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回到我们历史直播间,从刚才的外场采访中,想必聪明的各位,已经猜到本榜单最后一位帝王是何人了...是的,他就是身兼数职的大明战神、瓦刺留学生、叫门天子、大明堡宗——朱祁镇!】
朱祁镇自豪的笑容霎时僵在了脸上,他茫然看向王振,“先生,这是何意?”
王振忙安抚道,“陛下莫慌!您看呐,您虽然上这个榜了,但仙人只为您一人连接了后世采访啊!而且,后世人人对您俱是赞不绝口,老奴想着,定是仙人别出心裁,特意隆重请您压轴出场,来衬托前面那些昏君的无能荒唐!”
朱祁镇顿时恍然大悟,“有道理,方才前面盘点了那么多昏君,但并无一人能得到后世人的赞美,想来确是如此...”
不过他还是有些遗憾叹道,“仙人虽是一番好意,但朕多少觉得上这个榜单有点不得劲....唉,若把朕放到千古一帝的榜单里该多好啊!”
王振忙为他端来一杯茶水,“我的陛下呀,仙人之事咱们可不敢随意置喙啊,您看,她们方才说去后世采什么访,那位仙女眨眼就到了仙境般的后世....可见仙法实在神通广大....”
朱祁镇看着他羡慕的表情,忙安慰道,“朕与先生名为君臣,实际情同父子,今后若有机会,朕定会为先生求来仙药助您长命百岁!”
王振高兴得脸上的肉都在颤抖,他急忙俯身行礼,“我的陛下啊,您有这番心意,老奴死而无憾了!”
画面中,出现一个穿着瓦刺草原服饰的年轻男子,他脸上一派唯我独尊的表情,正高傲地眺望着远方。
朱元璋压着隐隐作痛的心口,凑近左看右看,“这玩意是谁?不是在讲我大明皇帝吗,仙人怎么发个鞑子上来?”
朱棣扔下棍子,凑近屏幕看了半天,突然一把抓过朱高炽看来看去,接着,他不但脸色大变,连声音都变了调,“为何...他有两分像你?这玩意....不会就是那个朱祁镇吧!啊?他堂堂大明天子,为何跑去穿瓦剌人的服饰?”
果然,下一刻,此人脑袋旁出现“明英宗朱祁镇”六个大字,朱元璋整个人都快不好了,“朱祁镇!他是朱祁镇!我老朱家的儿孙,要跑去穿鞑子的衣裳!他失心疯了不成!”
朱棣心中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这是怎么回事?莫非后来大明跟瓦刺握手言和了?但即便如此,大明天子也不至于跑去草原穿瓦刺服饰啊....等等,大明堡宗和叫门天子又是什么意思?
朱祁镇兴高采烈地看了半天这身新奇的打扮,满意喟叹道,“人长得帅就是不一样,穿什么都好看,这身衣袍还是很能衬托朕气质的!”
王振忙拍马屁道,“陛下芝兰玉树,丰神俊朗,穿什么都有一派与神俱来的清贵王者风度,请陛下容老奴斗胆一说啊,普天之下,也就秦皇汉武和唐宗,勉强配与您相提并论了...连TAI祖也远远不能跟您比的!”
朱祁镇急忙用手捂住笑得快崩不住的牙齿,高兴的瓮声瓮气道,“嘿嘿,先生过奖啦,太过奖啦....”
其实,他觉得嬴政刘彻李世民几个换上这身瓦刺服装,还不一定有自己帅呢!
画面中,出现另一个显示“伯颜帖木儿”的异族男子,朱祁镇一看到他,立刻露出亲热的笑容跑来,柔声道,“帖木儿,我正想去找你呢!”
伯颜帖木儿也朝朱祁镇跑去,“小镇子,慢点,别摔着了!我会心疼的!”
朱元璋一看,恶心得差点把隔夜饭吐出来!大臣们急忙低下头,鼻观口口观心,假装什么也没看到....
朱标紧紧蹙着眉头,他甚至已经脑补出,朱祁镇因为爱上一个鞑子....男的,于是抛下祖宗的江山社稷,成了第一个为爱私奔的中原天子,所以才会上了这个榜单?
至于大明战神、叫门天子这些词,全是后人嘲笑他不要江山要丑男的戏谑之言....朱标越想越头大,自家老爹到时怎么受得了这个打击!
朱棣气得在殿中咆哮,我老朱家的子孙,绝不能出现老刘家那种癖好,会被后人反反复复拎出来笑话的!
画面中,朱祁镇和伯颜帖木儿肩并肩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细细碎碎说着些“今天我吃了三块肉”“今天我喝了五杯酒”的家常话....
过一会,伯颜帖木儿开始说起自己的苦恼来,“小镇子,我哥近日多次派人去北京,没想到你家那边的人,立了新君就翻脸不认人了,唉,我们为你的未来忧心得整夜睡不着啊....”
朱祁镇感动得眼泪汪汪道,“谢谢帖木儿和也先太师,你们这些日子以美酒佳人款待我,还屡次派兵去北京为我讨公道....唉,我上一趟为你们亲自叩叫国门失败,实在于心不安,待我日后回去,一定会重重答谢你和太师的!”
朱元璋和朱棣均是一愣,亲自叫国门,哪个国门?
朱祁镇也是一愣,“仙人这是何意?谁立了新君?难道有人想谋权篡位不成?”
王振暗喜,忙把平日得罪自己大臣名字一股脑抛出来,“陛下,定是于谦、张辅....等人有不臣之心,陛下要尽早堤防啊!”
朱祁镇点点头,“哼!朕这趟行军就把他们全喊上,让他们打前阵!”
另一个时空,风尘仆仆巡边回到宫中的朱瞻基,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母亲张太后喊去看神画,接着,就见到神画中出现自家稚儿朱祁镇的名字!
他噌地站起身,“母亲,这...这绝不可能!”
张太后冷静地看着他,“坐下!你慌什么?此乃仙人神迹,你娘眼巴巴守着看了好几日,绝非幻境骗术之言,此榜单上前朝每一位昏君,无一人是被仙人冤枉的!这也说明,这是仙人在预示我大明君主啊....我们先继续往下看。”
朱瞻基只得按下起伏复杂的心情,重新坐了下来,一边担忧儿子是废物会毁了大明江山,一边心疼他心爱的女子会受不了这个打击.t....
【好的,看完这段‘感人至深’的跨国友谊,我们正式进入正题,先来说说朱祁镇这个人,现在流行一种观点,有人说他是一个好人,但这世道,好人当不了好皇帝,事实果真如此吗?】
秦始皇诧异扬起剑眉,朕若做一个心怀天下的好皇帝,莫非是因为朕乃坏人的缘故?
【跟很多童年受尽苦难的皇帝不同,朱祁镇是在万千宠爱中出生成长的,他的父亲是文武双全、开创了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母亲则是朱瞻基最宠爱的妃子,他不但是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还是大明迁都后,第一个在紫禁城出生的皇子,更是大明第一个在父亲登基后降临的皇子,同时,他出生时还是一个胖乎乎的娃娃——这些因素叠加起来,足以让朱瞻基把所有的慈父情深全部寄托他一人身上....】(1)
【朱祁镇出生第五天,朱瞻基下诏大赦天下;第八天,他授意百官上表请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在惯例的推辞和再三上表中,第二十天,也就是宣德二年十二月初二,朱瞻基同意了礼部呈上的册立皇太子仪注,宣布来年二月初六行册封大典;】(2)
【接下来,大明帝国花了两个月筹备这场大典,二月初三,朱瞻基亲自为这个宝贝儿子赐名朱祁镇,有承担宗社之尊、海内之广、民庶之繁的美好寓意....】
【二月初六,朱瞻基在祭拜宗庙天地之后,在朝中重臣的主持陪同下,正式昭告天下,册封这个年仅八十三天的娃娃当了太子——这也是明朝最年轻的太子,甚至,这一天,他还破格让孙贵妃以太子生母的身份,穿礼服在宫中接受内外命妇贺礼....】(3)
【这些还不够,朱瞻基半点不想委屈朱祁镇母子,很快,他以无子为由,逼着生了两个女儿的胡皇后自请‘久病,福薄,别选贤德以位中宫’,三月初一,以‘德义之茂冠于后宫、母以子贵宜正位中宫’,改立孙贵妃做了皇后.....】
朱瞻基有些讪讪的,这种事情仙人怎么也要说出来,怪丢人的....
张太后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唉,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调皮,对女人又拎不清!
【虽然不到一年后,宫中又诞下二皇子朱祁钰,但朱瞻基的满腔父爱并未分出去,他在空闲时间经常抱着朱祁镇亲自教养,问他敢不敢亲自领兵平叛贼?朱祁镇每回都豪气冲天地回答‘敢’,这种胆气,更让朱瞻基对这个宝贝儿子百般疼爱,朱祁镇的每一个生辰日,他都会奖励送礼为太子祝贺的藩国和宗室....】(4)
【朱祁镇七岁时,朱瞻基想到当年祖父朱棣为自己选拔幼军之事,于是在宣德八年二月二十八,命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兵部侍郎王骥等人,选拔十一到二十岁之间的侍卫,‘以备东宫随侍’,这趟折腾半年的选拔,最后选了7112人。】
朱棣冷冷盯着他,老子为你选拔幼军,不是让你把这兔崽子宠上昏君榜单的!
朱祁镇看着往昔画面一幕幕出现,想起模糊的记忆中疼爱自己的父亲,忍不住呜呜痛哭起来。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宣德十年,也就是公元1435年的正月初一,病情恶化的朱瞻基免除了大臣们的正旦超贺礼,仍在苦心为九岁的太子铺路,不但让他在文华殿接受百官朝拜,还在正月初三这天,下了最后一道,交代文武大臣尽心辅佐儿子的诏书,然后,这位活泼调皮又多才多艺的学霸帝王撒手人寰....自此,朱祁镇的人生,也迎来巨变....】
张太后眼前一黑,大喊一声“我的儿啊!”,便晕了过去,朱瞻基忙扶起母亲,一边命人去传太医,一边沉思——宣德十年,我才活了38岁?世界这么美好,我还没玩够呢....
【朱瞻基可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以为这个得到自己全部关注和父爱的孩子,会延续自己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和实干本领,一步步沿着朱棣、朱高炽和他自己三代人的脚步,把大明带到一个更强大的新时代....】
【朱瞻基大概没想到,自家四代明君虎将,代代虎父无犬子,结果到了他最心爱的儿子这里,朱祁镇会宠信宦官欺压忠良,还在心腹宦官的建议下,把北宋二帝北狩和南宋赵构对异族称臣的事,齐刷刷全上演了一遍....】
【朱瞻基更想不到的是,在朱祁镇以一己之力灭了二十万明军,带着瓦刺军队来明朝城墙下叩门的时候,那个从未得到过他关注的皇子朱祁钰,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选贤与能,共度国难....】
朱元璋气得炸毛,一蹦三丈高,“什么?他灭了老子的二十万明军?还给鞑子带路,叩我大明国门?”
朱棣气声音都变调了,“北宋那两个玩意和完颜狗做的破事,他...他全做了?”
朱瞻基眼前一阵金光直冒,还在努力挽尊,“不...不会的,我们的镇儿这么聪慧机敏....”话音未落,他缓缓倒在地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