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敦亲王福晋的脸上却也满是诧异。这等大事,她们这些宫外的,竟是半点都不知道。
而甄嬛瞧着她的表情,眼神也跟着悄悄闪了闪,表情做不了假,看来她忠孝仁义的美名是被有心人给拦下了。
也还好今日这敦亲王福晋来了,不然自己当初的那番牺牲,怕是就要做了无用功。
这怎么能行?自己豁出身子做了这等大事,本就是要让“忠孝”的名声传出去。
皇后既然喝了她的血,却捂着不让人知道,难道是怕自己借这名声踩着她往上爬?当真是个小人!
而甄嬛能想到的,这敦亲王福晋自然也能琢磨透。别小瞧内宅宅斗,论起阴私手段,有时比后宫争斗更不留余地。
更何况莞贵人把献血的事说得这般细致,用意也是再明显不过。
即便换做是她,若不是有所图,又怎会乐意自献鲜血、去捧皇后的“臭脚”?
能做出这般舍身的事,也定然是奔着实打实的好处去的。
可看眼下这情形,莞贵人的这步棋怕是没能走通,想来也是半道被人给拦了下来。
但是敦亲王福晋倒也没笑话她——毕竟是身在这深宅宫廷,谁不是为了前程算计?这点心思,她可是太懂了。
自救嘛,不寒碜。更何况在这宫里,能主动想着自救,而非坐以待毙,早就比那些只知等着命运安排的人强多了。
相比之下,她还更愿意同这种有头脑、肯为自己盘算的嫔妃打交道——这样合作起来,才有意思,也才有价值。
“当不得福晋这般夸赞。”甄嬛忙摆手,语气诚恳,
“咱们虽是后宅女子,却也懂‘忠孝’二字的分量。当时皇后那般痛苦,情况又紧急,我也是没办法,才敢兵行险招。
所幸老天保佑,娘娘病情好转,这事才算有了个圆满。”
“何止是圆满?”敦亲王福晋立刻接话,语气里也满是赞叹,
“贵人这行径,不管是论小情还是论大义,都让臣妇打心眼儿里刮目相看,您当真是我等女子的楷模!
要不是您今日亲口说,臣妇怕是到现在都不知道!”敦亲王福晋话里带着点惋惜,
“只是,贵人也太藏拙了些,这等舍身尽忠的大事,本就该歌颂出去,不说人尽皆知,也该让美名传扬才是!”
甄嬛一听,立刻伸手拦了拦,神情分外认真地对她说道:“福晋千万别!若有人为我传出这事,怕会被有心人曲解,
说我是挟恩图报。而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本是件求个心安的事,到最后落得里外不是人,那就不美了。”
敦亲王福晋刚听这话时,心里还犯着嘀咕:既然不让传,方才又特意把这事儿说与自己听,图什么?
可略一琢磨,她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莞贵人这哪是不想让这事传出去,而是不想让她“刻意”去传。
若自己上赶着四处吆喝,反倒显得刻意,更容易得罪封锁消息的幕后之人,而莞贵人也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说闲话;
可若是她今日听了,回头在合适的场合“无意”提一嘴,那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样既传了消息,又显得全是顺理成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