像设备,专门用来拍摄高质量影像的那种。
陈川早就想着拍下打击敌人的场面了,不管是后期洗成照片还是做成纪录片,都能作为很好的宣传材料。
也是宝贵的历史记录。
重藤支队此刻也重新出发了,陈川躲在战壕里,转动着镜头,远远地就捕捉到了正在过桥的重藤支队画面。
接着他把镜头拉近,十公里外的场景都清晰可见。
密密麻麻的敌人队伍,走过由许多木桩搭起的简易桥面,打头的是齐整的步兵部队。
最少一个联队的人马,而重藤支队一共编有两个满编标准联队。
两个主力联队加上后勤补给队伍,总共人数差不多有八千。
就在第一梯队过桥的同时,后方跟着一大群卡车车队。
车上堆满了弹药箱,后面还挂着各式火炮装备。
有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甚至还有更大威力的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弹炮。
在运输车中间,夹杂着不少驮马,有些马背上的载具居然是九二式步兵炮或山炮。
更有车辆拖着一百零五毫米的大威力山炮缓慢前进。
若不是陈川手上早已有更强力配置,单看这群日军火力装备就要羡慕得流口水。
因为在这个年代,种花家军队使用的武器水平确实偏低了些。
魔都会战时,聚集了超过七十万士兵,但加起来所有火炮数量也不过才区区上千门,并且只配备了一个旅级别的重炮支援部队。
不论射程还是杀伤范围,与日本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当然,土佬军虽有几个还算优良的重型炮团,但也就那几十门口径大的家伙,无法根本性逆转劣势。
再说他们并不是没坦克,只是根本不懂如何让步兵与坦克配合作战,常常使装甲力量孤立无援面对敌方步兵,毫无协同可言。
在整体战术层面,确实比不过小鬼子的组织能力。
对这些现实情况,陈川内心清楚承认:哪怕现在拥有系统的特殊帮助,也没办法彻底去改变大环境局面。
就像修建万里长城一样,绝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即使自己身为系统携带者也只是为抗战大局尽些微薄之力罢了,在历史洪流前能扭转的方向极为有限。
除非他能拥兵数十万以上,否则等局势发展到那时,估计敌方早已拿下六朝古城南京城。
摄像机继续运转,在他操控下,焦点牢牢盯住日军行进队伍中段部分。
此时先头的一个日军步兵联队,已经走出埋藏地雷的安全区域范围外。
陈川并未选择在此处引爆地雷清除这支先锋小股部队。
原因就在于,真正关键的目标其实是紧跟后面的那两个火炮部队联队组成的核心目标。
而还有一个步兵大队与其他支援单位都被布置在最后侧。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