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并不介意再多杀几只鸡儆猴。
大汉并不享受战争,大汉从来不惧怕战争。
因为多了莫大的国土,刘禅只能在诸葛城又坐镇了两年多。
编户齐民,派遣扫盲学者,三令三策的具体推行。
这些工作大汉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从原本西域所在城邦,成长起来的这些少年。
他们已经是大汉的坚定拥护者了。
在刘禅坐镇诸葛城的这几年,
整个大汉并没有只做西域征战这一件事。
身毒全境,已经纳入了大汉的有效统治。
随着铁路的贯通,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
身毒北部这片平原,已经开垦成肥沃的土地。
这里已经成为继东南诸地又一个产粮大郡。
随着三季稻,葵花籽,南瓜,玉米等良种的推广,
让百姓吃饱饭,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
倭国几个岛屿已经设立成樱花郡,
主要矿产,桑蚕,渔业等,由大汉移民进行开发。
这里也成为目前东线的地理疆域。
北海周围主要还是一些木材矿产的加工,
这里是驻守的北疆,赵广已经依托北海的基地,向北探索到了极点。
在那个极冷之地,留下了一块大汉的石碑。
不过确实太冷了,现在没有开发的意义。
不过辽东全境已经开发成新的产粮区。
刘禅怎么会把这片产粮区给忘记?
姜维正式接任丞相一职,有丞相府以及参谋团队辅助,干得相当不错。
刘祚太子监国,刘泰主持商路。
在成熟的考核以及人才选拔制度内,
百姓安居乐业,各项政策推行都很顺利。
刘祚已经干得像模像样了,
他不需要像刘禅这样御驾亲征。
能打的仗,刘禅已经打的差不多了。
他按照刘禅的虚君设置,
有姜维和整个丞相府参谋团队辅佐。
他就算想胡作非为,也有各项制度制约在。
刘祚问过刘禅,如何做好一个皇帝。
刘禅给他的回答还是脱胎于中庸之道。
不左不右,万事不行极端。
秉持中正,国策律法杜绝任何形成世家门阀的条件。
让能者上,庸者下,
给百姓阶级流通的机会,让有才能的人在正确的位置上。
不给任何人垄断财富,权力的机会。
能把这个坚持下去,就是一个不错的好皇帝了。
至于将来怎样,就不是刘禅可以操心的了。
他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三令三策,民生八藏这些无形的思想国界。
就算后代陷入了沉沦,有现在大汉强盛的例子在,
相信会出现拨乱反正,重整山河的勇士的。
不论姓甚名谁,他一定是汉人。
国内主要产粮区,已经实现了每乡有水库,
每村有水塘,村村有深井的基础水利设施建设。
黄河河道的清淤和河道修缮已经进行了三次。
为了应对长江的水患,在不具备修建大型水库条件下,
采用了几个营造科少年的想法,将长江沿线多个湖泊进行拓宽加深改造。
以这些大型蓄水池,用来应对长江的泛滥。
而最为重要的铁路主线,在国内已经形成了闭环。
北至北海,南至交趾身毒以及东南诸岛,
东至胶东高句丽郡,
西至厄尔布尔士山脉的庞大铁路网已经形成。
依托铁路网,大汉驻军主要在北方,西方两个方向。
东南方向已经在建造纯钢铁大船。
舰队,会守护东南方向的海疆。
而军队,预备役,退役士卒三道防线,是刘禅留给大汉的军事国界。
不穷兵黩武,也不马放南山。
不偏不倚,是为中庸。
自此,刘禅向诸葛丞相承诺的,以山海为大汉疆域边界,已经圆满完成。
相信后人会感谢他的。
他给后人减少了非常多的麻烦。
他想出去走走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