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第540章 忽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0章 忽悠~~(2 / 2)

“他?”老杨此刻底气十足,不屑地一挥手。

“他算个JB!我压根就没拿正眼瞅过他!他要是老老实实趴在图纸上搞技术,给他个厂长名头又如何?想跟我斗?哼!你小子有这背景,老子今天也扯扯你的虎皮!哈哈哈哈!”

然后老杨又给冶金部一哥打电话,把情况说明了一下,一听熊光明?部长呵呵一笑这是为国家做出过大贡献的小家伙,伊万那些玩意儿可让国家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弯路,部里面也是扬眉吐气了一把!既然一机部有意向,只要他们乐意配合,部里更没意见。

此刻,老杨已经完全不把熊光明当作普通下属看待了,那心态转变之丝滑,俨然将其视为了平等的战略盟友。

下午,熊光明坐着老杨的专车出了厂。据目击者称,陈厂长的钢笔,如果他的手劲再大点,估计当场就得撅折了。

在孙主任简朴却威严的办公室里,熊光明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构想。他指出,目前国内主流是像“东方红-54/75”那样的大型履带拖拉机,这类机械仿制苏联,优点是结构坚固、皮实耐用、不挑油,但缺点也明显:技术相对落后,重量大、油耗高、噪音大、排放差,而且采用预燃室设计,冷启动非常困难,需要用启动棒辅助。

更重要的是,这种为苏联广袤平原设计的重型履带拖拉机,到了中国,尤其是南方水田丘陵地带,明显水土不服。虽然全国出现了大量仿制苏式柴油机的地方厂,但局面混乱,缺乏统一规划和创新。

熊光明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不搞大家伙,而是研发中等功率的柴油发动机,重点瞄准一种大型的、后带车斗的农用三轮机动车。

熊光明比划着:“这种车,特别适合在狭窄的田埂、丘陵地带作业,对路面要求低,机动灵活。别说现在了,就是再过几十年,这玩意儿在广大农村也绝对有市场!等这个平台技术成熟了,咱们再往上堆大马力,直接干多功能农用拖拉机!”

孙主任对熊光明描述的这个“大型三蹦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拿着铅笔在纸上简单勾勒了几下,越看越觉得有门道:“啧,这东西~前面要是再加个轮子,不就成四轮汽车了?后面车斗加个棚,能拉货也能坐人。还能换不同用途的车斗,关键是体型小,小胡同都能钻进去!有点意思!”

但他也指出了核心问题:“想法不错,但咱们现有的发动机体积和功率还是不太匹配。你们这从零到一的第一步,打算怎么走?”

“所以这不就来寻求领导支持了嘛!”熊光明赶紧接话,身子往前凑了凑。

“我们厂别的不敢说,设备绝对过硬!八米花盘的立式机床、半自动研磨机,那都是当年从老毛子那儿弄来的好家伙!工人老师傅的技术也是一流的!现在就缺领头的科研人才和明确的技术方向!”

孙主任沉吟了许久,指节轻轻敲着桌面,显然在权衡。

最后,他抬起头:“这事关系不小,需要上会讨论。不过~~正好洛阳那个拖拉机研究所,内部在一些技术路线上存在分歧,可以协调一部分研究人员过来支援。武汉那边也能调几个骨干。但部里还得派专家组去你们厂实地考察,评估一下是否具备相应的科研和生产条件。”

熊光明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内部有分歧?这不正是撬墙角~~啊不,招揽人才的好机会嘛!只要来一个能统揽全局的大牛,再配上四五个骨干研究员,这摊子就能搭起来!以轧钢厂的设备和技术工人底子,他有信心两年内拿出成品!

他这个农用三蹦子的创意,恰好填补了当时国内农机市场的一个空白,提供了一条差异化的技术路径。

这玩意儿在国外虽然也有过雏形和相关车辆,但没形成气候,毕竟人家不缺便宜好用的汽车,也没咱们这边地形这么复杂。正好可以用来吸引那些在原有体系内感到束缚、渴望新挑战的技术精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