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九九又不是云英未嫁的姑娘,这几天没收到裴元的回信她就大概猜到了,裴元肯定是故意在跟自己较劲儿,气自己这么久没去府城看他,正拿乔呢。
“这件事说到底是关家的事,跟裴元有关,和裴家也拉扯不开。
而我只是裴元的妻子,他还不知道关大人此次过来的心意和打算,我又怎么好代替他先认下您这个舅舅,还是再等等吧,是一家子就是一家子,早几天晚几天又有什么区别。”
谢九九也是在隐晦的跟关如琅说,虽然我现在想着舅舅借一借你的势,但远近亲疏的分寸还是懂的。不用担心谢家会贪图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亲戚就是亲戚,也只是亲戚。
“谢老板是个妙人,妙人啊。”
“多谢关大人夸奖。”
关如琅被黄海带回了家,黄家虽热情待客但也并不显卑微谄媚,只把关如琅当做裴元的舅舅招待。
黄海还挑了几件裴元在衙门里当差办事的事说给关如琅听,好让他这个舅舅能知道裴元这个外甥,是个能干人也是个有本事的。
关如琅听得津津有味,从刚开始围绕裴元打转渐渐地就说到县衙里的事情上去,关如琅在岭南长大过过苦日子,黄海又是个八面玲珑跟三教九流都能打交道的。
两个跟着关如琅住在黄家的小厮和护院,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里光风霁月宛如谪仙的五爷,酒越喝越急话越说越密,到最后都跟那黄家大舅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哪还有什么慎独的样子。
关如琅在黄家歇了一晚上,次日带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去了谢家。而另一边,府城里好几家人却都乱了套。
替关如琅送信的人是昨天从容县出发,今日一早就进了府城,找到小院的时候,院子里正热闹着。
裴元要带关氏回容县过节,两天前就带着谢文济回了小院。
这两天家里都在准备东西,裴元压根就没打算再寄什么回信,他心里憋了一肚子话要跟谢九九说,非得自己回去不可。
乍一听来人说关家五爷从京城过来,不到府城却先去了容县,一向四平八稳极有主见的裴元一下子就慌了。
“娘!快走,快些出发,咱们今天就去县城。”
到底夫妻同心,谢九九见到关如琅就猜测他是来容县想要自己跟裴元和离的,裴元此刻心里也就是担心这一遭。
他害怕关家心疼女儿不会为难母亲,就迁怒嫌弃自己入赘谢家,这会子不来府城直接去容县,是要解决自己入赘的事情。
他更怕谢九九这个天下第一大俗人,真的会听了关家的哄骗跟自己和离。
“好好好,我们这就走。”关氏当年被留在岳州的时候已经九岁了,大户人家九岁的姑娘已经开始懂事了。
大户人家最要脸面,关氏已经许多年没有没跟家里人见过面,这次来的又是当年才五岁的弟弟,他们心里要是真的觉得裴元入赘失了体面,会做什么还真的不好说。
而另一边的裴家,在知道官拜詹事府左中允的关如琅亲自来岳州接姐姐回京,还先去了容县拜会谢家以后,裴老三第一个就从椅子里跌落下来。
他是被吓的,关如琅宁愿不论身份贵贱去一个商户人家论姻亲,也不想跟裴家扯上关系,这得是多厌恶自己。
但再厌恶,知道了关如琅在容县他也只能赶紧带着蒋氏,和刚从高州回来的母亲一起匆匆忙忙往容县赶。
而其他接到关家拜帖的人家,还有一个也不顾马上就要过中秋,马不停蹄的出城往容县去,则是做厌了院监还是更想当个大人的李骏。
给府城送消息的关家小厮分得清主次,第一个先去关氏的小院,关氏和裴元的马车自然踩着黄昏的太阳第一个先回了谢家。
要不说关氏还是见过世面经历过事的人呢,关家五爷的消息来得这么突然,几路人马都是急匆匆地从府城往县城赶,只有关氏着急之余还没忘了自己给亲家准备的东西。
茶叶布匹月饼每样都备了不少,另外还有几个剔红的攒盒。
有两个里面装的是各色十二样精致点心,另外两个装的蜜饯果脯和各色干果,还有两个攒盒里头装的是金华火腿、熏鱼和酱鸭酱鸡。
东西算不得多贵重,但能看出来是用心准备的,被关家五爷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黄娟看见关氏和她带来的东西,一直有些紧张的神情终于缓和了一些。
“是亲家母吧,可算是见着您了。我们九九回来一个劲的跟我说您为人和气长得又好看,是她运道好才遇上这么好的人家。”
“亲家太太这话太客气了,是我儿运道好才能得了九九这么个好妻子。我是个不中用的,儿子来了容县就没管过,他如今能安心读书,都是九九和咱们一家子的缘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