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坐在御书房的蟠龙椅上,听朱标说完常遇春的儿女也随朱雄英到了应天,指尖在案上轻轻叩了叩,对身旁太监道:“传旨,让常遇春带着他那两个娃娃进宫来瞧瞧。”
太监躬身应了,刚要转身,朱元璋又道:“别摆什么架子,就说朕见见小辈,让他们穿得自在些,别吓着孩子。”
常遇春接到旨意时,正在院里教常宁和常静扎马步。
听了太监的话,他挠了挠头,对两个孩子道:“皇爷叫咱们进宫呢,别怕,就跟去邻居家串门似的。”
常宁攥着衣角,小声问:“皇爷爷……凶不凶呀?”常静也跟着点头,眼里有点怯。
“嗨,皇爷爷最疼小辈了。”常遇春笑着拍了拍他们的背,“走,换身干净衣裳,咱们这就去。”
到了宫门口,早有太监等着引路。穿过一道道红墙,常宁和常静紧紧跟着常遇春,见两边侍卫个个面无表情,大气都不敢出。
直到进了御书房,听见朱元璋哈哈笑出声:“这就是常宁和常静吧?快过来,让朕瞧瞧!”
常宁被常遇春推了推,怯生生往前走了两步,抬头见朱元璋穿着便服,脸上堆着笑,不像想象中那么吓人,才慢慢松开了攥紧的衣角。
常静则盯着朱元璋案上的点心,小声问:“爷爷,那个……能吃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即大笑:“当然能!来人,给娃娃拿点心!”
又拉着两个孩子的手问东问西,得知常宁会背诗,常静会画画,直夸常遇春教得好,御书房里满是笑声。
朱重八瞧着常宁,那眉眼间的模样,竟与常孤雏一般无二。
马皇后听闻常宁与常静到了,也迈步过来。
朱元璋对着常宁、常静道:“小家伙,这便是你们的外祖母。”
常宁与常静忙对着马皇后行礼,口中道:“见过外祖母。”
马皇后脸上堆着笑意,见两个孩子行礼,忙伸手将他们扶了起来,掌心温温的,带着几分慈爱。
她目光在常宁脸上打了个转,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孩儿,瞧着竟与他父亲常孤雏幼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尤其是这眼神,活脱脱一股子机灵劲儿,想来也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
说着,她又转向常静,伸手轻轻拂了拂女孩额前的碎发,眼神里满是赞叹:“倒是这丫头,生得这般标志,眉眼间竟有几分像她母亲赵敏。想当年赵敏姑娘也是个国色天香的人物,风姿绰约,没想到这孩子竟承了她的好样貌,将来定是个不输母亲的美人胚子。”
常宁听着马皇后说自己调皮,忍不住吐了吐舌头,偷偷看了眼身旁的常静,眼里带着几分促狭。
常静则是羞赧地低下头,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小手轻轻绞着衣角,倒有几分母亲赵敏当年的温婉模样。
马皇后见两个孩子这般情态,更是欢喜,拉着他们的小手不肯松开,又细细问了些他们平日里的琐事,听着他们奶声奶气的回答,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一旁的朱元璋瞧着这祖孙和睦的景象,嘴角也噙着几分难得的柔和,心中暗道,常家这两个孩儿,倒真是惹人疼爱的。
朱雄英自也知晓常宁、常静兄妹入宫的消息,从大本堂出来后,便径直往坤宁宫而来。
朱雄英见了常静与常宁,开口便道:“表弟、表妹,你们来啦。”
随后,马皇后便带着朱雄英与常静、常宁,离了御书房。
到了马皇后的寝宫,常宁眼尖,见院子里竟有片菜地,当即开口问道:“外祖母,您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怎的还自己种菜呢?”
常静伸手在常宁腰上掐了一下,低声道:“哥,种菜有何不可?我听父亲说过,当年外祖父与外祖母打天下时,日子苦得很,这便是忆苦思甜呢。”
常宁搓了搓被掐的地方,龇牙道:“疼疼疼!这我怎会不知?咱在辽东时,父亲不也常带咱们去地里忙活么?我只是觉得,外祖母身为皇后,竟还做这种地的活计,有些想不通罢了。”
马皇后拉着三个孩子在廊下坐定,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斑驳一片。她指尖轻轻点着石桌,缓缓开口:“要说当年打天下的趣事,那可多着呢。”
朱雄英往前凑了凑,常宁和常静也瞪大眼睛竖着耳朵。
马皇后笑了笑,继续道:“那会儿你外祖父带兵在外,我在后方照应,身边常跟着几个女兵。有回军里粮紧,我带着人去挖野菜,你外祖父不知从哪儿弄来只野兔子,兴冲冲地拎回来,说要给我补补。”
“结果呢?”常宁忍不住追问,眼里闪着光。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