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我靠炼器炼丹在修仙文里C位出道> 第339章 合规创作与楚焰儿の规则框架芭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章 合规创作与楚焰儿の规则框架芭蕾(1 / 2)

系统空间里,楚焰儿像个刚被警察叔叔教育过、手里还捏着新鲜出炉的“规则签证”的小混混,浑身不得劲。那枚融入她规则核心的银色印记,如同一个24小时无休的电子镣铐,时刻散发着“遵纪守法”的冰冷气息,让她那习惯了在规则边缘疯狂试探的“艺术家之魂”感到阵阵窒息。

“禁止在秩序度高于9.5的世界进行非授权艺术表达……”她哭丧着脸,对着虚拟镜子(系统界面反射)里那个仿佛被套上了无形紧身衣的自己,“这不等于是让梵高只能用规定的几种颜色在指定大小的画布上画画吗?!还有什么叫‘非授权’?难道我每次搞创作前,还得先给那个冷冰冰的海关打报告:‘报告长官,我想在韩立的洞府里画个圈圈’?”

她感觉自己刚找到的“规则保险精算师”这条康庄大道,还没走两步,就被立上了一排排“禁止通行”和“限速”的牌子。

“滋…检测到宿主规则活性受到抑制,情绪波动趋于消极。建议:适应新环境,探索‘合规框架’内的创造性表达。”系统适时地发出提示,语气像个心理辅导员。

“合规框架内的创造性表达?”楚焰儿撇撇嘴,“那还能叫艺术吗?那叫……规则填空题!”

她烦躁地打开那份厚厚的《规则行为保证书》和附加条款,打算看看这些“紧箍咒”到底有多紧。看着看着,她那属于“规则艺术家”的、不甘被束缚的本能又开始蠢蠢欲动。

条款虽然多,但并非完全没有空子可钻!

“禁止非授权艺术表达”——意思是“授权”了就可以?

“禁止主动传播超越理解范围的规则概念”——那被动引发共鸣,或者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隐喻”算不算?

“与混沌变量瑞克交互需报备”——报备了就行,又没说不让交互!而且“报备”本身,能不能成为一种行为艺术?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如果无法打破框架,那就在框架上跳舞!把限制本身,变成艺术的一部分!

她要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合规框架下的规则艺术创作”!她要证明,就算戴着镣铐,她楚焰儿也能跳出最惊艳的芭蕾!

第一个实验对象,她选择了秩序度相对较高、且刚刚建立了“保险客户”关系的——《诡秘之主》世界,克莱恩。

再次出现在源堡,楚焰儿能感觉到,那枚规则签证印记微微发亮,似乎在扫描评估此地的秩序度(结果显示:8.7,低于9.5,安全)。而克莱恩(愚者)在她出现的瞬间,灰雾的波动也比以往平缓了一些,似乎……习惯了她这种“持证上岗”的来访方式?

“愚者先生,下午好。”楚焰儿露出一个极其“合规”的、人畜无害的笑容,“本次来访,已在我的规则签证许可范围内。目的:进行‘规则保险客户回访’及‘合规的文化艺术交流’。”

她特意强调了“合规”和“文化交流”这两个词。

克莱恩(愚者)沉默着,但楚焰儿能感觉到他那隐藏在灰雾后的目光充满了“我看你又能整出什么新花样”的意味。

楚焰儿不慌不忙,首先启动了“客户回访”流程。她调用平台数据,确认了克莱恩购买的《源堡信息污染及逻辑错误险》处于有效状态,并且没有出险记录(主要是她自己最近比较老实)。

“保险状态良好,愚者先生。”她一本正经地汇报,像个真正的保险推销员,“为了提升客户体验,我们现推出‘增值服务’——一次免费的‘源堡规则结构优化微咨询’。您是否感兴趣?”

她这是在打擦边球。“咨询”属于服务范畴,不属于“非授权艺术表达”。而且她用的是“优化”,听起来非常正面和合规。

克莱恩似乎犹豫了一下,但“免费”和“优化”这两个词对他这个需要精打细算(无论是金钱还是资源)的贫穷神明来说,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可。”

获得(勉强)同意后,楚焰儿开始了她的“合规创作”。她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引动规则共鸣搞出大动静,而是将自身对“信息”、“隐秘”规则的理解,压缩成极其细微、精准的“规则咨询建议”,通过一种近乎“耳语”的方式,传递给源堡的规则本身。

这些建议包括:

“建议调整信息洪流在第三象限的流速,可提升约0.7%的过滤效率。”(基于她对信息权柄的理解)

“历史孔隙影像存储区的规则结构存在微小冗余,进行如下优化可节省约3%的灵性消耗。”(基于她修复被覆盖影像时的经验)

“灰雾的‘神秘’属性与‘信息’属性的配比,在应对高位格存在窥视时,可尝试向‘信息’侧倾斜0.5个百分点,以增强迷惑性。”(这是她结合自身被观察经验的大胆推测)

这些建议专业、务实,完全符合“优化咨询”的范畴,甚至让克莱恩都暗自点头,觉得颇有见地。源堡的规则在接收到这些细微调整后,确实运转得更加流畅高效了一丝。

然而,楚焰儿的“艺术”就藏在这些看似枯燥的“优化建议”之中!她刻意地将这些建议的“节奏”和“韵律”,与她脑海中一段极其庄严肃穆、充满宗教感的巴洛克风格管风琴音乐的规则结构进行了同频映射!

于是,在克莱恩的感知中,源堡规则在接受这些优化微调时,其过程不再是无声无息,而是伴随着一阵阵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恢弘而神圣的管风琴BGM!这音乐并非干扰,反而与优化过程本身那种严谨、精密的“仪式感”完美契合,仿佛规则本身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充满数学之美的弥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