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回了于莉的娘家那边,具体如何,院里人也说不清楚。
只剩下三大妈杨瑞华一个人,守着那间空荡荡的房子,靠着街道办给的一点补助勉强度日,人也变得有些痴痴傻傻,见了人也不怎么说话。
刘海忠倒是抖了起来,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巡查小组长,但在院里俨然一副领导派头,走路都恨不得横着走。
整天把“李厂长指示”、“厂里决定”挂在嘴边,对院里的邻居们指手画脚,可惜没几个人真买他的账。
二大妈也跟着水涨船高,在院里说话声音都大了不少。
傻柱和赵秀兰的小日子过得倒是不错,傻柱依旧是食堂的主任,两人勤勤恳恳,小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算安稳。
------------
港岛那边,老黑负责的安保公司已经彻底走上了正轨,不仅完美地处理了彭万里地产项目上的所有麻烦,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其他几家华资地产公司,在港岛真正站稳了脚跟,名声甚至盖过了许多老牌社团。
而常威则借着彭万里的东风,在地产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他们联手成立的地产公司,利用彭万里的人脉和常威超前的眼光,又低价吃进了好几块未来极具潜力的地皮,其中就包括太古仓附近的一些旧楼和土地。
另外在年初,常威成立了“寰宇控股”集团,将个人名下的地产、股票投资等业务整合到一起。
寰宇控股一经问世,就吸引了全港的注意,实在是常威这些年在港岛股市上疯狂买进,吸引了一大波的关注。
现在港岛炒股已经进入了癫狂的状态:
工人不再上生产线,围在一起看股价。
司机把车停在交易所外,自己进去炒股。
家庭主妇把买菜钱变成炒股本,菜市场都在讨论股票。
大学生、中学生也开户入市,课堂空空如也。
整个城市正常运转的齿轮,几乎被股市这台抽水机吸停了。
因为钱来得太容易,人们挥金如土。
午餐时间,写字楼职员们不再吃盒饭,而是成群结队去酒楼吃鱼翅汤泡饭。
下午茶,则用鲍鱼煲粥来慰藉因炒股而兴奋的神经。
而让他们疯狂的原因很简单,股市太赚钱了。
拿恒生指数为例,1967年低点为58.61点,到了1971年年底为341.36点,四年时间涨了5倍,很惊人了吧?!
但到了今年,更夸张的来了,从一月到现在恒生指数已经突破700点,并且还在不断升高。
港岛市民们当掉首饰、手表、甚至房产,将资金投入股市。
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贷款业务激增,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市场。
上市公司管理层、交易所职员、财经记者……几乎所有人都在利用信息优势为自己牟利。
港岛每日的交量从平日几千万,猛增至每日数亿港元,高峰时甚至接近十亿。
这个数字在后世看来很小,但在当时那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