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百岁之后> 第107章 “你得到了什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你得到了什么?”(1 / 2)

第107章“你得到了什么?”

那日于甬道中,在悲愤将胸腔充斥到刺痛、连鼻都不能呼吸的时候,回荡在李见音耳畔的是女子曾经那句“那我做赵高,县主做秦二世如何”。

于是,她不抱希望地哽咽着问了句:“魏国夫人,你那时所言还作数吗。”

*

看到李见音,妇人才终于明白为何褚观音前面会对自己说出那些话来。

次子照即使无她,身为先王之子同样有承袭天下的权力,待她百年之后,照想如何对待自己都可以,可对于李见音而言,要想即位,唯一的可能就是从先太子询那里获得承袭,而连这都需要突破巨大的阻扰。

但是无她这个祖母,连其阿爷都失去正统性。

因为李询是她所亲手立的太子,而非先王所立,倘若李见音想要顺利即位,获得法度、伦理上的公正,那么就必须承认她的存在,她身为帝王的存在。

如此一来,她倒是更放心了。

李见音行至天子卧榻前,循礼擡手一揖。

这是女皇第三次认真地看这个孙女。

第一次是她刚诞下,整个人都是皱巴巴的,只会哭。

第二次是她十二岁,在那座阙楼上,自己猛然发觉她与她阿爷是何其类似,但眼睛中对自己的畏惧是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的。

如今再看,她觉得顺眼了那么一点。

妇人投以审判的目光:“你为何想要做皇帝。”

李见音垂着头,面对这个祖母,终于鼓起勇气反问:“那陛下为何成为帝王。”

女皇朗声一笑,并不忌讳:“芳愚钝,他即位后许多政事皆是吾在处理,政令皆从吾手中出,既然如此,那吾为何不直接做皇帝,直接发布政令,参与决策,为何还要假以天子之名,多此一举。”

李见音直起脊背,不再需要女子在旁也可以直视祖母的眼睛,并且告知自己所想:“儿不想代平乐公主去和亲,但叔父不喜我,陛下也不喜我,所以儿思来想去,似乎惟有成为帝王可解。”

*

在祖孙二人谈话之际,褚清思轻扯间色裙,从坐席站起,然后走到几案旁,粗略扫了眼案上后,随意喊来一名宫人。

妇人爱才,故身边的宫人皆会书写。

她站在一旁,缓缓叙述着所要书写的内容,同时又垂目看宫人执笔将其书为墨字。

宫人战战惶惶地写完,然后膝盖稍转方向,双手敬奉给女子。

褚清思神色平淡地接过,仔细检查,未在上面发现任何的错漏后,转身重走回卧榻旁,手心朝上,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地递过:“现在,还请陛下追尊先太子询为皇帝。”

这也要得益于妇人,曾让她负责起草诏书之事,所以她对诏书的形制一清二楚。

惟有李询成为皇帝,其子嗣才能依宗法承袭。

女皇拿过帛书,看了一眼,眼中没有抵触,但她还是想问:“观音有何能力可以让她一个女人即位。”

褚清思越过灯火煌煌,看着被隔绝的宫室之外:“陛下,外面所站着的朝臣都是不满足的。”

都是在第一次宫变中未能得到多少利益的人,因为崔仲及与其交好的那些所谓旧臣分走了大部分的权力,阿兄及裴居文、宇文劲等人若是没有切身参与宫门之变,并且首先拿到玺绶,再加上独孤良身为武将性情太急躁,否则也极有可能被崔仲直接摒除在外。

如阿兄所言,崔仲及其门生是一群最会坐收渔翁之利的人。

在洛阳的人承担着最多的风险,而他们在长安只需要唇齿一碰,赶在最后一刻出现,然后分走最多的利益,凭何?

凭他们口口声声所宣称的自己乃先王旧臣吗?又有何人会服?

所以,她只需要邀那些对此感到不满的人共同谋事,将鱼肉重新摆在刀之下,俎之上,再次分食,无人会拒绝。

以为女子是只身前来的女皇听到还有朝臣在外面,狐疑地往门户而望。

褚清思朝南面走去,将宫室的门给打开,看着已等候良久的朝臣,笑着颔了颔首,随即侧身让开。

*

当崔牧出现在东宫的那一刻,负责卫戍的左右率卫看到统领自己的长官变成他人手中的一颗头颅,将要拔刀的手顿住,表情无措。

随后,有两名内侍愈走愈近,手中还举着立人铜灯,为身后的男子照亮。

刚从独孤良所伏兵的阙门而来的李闻道看到眼前情景,不用多想便明白这些率卫已被崔牧手中的头颅给震慑。

他扫去一眼:“太子呢?”

左率卫并不清楚当下的情况,自己未收到任何命令,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因太子妃迟迟未生产,所以太子回燕寝了。”

李闻道迈步往储君日常所居息的宫室。

崔牧也依旧坚持不懈地随身带着两颗血淋林的头跟随。

于是宫人、内侍皆战栗地迅速避开,缄口不敢言,惟恐祸及自己。

*

太子照刚宽衣欲沐浴,便闻见浓烈地腥气,他以为是崔丽华生产所致,故未多心,然须臾便有人推开他燕寝的门。

血气直接扑鼻。

太子照皱眉欲怒斥。

可还未出口,两个不明物先从外面滚入,一直滚到他的脚边,而后他得以与一双眼睛直接对视,那束于头顶的冠发散开,沾染鲜血。

是他左右率卫的将领。

再擡头,血迹早已在地板上绵延一路。

太子照又惊又惧:“何人在此不敬!”

等看到人,愈益恼怒,是被臣属所戏弄的恼羞成怒:“崔牧!你竟敢杀吾的左右率卫!吾真不该听太子妃之言,将你再调入三卫!”

有能僭越储君的时机,崔牧自不会放过:“殿下还是先担忧自己的性命。”

*

李闻道静立在殿檐下,望着远处的上阳宫,默认了崔牧的所有举动,包括恐吓储君。

崔牧既要表现自己的有用之处,何必阻止,何况一路走来,有随时随地拎着脑袋的崔牧在旁,确实事半功倍。

注意到宫室内的动静,李闻道瞥去。

直至崔牧口无遮拦,愈发狂妄,他露出厌恶之色,踱步到门前,视线落在地上的血迹,语气轻浅:“太子谋害长兄、储君,陛下命我来拨乱反正。”

太子照一听是母亲的命令,脑中犹如群蜂齐鸣,直接失语。

*

已躺卧在榻上开始生产的崔丽华全然不知外面所发生的事情,于撕裂的痛苦及喊声中,刀柄击打在盔甲上的声音彷佛也不那么清晰了。

*

数个朝臣先后入内,一起伏拜在清凉殿中,宽阔无比的宫室也毫无逼仄之感。

在礼部担任尚书的梁文冶率先请命道:“先太子询被太子照谋害而死,还请陛下为其平反,追封并重新迁陵,再处置对长兄、储君怀有不恭、不臣之心的太子照,如此才能安抚臣民之心,教化臣民遵从周礼。”

女皇也很快有所应对,展开手臂,撑在凭几上,一个统御四海的帝王即刻显于眼前:“吾可以追封佛奴,但你们想要吾如何处置太子照。”

李询赐死后,并未被废太子之位,追尊并不难。

梁文冶不言,是其身旁的御史宋简言道:“太子照自然是不能再为储君,否则百官也不愿臣服。”

女皇发出直击他们灵魂的一问:“那你们觉得何人应为储君。”

妇人笑意不明地看向卧榻的李见音:“她吗?”

众人擡头,这才发觉宫室内还有一少女在,噤若寒蝉之下,逐渐明白女皇是何意,毕竟之前宫室内就只有褚观音在,女皇不会无故说此话。

于是他们纷纷看着女子,欲要一个解释。

女皇笑得更为肆意。

因为这便证明女子没有向这些吐露她所谋的究竟是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