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现在处于险境的是我女儿
信州
城内张灯结彩,爆竹声自城东蜿蜒至城西,数十座戏台拔地而起,杂技班子的精彩表演引得百姓驻足围观。
翊王府内也挂满了绛红灯笼,府里的人们欢庆元日的到来。
自从被抓入黑山堡后,盛才捷以为她这辈子都没机会再回到王府了。没想到数月过去,她又回到这座雕梁画栋的府邸,却并不是以翊王妃的身份。
她站在王府的大门前,看着连烁和秋峻将翊王府的牌匾拆下来,换上刻有“神武”二字的崭新牌匾,并挂上喜庆的红色绸缎和灯笼。
“盛大姐,你看我们挂的正不正,歪了没?”秋峻唤醒发呆的盛才捷,示意她帮忙检查两个灯笼是否对齐。
盛才捷回过神来,后退几步端详门上的灯笼:“连烁那边的矮了点。”
“现在怎么样?”连烁闻言稍微调整了绳子的长短。
“我正在看。”盛才捷又指挥两人调整了几个地方,直至牌匾、灯笼和绸布都达到完全对称的状态。
眼看两人要爬下梯子,盛才捷主动上前接过两人手中的杂物,扶着连烁那边的梯子,让她小心点。
秋峻是黑山堡里摔打出来的英豪,武艺了得,轻松一跃便落地,无需人扶梯子。
她捡起刚才丢下来的旧牌匾,往府里走:“我去把这牌匾劈开当柴火烧,你们把梯子放回后院就歇着吧。”
连烁应了一声,爬下来后扛起梯子。无需她提醒,盛才捷已主动扛起梯子朝后院走去。
“你都快五十的人了,怎么越老越有劲?我记得你以前连柴都劈不动,现在都能扛着梯子健步如飞了。”连烁急忙追上盛才捷,调侃道。
盛才捷和连烁以前都生活在这座王府里,作为翊王府的王妃和侍妾,她们很少做体力活,尤其是盛才捷,根本没有做过任何粗活。
以前逢年过节,盛才捷只需吩咐下去,府中仆役自会布置妥当。哪像如今,既要检查灯笼挂得是否周正,还要收拾杂物、搬运梯子。
重回故地,连烁忍不住将以前的翊王妃和现在的盛才捷作对比。她这番调侃也是想看看盛才捷会不会抱怨现在的辛苦,怀念以前有虏隶使唤的日子?
盛才捷可是年近半百的人精,岂能听不出连烁话里的试探。
她白了连烁一眼,哼道:“信不信我还有力气给你两脚?”
连烁就喜欢和盛才捷拌嘴,她摇头晃脑地模仿以前的盛才捷:“满嘴粗鄙之言,真是有辱斯文。”
盛才捷脚步一顿,转身正视连烁。
二人肩上皆扛着梯子,她这一转身,梯子随之转动,连烁忙后退,险些被梯角扫到。
“我戳你个爷头,老娘就满嘴粗鄙怎么了***骟*爹*屌*****”
盛才捷在黑山堡里教导上了年纪的姨婆们读书认字,那些姨婆们颇有阅历,个个都是骂人的好手。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姨婆们跟着盛才捷学会了认字,盛才捷也从姨婆们身上学会了骂人的一百零八式。
不愧是簪缨世家出身的才子,盛才捷不仅能记下姨婆们骂人的原话,更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短短数月就骂遍黑山堡无敌手,就连和她同住一屋的洁癖刘阿婆有时都要避其锋芒。
连烁回怼了两句,被骂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好认输:“停停停,我错了,不和你绕弯子了。”
盛才捷骂完后顿觉身心畅快,连烁祖宗十八代那点男亲戚都不够她发挥的,她笑着说:“早这样多好,有话直说。”
“就是你女儿的事。”连烁走到盛才捷身边,边走边说,“上个月,京城神武军的三位将军来信,想让你说服景阳郡主投效神武军,到时候里应外合收服井招郡。这事儿你咋想的?”
提及女儿景阳,盛才捷敛了笑意。这数月来,黑山堡并未限制她和女儿的书信往来,她也很识趣地从不在信中提及自己被迫落草为寇的事情。
对女儿,她向来是报喜不报忧,女儿亦是如此给她回信的。直到老男帝和新男帝先后死于刺杀,神武军占据京城,她们俩才捅开那层窗户纸。
江山易主,京中的萧氏宗亲几被屠尽,年关一过,天下便要乱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