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我给秦始皇开直播答题>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初相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初相见(2 / 2)

不过暗暗在心头吐槽归吐槽,他们其实害怕自己后背上也突然起一把火,所以下定决心回头要翻翻书,为女儿重新起个好听的名字....

【这个一出生就被父母宠爱的女孩,却在幼年时期就失去了亲生母亲....李清照4岁时,李格非被调去汴京任职,无法照顾幼女,就把她托付给其兄长和父亲照料....6岁,李格非把她接去汴京生活,8岁,他续娶了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按常理来说,寄人篱下、又生活在再婚家庭中的孩子,很容易自卑又懦弱敏感...】(3)

【可实际上,李清照的两位伯母对她很好,她的祖父告老还乡后,对这聪慧可爱的孙女亦非常喜欢,不但安排她和孙子们一起上学堂,还时常亲自教导她知识,这位李老爷子,师从北宋侠义大文豪韩琦,自有一股洒脱的豪气....从李清照诗词中恣意洒脱的少女时光,和她后来借住在李迒家的姐弟感情,说明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过得很快乐,家庭氛围开明而温馨....】

【更难得的是,她能写出婉约欢快的词调,也能写出豪情忧民的诗篇,在17岁那年,她写《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给张耒,总结安史之乱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应该以史为鉴,被当时和后世文人所夸赞....可见,少女时代的清照亦有凌云志,可惜她清楚地知道,在这个世道,女子再有才华、再心怀天下,也无半分入仕的可能....】

很多经常被父母虐待、克扣吃喝的农家女孩子,今日好不容易吃到爹娘满脸堆笑端来的炒鸡蛋、羊肉饼,她们边狼吞虎咽,边羡慕地看着画面中快乐荡秋千的少女,暗暗祈祷,神仙,我也想像李清照一样无忧无虑,请让我再多过几日这样的好日子吧!

画面中,荡累的李清照轻轻跳下秋千,整理着被汗水打湿的罗衫,忽然,李迒领着一年轻男子朝院中走来,她慌得来不及穿鞋,急忙往门口跑,却忍不住回首看去,见到那男子也正看着她,目露惊艳....

画面一转,情窦初开的李清照提笔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4)

李世民赞道,“小女儿情态于词中一览无余,妙哉!对了,大唐为何没人作词?”

天下许多地方的文人细细咂摸着这首词,暗暗赞叹又止不住悄悄心酸,凭什么一个女子比我们还有才气?不公平!

李格非看到这里疑惑道,“咦,这不是赵挺之的三子吗?为夫前几日赴赏文宴刚见过的....”

李清照看了一眼画面中俊秀的男子,却没什么异样的感觉,她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女子不能入仕之事,如果神仙姐姐能让朝廷同意,让女子也入朝为官,该有多好,好期待啊....

另一边,赵挺之看着自家痴痴望着屏幕的儿子,不耐烦地伸手拍了他一下,“明诚,你何时去的李家?”

赵明诚这才回过神来,满脸通红道,“爹,我...我没去过。”

赵挺之瞥了一眼这向来担不上事的儿子,若有所思——眼下官家虽重用新党,但旧党势力根深蒂固,若哪日官家突然改弦易辙,要重启旧党之政,到时我恐会被牵连....

若能趁机与苏轼门生李格非搭上儿女亲家,岂非多了一条后路?反正明诚优柔寡断,半分比不上他两个兄长,也不指望他为我赵氏光宗耀祖了,把他舍出去联姻倒也不错....

这么想着,他又深深看了几眼这个儿子,赵明诚的脸更红了...

他想大声告诉父亲:可我很想去李家!如此才貌双全的女子,若能成为我的妻子,我定会永生永世呵护她!

可他翕动了几下嘴皮,最终什么也没敢说。

接下来的天音,却让他欢喜得仿佛听到了心在开花的声音,

【十八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情投意合的的赵明诚,两人有相同的金石爱好,又有家族庇护,过上了一段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李清照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嫁什么嫁呀,我压根就没见过他,更不可能喜欢他!再说,若我也能入朝谋个一官半职,我才不想十八岁就成亲....

李格非转头看了一眼一脸淡定的女儿,暗暗松了口气,再想到画面中那位清隽的男子,心头十分疑惑——赵挺之是吏部尚书,官职比我高,且素来与我政见不同,更与恩师积怨颇深,他为何会让其子娶照儿?照儿嫁过去能过得好吗?

【可主播觉得,赵明诚根本就配不上李清照!为什么呢?因为这段婚姻的保鲜期实在太短了!世人总会根据几个生活片段,以为李清照婚后经常在撒狗粮,其实又有几人读懂过她婚姻不幸的凄凉呢?后世通常认为,李清照的人生,被家国风雨飘摇划分成泾渭分明的悲欢两段,可谁会想到,她人生悲欢的分水岭根本不是南宋沦陷,而是这段婚姻....】

赵明诚的脸唰一下就白了,仙人为何要说这种话?那位李姑娘若能嫁给我,我一定会万分珍惜她的,跟我成亲怎么会是她的不幸?不,一定是弄错了!

赵挺之不满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儿子,冷哼一声,“配不上?我赵家愿意娶她,是她几世修来的福分!这样吧,过几日就让你娘去李家提亲,你们才子佳人倒是一对。”

赵明诚脸上渐渐恢复了血色,欢喜道,“爹,您说的是真的吗?”

赵挺之点点头,“嗯,明日下值,我先找李格非通通气。”

不过,还是先听听神画究竟怎么说吧,万一李家要倒霉,这亲就不必结了....

他们不知道,听完天幕这句话的李格非又气又心疼,正在谆谆教导李清照,千万不能嫁给赵明诚,长得一看就不靠谱....

李清照边连连点头安慰父亲,边暗暗羡慕贺双卿,在神画中,她最后可是被县老爷请去当私塾教习了!若我也能谋到一份工作该有多好,神仙姐姐说得对,女子得有做事的机会才行...

【在他们婚后第二年,宋徽宗赵佶听信奸臣蔡京之言,将旧党列为元祐党人,列党籍名单17人,李格非赫然在列,被罢免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接着,赵佶又列出上百党籍名单,命人刻于石碑之上,李格非的大名也在碑上....赵佶还下旨,不许涉事罪臣逗留汴京,从哪来滚回哪去,李格非只得携带家眷回章丘老家...】(5)

【此时,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官至尚书左丞,手握重权,李清照心急如焚,劝丈夫去找公公为父亲求情,未果,又亲自上诗求赵挺之,依然得到冷漠的拒绝....雪上加霜的是,第二年赵佶又下旨,命涉事罪臣子女不得跟宗室联姻,也不可以继续在京中居住...李清照只得离开赵家,辗转回章丘投奔亲人,一个高官之子,一个罪臣之女,其实从这时候开始,赵明诚的态度就悄然发生了改变...】(6)

李格非的眸色越发晦暗起来,t我无权苛责你们救我,但你敢背叛我女儿,呵,此生休想见到我家照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