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上的照片与他本人一致,姓名栏用清晰地写着“吉迪恩”,下方标注着“圣萨警局重案组警探”。
“您好,林观潮小姐,我是圣萨警局的警探吉迪恩。”他的声音低沉,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质感,没有丝毫温度,眼神快速扫过她身上的颜料和身后露出来的画架,似乎在快速评估她的身份。
“我们来是想向您了解一些情况。您楼下302室的住户索伦,因涉嫌连环杀人案被警方逮捕,根据调查,您与他有过接触,我们需要向您核实一些信息。”
“连环杀人案?”林观潮心里猛地一沉,握着门把手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她想起之前在新闻里看到的报道:今年圣萨已发生五起连环杀人案,受害者年龄、性别各不相同,作案手法隐蔽,现场几乎没有留下线索,警方只公布了受害者的大致信息,一直没能锁定嫌疑人,连凶手的作案动机都没摸清。
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在楼道里偶尔遇见、总是沉默寡言的邻居,竟然就是凶手?
更让她心惊的是,是脑海里瞬间闪过那个晚上的经历——她和埃拉拉从海上钓鱼回来,在二楼和三楼的转角处遇到的202室邻居,不就是索伦吗?
当时他穿着深色的外套,脸上的胎记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诡异,还问了她一句没头没尾的“她也是你的朋友吗”。
她那个时候就觉得他身上的气息很奇怪,冰冷、压抑,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让她莫名不安。
原来,那天的直觉根本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面对危险时的本能预警。
脑海里瞬间清晰地闪过那个画面:楼道里的声控灯忽明忽暗,索伦站在台阶下,距离她只有一步之遥,身上混合着消毒水和铁锈的气味刺鼻又诡异,他的眼睛像深不见底的黑洞,死死盯着她,仿佛在打量一件“猎物”。
当时她只觉得不适,现在却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后怕。
如果那天罗曼没有在门口等她,如果索伦当时有别的动作,后果不堪设想。
“观潮姐,你别怕!”利瓦伊在一旁突然开口,“警察先生,她这三天都在家画画,一步都没出去过,她什么都不知道的!”
他虽然平时不善言辞,甚至有些社交恐惧,可此刻却下意识地想为观潮说话,往前站了一步,像是想挡在她和警察之间。
吉迪恩看了利瓦伊一眼,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语气依旧平稳:“我们只是例行询问,没有怀疑林小姐的意思,你不用紧张。”
他说完,转向林观潮,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翻开笔记本,笔尖悬在纸面上,“林小姐,您最近有没有在楼道里遇到过索伦?或者听到302室有什么异常的动静?比如奇怪的声响、陌生的气味之类的。”
林观潮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认真回答:“我在前不久的一天晚上遇到过他一次,大概十点左右。我和朋友去海上钓鱼回来,在二楼和三楼的转角处和他迎面遇上。他当时突然问我‘她也是你的朋友吗’,我没听清,追问时他又说‘没什么’。我们对视了大概十几秒,我当时就觉得他身上的气息很不舒服,像是……像是冰冷的金属。至于异常动静,我平时作画时会关窗,还会放轻音乐,没太注意楼下的声音。”
她没有隐瞒,把那天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甚至提到了索伦身上那股混合着消毒水和铁锈的怪异气味。
这些细节或许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却可能成为警方破案的关键。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