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我给秦始皇开直播答题>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李世民2 三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李世民2 三合一(2 / 2)

扶苏心情沉重地点点头,父王您真好!孩儿真想痛哭一场!孩儿好怕辜负您的良苦用心!

画面中,乌泱泱的突厥骑兵踏着飞扬的尘土一路飞驰,

【当然,李世民当皇帝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武德九年,刚登基还不到二十天的他,就面临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万骑兵,抵达长安城外渭水的危险局面,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是战?还是和?】

【隋朝灭亡后,中原大地再次狼烟四起,各个割据势力盘踞,偏居草原一隅的突厥势力趁机猥琐发育,日益壮大,仗着兵强马壮四处劫掠勒索中原,此时,刚经历战争折腾的中原大地民生凋敝,刚解决国内割据势力的大唐元气大伤,长安城只有数万兵力....】

【谁也没想到,恰恰是唐将素日骁勇在外的威名,给了他们一个危而转机的机会!颉利可汗带着大军来到大唐家门口,却疑心城内有名将伏兵,不敢贸然打进长安城…于是,他停军驻扎渭水河畔,派执失思力前去恐吓试探,正是这次试探,让李世民发现颉利可汗的犹豫!他将计就计,当场扣押执失思力,对突厥释放出一个强硬的信号——大唐不怕你,要打随时奉陪!】

【接着,他布下疑兵计,带着六人从容来到渭水河畔单刀赴会,这种气定神闲,伴随着李世民身后的旌旗招展,让颉利可汗疑心愈发浓厚,他确定唐军肯定有埋伏,正等着他进城引君入瓮!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捞点好处赶快走人!最终,李世民以国库金帛,化解了一场可能会导致亡国的兵临城下危机....】(4)

刘彻摇摇头,“唉,城下之盟?说得好听叫化解危机,说得不好听叫卑躬屈膝,还是我厉害些……”

【不战而胜引兵北还,颉利可汗颇为得意——空手就套到大批财物,这种买卖可以再多来几十趟!可惜,他的美梦还没醒,这趟趁虚而入的勒索就迎来李世民三年后发起的铁血复仇——贞观四年,突厥灭国,颉利可汗来到长安为大唐君臣献舞....】

刘邦听到这里不由得热血沸腾,有仇不报非君子!痛快!继而又想到白登之围的耻辱,而自己到现在还没雪耻!可恨!大汉一定要强大!

他一把抓起吕雉的手往内室去,“走!咱们再试试,看看能不能生个李世民那样的!”

吕雉:....老娘虽然也想有个这种儿子,但我还没疯!

刘彻击掌大笑,“这也行?好小子,犯我华夏者,锱铢必报!痛快哈哈哈,诶,你们说,以后朕也让卫青抓匈奴单于来长安跳舞好不好?”

大汉群臣也打开了思路,壮志凌云喊道,“好!”

秦始皇微微颔首,此人能力卓绝,却能顾及大局隐忍不发,更能瞄准时机给对手致命一击....

更可怕的是,他只用三年就把唐朝发展到可以击败强大对手的地步!可惜!

他压下心中满满的遗憾,提醒扶苏,“认真看,多学。”

颇有些迷信的始皇帝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给扶苏改个名字叫嬴世民,沾沾对方的聪慧之气?

他不知道的是,走火入魔的汉文帝已经当场为太子刘启赐了新名——刘世民。

李渊心中升起一股浓浓的自豪感,是我家二郎灭了猖狂的突厥啊!这样看来,好像造反也不算什么大事了……

隋文帝杨坚看着天幕,怔愣半晌,倏然起身拉起独孤伽罗的手,“勇儿跟他比,实在差得太远了!不及李二郎百分之一!走,咱俩再努力一把,争取生个杨世民出来!”

英雄垂暮,后继无人,世间何人能懂这份悲哀!

独孤伽罗拉住他的衣袖,“那延罗,别这样!看到你这样我心疼!既然李渊一家…你不想杀,要不,把广儿喊来揍一揍?”

杨坚这才猛地顿步,捋起衣袖抓起水磨八棱钢鞭,“杨广还没死?很好,赶紧召进宫来!”

【李世民认为,大乱之后必须大治,打天下要用武力的威严残酷,治天下则需文治的柔和温情!武德九年,有大臣建议用重典酷法禁止犯罪现象,李世民却反问他,若非赋税繁重,官吏贪污,百姓饥寒交迫,谁愿意丢弃礼义廉耻铤而走险?朝廷应该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倒因为果,按重罪处罚百姓...】

【他给出一个有诚意的答复——以身作则力行节俭,全国上下摒弃奢侈耗费,天子官吏与百姓共渡难关;合并州县,裁减冗余官员;轻徭薄赋,取消潼关以东商业繁华之地商业税;由各州县为无财力娶妻的成年男子置办聘礼....】(5)

【同时,李世民命房玄龄等人重修法律,废除绞刑,用十年时间制出《贞观律》,唐朝许多制度源自隋朝,但把这些制度从改进创新到落地实施,却是在李世民手上完成的。他认为,一个人精力再充沛,智慧再高明,也总有出错的时候,君主和权臣若把权力独揽一身,日积月累之下,小错足以酿成大祸...】

【所以,李世民采t取‘委员制’的集体相权,分散丞相的权力,并设政事堂划定君权范围,让各部门互相牵制约束,而天子的各种诏令,需各部门反复磋商研讨才能发布施行....比如,李世民又回下了一道诏令,征集十八岁以下身强力壮的男子当兵,当这道诏令到达门下省五品官职的魏征手上时,却被毫不留情的驳回了...】

【而李世民从操纵万人生死的古代君王,转变为法治达人,也是循序渐进过程的...比如贞观元年正月,他针对有人伪造为国捐躯烈士的后人身份、冒领朝廷恩荫加官进爵一事,下了一道敕令,勒令造假者主动自首,否则被查出后一律死刑。】

【敕令发布后,一个叫柳雄的人顶风作案被抓,案件移交到大理寺后,由大理寺少卿戴胄负责判决,戴胄无视李世民的敕令,按律法判决为‘按法流放’——然后,这对君臣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李世民认为君无戏言,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言而有信,戴胄则坚持认为,君王的敕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国家的法律却是布大信于天下人的长久之策!如果为了君王威严损害法律权威,乃是因小失大...】

【李世民当场夸赞戴胄‘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这就是贞观君臣,他们敢在朝堂跟天子以理辩论,也能在宴席与君王言笑晏晏。顺便说一句,大唐也是最后一个君王召见丞相,会与之坐而论道并赐茶的封.建王朝。】

贞观众臣纷纷露出矜持的微笑,我们眼光好,我们运气好,我们陛下好,我们骄傲了吗?当然,很骄傲!

刘恒看得眼泪汪汪,激动地发下一条弹幕,

【汉文帝刘恒:这好孩子,是朕做梦都想要的儿子啊!】

【隋文帝杨坚:嗐,跟谁不想要似的!】

【宋太宗赵光义:嘿嘿,我不跟大大们抢,唐太宗当我爹也行...】

【宋TAI祖赵匡胤:?老二,你怎么当上皇帝了?还满世界乱认爹?丢不丢人!】

【宋太宗赵光义:你是?哦,那个,我还有事,先忙去了,再见!】

赵匡胤一脸阴沉擡起头,对跪在地上瑟瑟打抖的赵光义冷笑,“老二,来,解释一下?”

赵光义暗暗把那个“龟孙子自己”骂得狗血淋头,敲你吗!皇位你坐了,锅让我来背!

他举起手就发毒誓,“哥!你听我解释啊哥!那个赵光义肯定是后世割据政权跟我同名的赝品!我从小对哥一片孺慕之心,你还不知道吗?我对天发誓,此生如有谋逆之心,就让我被驴踢死!”

反正老子如今大富大贵,根本没机会见到驴!

赵匡胤目光沉沉盯他看了半晌,“行吧,谅你这小子也不敢反!”

【秦始皇嬴政:天子诏令一再被大臣驳回,君威何在?】

【唐谏议大夫魏征:始皇帝,你大秦怎么亡的,知道吗?君威不是靠酷法获得的,只有仁德才能征服天下人心!】

【秦相李斯:放肆!敢对我家陛下无礼!】

【唐谏议大夫魏征:李斯,你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吗?】

【秦相李斯:??】

【唐谏议大夫魏征:被你自己蠢死的!】

【秦相李斯:无耻狂徒!有胆就来我大秦一辩高下!】

【唐谏议大夫魏征:你家始皇帝看过卢生从所谓仙山带回那本《录图书》吧?‘亡秦者,胡也’,你猜此胡是哪个胡?不过你们歪打正着,也算做了件好事,呵呵!】

房玄龄忙转身提醒魏征,“你我凡人,切勿泄露天机!”

魏征白了他一眼,“我知道!逗他玩的!”

秦始皇眸光幽深,后世之人,为何提起‘亡秦者胡’一事?朕先前虽已派蒙恬北击匈奴,但大秦不是刘邦灭的吗?莫非,千年后匈奴又会卷土重来?

赵高暗暗把那个多嘴的魏征骂了几十遍——差点打乱我完美的计划,真想把他抓来大秦腰斩!

【秦相李斯:敢问各位,亡我大秦的到底是何人?】

众人秉承着不能当着仙人的面泄露天机的神圣想法,硬是没人敢把这段历史掰碎了跟他讲一讲。

倒是耿直老男孩魏征,给他回复了一个提醒,

【唐谏议大夫魏征:李斯,劝你善良!离赵高那种小人远点,别堕了你法家管子和商君一世英名!】

【齐相管仲:后世之人,与我何干?】

【秦大良造商鞅:鞅愿闻其详!】

【秦相李斯:狂徒!我挖你家祖坟了?竟追着我诋毁!】

【唐谏议大夫魏征:呵呵,再见!】

【明TAI祖朱元璋:啧啧,不识好人心。】

秦始皇看了看李斯和赵高,听那魏征之言,这两人会勾搭在一起做坏事?李斯,不像那种人...

赵高急忙噗通跪下起誓表忠心,在心中疯狂咆哮——魏征,老子想立刻把你抓来腰斩!

画面一转,巍峨的太极宫前,浩浩荡荡跪着一大群各种服饰的异族人,正在齐声山呼,“拜见天可汗!天可汗万岁!”

【而李世民史无前例的另一项成就,则把华夏民族的尊严和自信推到了顶峰!贞观四年三月初三,四方各国部落首领和酋长来到长安,与文武百官一同在太极宫敬奉李世民为天可汗,九天阖闾开天阙,万国衣冠拜冕旒!】

【从此,各国君主统一由天可汗册封,各国军队统一接受天可汗征调,他既是大唐的皇帝,又是四海夷狄诸邦的天下共主,大唐帝国正式以国际首脑的地位屹立于东方的土地上...】

【到贞观二十一年正月,李世民在漠北设立六个羁縻都督府,七个羁縻都督州,范围包括后世蒙古北部中部和俄罗斯南部,同年八月,位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的骨利干部落归附,贞观时期大唐疆域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

万界诸天众君臣,无一人不震撼!后世之人虽然早已从史书中知晓此事,但亲眼从天幕上看到这种恢弘壮观万国来朝的气象,依然令他们心潮澎湃不已!

华夏这片土地——

曾经被四分五裂过,被秦始皇统一了!

曾经被匈奴欺辱过,被汉武帝守护了!

而现在,唐太宗把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璀璨辉煌了!

李世民嘴角上扬,仙人果然无所不知,朕今年正准备办这事!

朱元璋捧着脸低声啜泣起来,“若不是李隆基那混蛋瞎他么折腾,唐太宗开创的贞观治世岂会沦落成乱世?大唐没了!没骨气的赵家人被辽人金人蒙古人打来打去!谁能想到五百年后,曾经最荣耀的唐人后代会被元人当成猪狗对待!爹娘,我苦命的爹娘啊…一天福都没享到,是儿子不孝!】

秦始皇认真看着神画中的大唐疆域版图,原来征服列国后,还能以这种方式来治理他们?打下如此辽阔的土地,万国来朝的盛世……朕亦神往之!

刘彻高兴得腾地从龙椅上蹦起来,“威武!霸气!大丈夫自当如是!”

【唐高宗李治:耶耶真的好威风!稚奴永远爱耶耶!】

【汉高祖刘邦:李世民,够爷们!】

【汉文帝刘恒:世民,不知何时才能与你见面一叙!】

【汉景帝刘世民:刘小猪,好好看看!好好跟你李大哥学学!】

【汉武帝刘彻:李大哥,求指教对匈奴作战技巧!我有良将卫青,破匈奴指日可待!】

【明成祖朱棣:打夷狄,武帝大大有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太宗大大有他自己和李靖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屈突通侯君集张公瑾李绩薛仁贵等等。】

【汉武帝刘彻:哦,好的,感受到了人才凋零的悲伤!】

【明成祖朱棣:呵呵,少杀点,攒攒就多了。】

朱元璋在突然变得悄然无声的诡异气氛中,擡起头来看向大家,茫然道,“怎么了?我老朱就随口哭一哭,大家不必拘束!”

徐达恭谨上前,“皇上,请看您面前的神画!”

朱元璋擡头一看,啥玩意?明成祖朱棣?

他看向躲在朱标身旁的朱棣,皮笑肉不笑地咬牙切齿道,“老四,你也当皇帝了呀?还明成祖,啧啧!敢情老子的大明江山是你这兔崽子打下来的!”

他举起砚台,精准朝朱棣砸去,燕王朱棣闪身避过,哭唧唧扯着朱标的衣袍,“哥,快帮我解释!哥,我没想当皇帝啊,那个t不是我!”

朱标拍拍他的肩,走上来安抚老爹,“爹,别激动!咱回头先弄清楚再说!”

另一个时空,南京皇宫的朱棣盯着小屏幕看了半天,确认皇帝们显示的都是庙号!他心头那个火大啊!

转头劈头盖脸骂太子朱高炽,“你这孩子平时看起来挺机灵的,你老子一死,你脑子就不正常了吗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爹这皇位怎么来的,啊?老子死后不想当什么祖!”

朱高炽想来想去,委屈道,“爹,我觉得自己没那么蠢啊!”

朱棣一想,倒也是!莫非我太能活了,嗝屁的时候把儿子熬没了,孙子直接登基搞的这破庙号?

这孙子不能要,蠢货一个!

刘彻也很郁闷,那个名字怪兮兮的猪小弟是啥意思?我很爱杀大臣吗?难道大汉的良臣贤将是被我杀光的?狗屁!

【李世民作为一个始终清醒而自律的帝王,从武德九年登基到五十二岁去世,终其一生都践行自己的执政理念,成为后世历代帝王的楷模。而后世不喜欢他的人,也只能从他登基前发动玄武门之变、老年“修建”宫殿、推翻魏征功德碑等事情来攻击他,或是捏造贞观之治是假的、他娶了嫂子弟媳岳母等事来抹黑他,而这些,恰恰说明他身为帝王功绩卓越,对方只能从抹黑私德入手,与抹黑秦始皇的手段如出一辙……】

刘邦披衣起来,“你说那后世之人到底咋想的?别说李世民这种模范皇帝了,就说我吧,老子辛辛苦苦拿命打下江山结束乱世当上皇帝,享受一下怎么了?我把偌大一个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了啊,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了啊,他们还想要啥?”

吕雉一脸生无可恋,系上带子下榻穿鞋,“陛下,没准,有人就喜欢在明君身上挑缺点,在昏君身上找优点呢!后世之人的看法,管它作甚?好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反正隔了几千年,又听不见!”

刘邦认真想了想,骤然一惊,“照你这么说,后世……该不会有人把始皇帝骂得一文不值,把胡亥夸得天花乱坠吧?”

吕雉想了想,“难说!兴许还有人夸赵高是忠臣呢!”

刘邦撇了撇嘴,什么狗屁!

他上前笑嘻嘻摸着吕雉的腹部,“不说这糟心事了!还别说,这两天不知咋的,对你旧情复燃了!你聪慧,赶快为我生个李世民出来吧!”

吕雉身子一僵,刘季,你特么有病!

刘彻突然打了个寒战,我的妈!李世民当皇帝当成这样还要被人骂,那老子呢?按我这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性子和晚年做的那些破事,怕不是棺材板都要被他们挖出来骂?那我以后还怎么投胎!过分!

不行,李大哥如此优秀,我不能给他丢脸!改,我改还不行吗?

【汉文帝刘恒:世民勿悲伤!我永远愿意做你的慈父!】

【秦始皇嬴政:世民,朕懂你!】

【汉武帝刘彻:哥,别怕!让他们说吧,反正他们又当不上皇帝!】

历代君臣安慰他的弹幕纷至沓来,李世民泪目了,果然还是同行最懂同行!

【唐太宗李世民:多谢各位兄弟,欢迎来大唐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