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贺余春> 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乱(1 / 2)

任安远远望见盛霖聪的仪仗,立即整了整衣冠,快步上前。他深深一揖,几乎要将腰弯到地上,姿态谦卑得近乎卑微。虽说首辅之位本与亲王相当,但如今局势已大不相同——盛霖聪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其威势甚至隐隐凌驾于皇帝之上。

盛霖聪高踞骏马之上,玄色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微微垂眸,冷峻的目光落在任安手捧的明黄圣旨上,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你就是新任首辅?”

任安保持着躬身的姿势,声音恭敬得近乎战栗:“回王爷,微臣承蒙陛下错爱,暂领首辅之职。”

“好一个暂领,是皇帝派你来迎本王的?”盛霖聪语气平淡,却让任安后背沁出一层冷汗。

“正是,王爷。”

盛霖聪忽然冷笑一声:“圣旨就不必宣读了。”他略一抬手,身旁的贺焰立即翻身下马,铁甲铿锵作响,大步走到任安面前,毫不客气地夺过圣旨。

“本王尚有要事,明日自会入宫面圣。”话音未落,盛霖聪已催动战马,径直从任安身侧掠过,卷起一阵尘土。任安僵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却连大气都不敢出。

当日,盛霖聪就派兵接管了京都各处要隘。消息传开,百姓蜂拥而至,街道两旁挤得水泄不通。不知是谁在人群中高喊:“王爷,咱们京都要分地了吗?”

盛霖聪勒住缰绳,在万众瞩目下朗声笑道:“京都的百姓也是大盛子民,这是自然!”顿时,整条街道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此起彼伏的“周王千岁”声响彻云霄。

行至首辅府邸,盛霖聪远远望见黄征已候在门前。他立即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拱手:“见过首辅大人!”

黄征捋须而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哈哈哈!王爷折煞老朽了,如今老朽不过一介布衣。”

“请。”盛霖聪亲自搀扶黄征入府,身后兵甲整齐列队,铁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

皇宫御书房。

暮色沉沉,鎏金宫灯在御书房内投下摇曳的光影。安泰帝端坐在龙纹御案后,听完任安的奏报,面色骤然阴沉如铁。他指节发白,青筋如虬龙般在手背暴起,案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

“下去吧!朕要一个人静静。”安泰帝猛地挥袖,明黄龙袍在烛光下划过一道凌厉的弧度。待殿门重重闭合,他仰首望向藻井,九龙盘踞的殿顶在阴影中仿佛要压将下来。“赶走了豺狼又来了虎豹......”帝王喉间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在空荡的殿堂里回荡。

首辅府书房。

与此同时,黄府书房内却是一片暖意。六盏青铜连枝灯将室内照得通明,紫檀木棋盘上黑白交错,一局残局正待续弈。盛霖聪执黑子沉吟片刻,白玉棋子在他修长的指间翻转,最终“嗒”的一声落在星位。

“不曾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与殿下对弈啊!实乃幸事。”黄征抚着银须感叹,眼角皱纹里藏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他身着靛青家常袍,腰间只系一条素色玉带,倒比朝堂上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儒雅。

“黄老言重了。”盛霖聪唇角微扬,烛光在他深邃的眉眼间跳跃,“想下棋我随时恭候。”

棋盘上战局渐酣,黄征忽然话锋一转:“王爷接下来有何打算?老朽听闻,今日王爷在朱雀大街宣称要在京都分地?”他落子的手稳如磐石,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

“正是。”盛霖聪端起雨过天青色的瓷盏,茶汤映着他沉静的面容,“既来京都,总要为百姓多做些实事。”

黄征忽然将手中白子一搁,玉石相击之声清脆悦耳:“除赵、魏、楚、豫四州外,大盛尚有数州之地。那些百姓,可也盼着王爷的雨露恩泽啊。”他抬手指向墙上悬挂的大盛疆域图,羊皮卷上朱砂勾勒的疆界在灯下鲜艳如血。

“黄老觉得......”盛霖聪忽然直视老者双眼,“当今圣上如何?”

“中庸之姿。”黄征毫不避讳,枯瘦的手指划过棋盘纹路,“不及先帝雷霆手段,更不如......\"他突然抬首,浑浊的眼中迸发出惊人的锐光,“殿下。”

盛霖聪执棋的手悬在半空。窗外一阵风过,吹得烛火剧烈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

“我?治理云州已让我殚精竭虑,何况......\"他轻笑摇头,玉冠上的明珠随之轻颤,“这锦绣河山。”

黄征忽然倾身向前,棋盘上顿时投下一片阴影:“王爷可曾想过,若不更进一步,他日政令如何延续?”他手指重重点在“天元”之位,“今日之势如烈火烹油,可待风头过去,那些蛰伏的世家大族......”老人冷笑一声,“只怕要变本加厉地讨回来,到时苦的还是百姓。”

盛霖聪凝视棋盘,黑子白子此刻竟如千军万马在他眼前厮杀。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玉。窗外更鼓声声,像是催征的战鼓,一声声敲在心上。

黎明时分,天色尚暗,皇城内外笼罩着一层薄雾。盛霖聪身着玄铁重甲,甲片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寒芒,腰间悬着龙纹宝剑,步履沉稳地踏入宫门。禁军侍卫见他披甲而来,纷纷低头行礼。他的身影在朱红宫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肃杀,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刃,直指朝堂。

当日,任安被罢免首辅,黄征重新出任首辅。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此刻却无半分暮气,反而目光如炬,步履生风。

短短数日,朝堂风云变色。黄征一改往日温和,以铁腕手段整肃吏治。一批批尸位素餐的官员被革职查办,贪腐者下狱,无能者罢黜。接着,黄征边颁布新政,新政内容与盛霖聪在云州所推行的无异。

三日后,盛霖聪立于校场高台,身披战甲,身后旌旗猎猎,宣布出兵讨贼。十万精锐列阵待命,刀枪如林,铁甲映日,兵锋直指各地藩王。

秋风猎猎,旌旗翻卷如浪。

黄征身着紫袍玉带,立于百官之首,银发在风中微微拂动,目光深邃而坚定。他身后,文武群臣分列两侧,鸦雀无声,唯有风声掠过旷野,卷起尘土飞扬。远处,盛霖聪的大军已列阵完毕,铁甲森然,刀戟如林,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盛霖聪策马而来,玄甲映着晨光,腰间佩剑轻晃,发出低沉的金属鸣响。他勒马停于黄征面前,翻身下马,甲胄铿锵作响。

“殿下。”黄征拱手,声音沉稳而有力。

盛霖聪伸手扶住他的手臂,笑道:“首辅,朝堂之事,就拜托你了。”

黄征深深看了他一眼,苍老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随即郑重颔首:“老朽必不负殿下所托。”他顿了顿,忽然后退一步,长揖及地,高声道:“——祝殿下早日凯旋!”

他这一拜,身后百官齐齐躬身,声震四野:“——祝殿下早日凯旋!”

盛霖聪目光扫过众人,唇角微扬,翻身上马。他勒转马头,面向大军,猛地拔出佩剑,剑锋直指苍穹,厉声喝道:“——出征!”

战鼓骤起,号角长鸣。

铁骑如洪流般涌动,大地震颤,尘土飞扬。盛霖聪的身影渐渐远去,最终化作天边的一道黑线。

黄征仍站在原地,久久未动。秋风掠过,吹动他的衣袍,也吹散了那远去的马蹄声。

良久,他才缓缓转身,对百官沉声道:“回朝。”

此一去,天下将变。

烽火连天,狼烟四起。当盛霖聪率领铁血之师行至豫州境内时,一骑快马冲破晨雾,带来惊天战报——齐王盛霖武竟举全州之兵南下,十万大军已兵临云州城下!

“全军听令!”盛霖聪猛地勒住战马,玄铁战甲在朝阳下泛着森冷寒光。他剑眉紧蹙,手中马鞭直指北方:“即刻调转方向,全速驰援云州!”

战鼓震天,铁蹄如雷。云州精锐昼夜兼程,所过之处尘土飞扬。令人意外的是,当大军踏入齐州境内,各城守将竟纷纷开城献降。原来齐王为攻打云州已抽调各城精锐,留守将士早闻盛霖聪威名,此刻见玄甲铁骑如潮水般涌来,无不望风归顺。

不过旬日,齐州半数疆土已尽归盛霖聪麾下。就在大军逼近齐州城时,又一匹快马飞驰而来:“报——!云州大捷!齐王亲临城下督战,被守城火炮当场轰杀,尸骨无存!齐军瞬间大败。”

盛霖聪闻言,紧绷多日的面容终于舒展。他仰天长笑,笑声中既有欣慰,又带着几分凌厉:“好!传令三军,不必回师,拿下齐州城,即刻北上!”

铁骑所指,所向披靡。韩州、燕州相继陷落,韩王盛霖昂被生擒于王府后院,燕王盛霖思更是在逃亡途中被截获。

捷报传至京都时,满朝文武欢声雷动。唯有龙椅上的安泰帝面如槁木——此刻朝堂上下尽是黄征门生,京都防务早被盛霖聪心腹掌控。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如今不过是个被架空的傀儡,终日只能在深宫中借酒消愁,对着空荡荡的殿宇发出不甘的叹息。

安泰二年夏,烈日炙烤着晋州大地,信城外的原野上,战云密布。

周军阵列森严,铁甲如林,战旗猎猎作响。盛霖聪高踞战马之上,目光冷峻地望向对面晋军的军阵。晋王盛霖宇亲率八万大军,意图在此一举击溃周军,挽回颓势。然而,他未曾料到,这一战将成为他霸业的终章。

火铳轰鸣,炮火焚天

战鼓骤响,周军火铳营率先发难。三千火铳手列阵齐射,硝烟弥漫,铅弹如暴雨般倾泻而出。晋军前排骑兵瞬间人仰马翻,战马嘶鸣,血染黄沙。紧接着,火炮营怒吼震天,数十门重炮齐发,火流星般的炮弹划破长空,狠狠砸入晋军阵中。

“轰——!”

大地震颤,烟尘冲天。晋军阵型被炸得七零八落,尸横遍野。晋军士气瞬间崩溃,六万士卒跪地请降,余者四散奔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