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福晋金安(清穿)> 第158章 大结局 “启禀福晋,宫里来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大结局 “启禀福晋,宫里来人……(1 / 2)

第158章大结局“启禀福晋,宫里来人……

“启禀福晋,宫里来人了!阵仗不小,请福晋即刻更衣准备接旨!宫里来的天使公公,捧着金漆托盘,一身行头十分庄重,已快到门口了!”

小太监气喘吁吁,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和激动。扶摇由春溪春兰搀扶着起身,心头疑云密布,“知道是为什么事吗?”一边整理衣襟一边问道。

“奴才……奴才不敢妄测,但听苏公公说,像是来府上宣读旨意的!”

心口疑问不断扩大,扶摇匆忙理了理发髻和衣饰,在丫鬟们的簇拥下疾步赶往正门。

门前候着的宣旨太监并非想象中的肃穆刻板,反而脸上堆满谄媚又敬畏的笑意,一见扶摇便深深打了个千儿。

“奴才给四福晋请安了。福晋吉祥!请福晋,这就预备着,接旨吧。”

将使臣公公恭敬地迎入正厅,厅内早已按规制设好了香案。扶摇深吸一口气,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在香案前率领阖府上下,双膝及地,深深俯首。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祗承鸿绪,统御寰区,夙夜兢兢,惟以国本为念。储贰之设,所以重宗庙社稷之托,安四海臣民之心。必选贤明,方克负荷。

皇四子胤禛,秉性刚毅,沉潜渊默。幼承庭训,孝悌彰闻;长通经史,睿智夙成。协理部务,勤慎恪恭;体察民隐,仁恕为怀。其行也端方,其志也深远,允协舆情,深肖朕躬。

乌拉那拉氏,乃胤禛之嫡福晋。系出名门,毓秀钟灵。秉性温良,持躬淑慎。事朕及皇太后,克尽孝道;训育子嗣,慈严并济;和睦宗亲,懿范聿昭。柔嘉维则,允宜正位东宫。

特颁明诏,昭告天地宗庙:

册封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为皇太子……”

听到此处,扶摇身子几不可察地晃了晃,她冷不丁擡了一下头,又极快地埋下去。

“太子……”她在心中品咂着这两个字,只觉耳边嗡嗡作响,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紧接着又听宣旨太监念道:“册封皇太子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为皇太子妃……”

扶摇彻底懵了。

“……钦此。”

“奴才恭喜太子妃娘娘!贺喜太子妃娘娘!”宣读完圣旨,太监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喜气,“待行过册封大典,您就是名正言顺、金尊玉贵的太子妃了!天大的喜事,天大的恩典啊!”

宣旨太监赶紧示意周边丫鬟搀扶扶摇起身。而扶摇脸色苍白,指尖冰凉,整个人像是失了魂,任由丫鬟们架着,始终未能从震惊中回神。

“请……请问公公……我家四爷……太子……”其实扶摇是想问,我家四爷怎么就突然成了太子了呢???

她说话有些不利索,公公以为新晋的太子妃娘娘是要寻雍亲王、如今的皇太子,便温声恭敬地回道:“禀太子妃娘娘,今晨在乾清宫宣读圣旨后,陛下龙心甚悦,特意留了雍亲王……哦不,是留了太子爷说话,此刻太子爷怕是还在乾清宫伴驾商议国事呢。想必稍后就该回府了。”

“多……多谢公公。苏——苏培盛!”扶摇定定神,喊了声,下巴向宣旨太监轻轻一点。一直跪在后面的苏培盛立即会意,手脚麻利地从地上爬起,快步上前,从袖中掏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沉甸甸的绣金线荷包,双手奉上。

但宣旨太监摆手婉拒了:“哎哟,太子妃娘娘折煞奴才了!奴才能为皇上宣谕效力,已是天大的体面,岂敢收受娘娘的赏赐?娘娘好意,奴才心领了!眼下旨意已宣,差事已毕,奴才也得赶紧回宫向皇上复命了。”

“公公辛苦。慢走。”勉强维持着主母仪态,目送那太监带着随从恭谨地退出正厅,直到脚步声远去,扶摇原地晃了晃。

“福晋当心。”春溪春兰着急地搀住她。

今晨才请太医看脉,得知自己又有了身孕,这会又接到这样一份石破天惊的册封圣旨,这双喜临门……实在是来得猝不及防。

她知道自前太子被废,宫里一直没有安生。雍亲王府的门槛几乎被踏破,多少大臣明里暗里递帖子、表忠心,都被四阿哥滴水不漏地婉拒了。

前些日子八阿哥才刚刚解除圈禁,办了一两件好事,令朝中不少官员心思浮动,喁喁私议,又有赫舍里氏趁机暗中串联旧部,多方奔走,意图为废太子求得宽宥,甚至复立。

扶摇原以为是自己记忆出了岔子,废太子或许不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复立,或许比那稍晚几年?

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四阿哥被立为太子的消息。

这对四阿哥而言当然是好事,可是却让扶摇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现世记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令这一切发生改变呢?

乾清宫内殿,龙涎香沉静的气息四下弥漫。

为结束近几年朝中因储位空虚而引发的无休止的攻讦、倾轧与动荡,康熙终于决定册立皇四子为皇太子。诸多皇子中,胤禛是难得的沉毅稳重、有勇有谋,更重要的是,胤禛谨守本分,不结党营私。连老十四都隐隐有了培植势力的苗头,而胤禛虽经办漕运、清查亏空、整顿吏治,立下不少实打实的功勋,却始终不争不抢,与朝臣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在康熙看来,这个儿子,是最不易生事、最能让他省心的人选。

“诏书已颁,储位既定,今后千钧重担要落到你的肩上,如何为我大清守业拓疆,安邦定国,你心中可有主意?”康熙语气缓沉,目光审视。

“回皇阿玛,”胤禛单膝跪地,姿态恭谨挺拔,“儿臣愚钝,承蒙皇阿玛天恩浩荡,委以重任,唯有殚精竭虑,以报君父……”

胤禛条分缕析,一连说出靖边安内、休养生息、整饬吏治、敦行教化等十数条切实可行的安邦定国之策,康熙的目光渐渐从审视变为难以掩饰的欣慰与嘉许,父子二人就着这些胤禛早已深思熟虑、成竹在胸的治国方略,推心置腹地商议探讨了数个时辰。

胤禛回府时,天近傍晚,苏培盛侯在府门前,一见胤禛的车驾,立刻小跑着迎上去,第一时间告诉了胤禛福晋有身子的消息。

胤禛直奔正院,连日来的紧绷和疲惫瞬间被驱散,与此同时,扶摇也吩咐了人时刻在外院盯着,四爷,不,是太子爷,一回府即刻回禀。

扶摇牵着一双儿女,刚走到二门,便遇到胤禛迈进来的身影。

“阿玛!”乌云珠欢欢喜喜地扑了过去,弘晖立在扶摇身侧,不动声色地挺直腰板。

“四……”圣旨已下,这声“四爷”是唤不出了。

扶摇微微蹲身,看见胤禛伸出一条手臂,将乌云珠单手稳稳抱起。他目光扫过弘晖,最后落到她身。

天边余晖未尽,四下灿烂,扶摇嘴角情不自禁牵起一抹笑意,含笑唤他:“太子爷。”

……

旁人都不会令他如此,但从扶摇口中唤出的一声“太子爷”,是最令胤禛感到不便的。

说不清是哪里不便,总之胤禛听在耳朵里只觉得有细密的绒草挠自己的耳朵,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与别扭,让他浑身不自在。

于是,胤禛照旧让扶摇唤他“四爷”。

康熙五十二年,毓庆宫修葺一新,彻底抹去了前太子存在过的所有痕迹,胤禛与扶摇正式入住东宫。

扶摇在撷芳殿西侧的小院中,辟了一方精致的花圃,种满了兰蕙牡丹,还特意修了一座小巧玲珑的八角攒尖‘沁芳亭’,供她闲暇时休憩赏花、教导儿女。同年秋,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也在东宫平安降生。

这一胎是个健壮的男孩儿,胤禛为他取名“弘晟”,寓意光明炽盛,前程远大。

乌云珠很是失落,独自躲到沁芳亭旁的海棠树下,直到弘晖找到她,安慰说“是弟弟有什么不好,将来我和弟弟一起保护你。看谁敢欺负我们乌云珠格格!”乌云珠这才破涕为笑,又欢欢喜喜地跑去看小弟弟了。

年幼的弘晟,从此成了哥哥姐姐最宝贝的跟屁虫和玩伴。

当年由胤禛一手提拔的乌拉那拉氏族人,后来被胤禛安排去了四川,在彼时的四川巡抚年羹尧手底下做事。此人精明强干,颇通实务,随年羹尧在四川整顿盐茶、清剿顽匪,因处事果决、勤勉任事,尤其在几次艰险的剿匪行动中身先士卒,成功弹压地方,深得年羹尧赏识和重用。

三年须臾而过,年羹尧被擢升为川陕总督,成为坐镇西北的封疆大吏,乌拉那拉家这位亦成为年羹尧麾下得力副将,在军中颇有威望。

起初收到此人的问候,扶摇是很惊讶的,她原想令他留在京畿,或寻个安稳的差事,躲到四爷这座靠山下,让乌拉那拉氏一族得以平安富贵。

万没料到此人争气,竟在军伍中闯出了名堂。

不过,争气是争气,却偏偏去了年羹尧麾下……年羹尧的结局扶摇是知道的,被雍正赐令自尽、家破人亡。

到那个时候这乌拉那拉五格不会被牵连吗?

扶摇借着询问五格在军中近况、年羹尧为人如何等话题,小心试探过四爷,然而四爷似乎看透她的想法,只轻描淡写地叫她放心。

康熙五十五冬年,被圈禁于咸安宫的皇二子胤礽忽染重疾,性命垂危。

得知此事,康熙悄然前往探视,不料消息却被咸安宫奴才泄露。

康熙索性正大光明,严命太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更将自己御用的珍贵药材源源不断赐下。

太医们竭尽全力,日夜救治,胤礽得以捡回一命,康熙因忧思过度,回宫后便风寒入体,引发旧疾。

适逢西藏传来紧急军报:准噶尔部大将策零敦多布突袭拉萨、杀害和硕特汗王拉藏汗、占据布达拉宫,藏地沦陷,边境告急。

康熙病体沉重,无力动身远征,为稳定大局、鼓舞前线将士士气,康熙明发上谕:命皇太子胤禛为抚远大将军王,持天子节钺,统御川陕甘青诸路大军,即刻披甲西征,平定边患!

然而就在太子整军备武、即将动身之际,京师悄然传起流言蜚语。

有宵小之徒妄自揣测圣心,散布流言,道康熙帝探视前太子,是对前太子依然情深义重,康熙帝如此看重前太子,颇有将储位复归其手之意!

此等谣言在朝野上下甚嚣尘上,引得人心浮动,军心不稳。

康熙气得大发雷霆,当即下旨,令领侍卫内大臣隆科多彻查谣言源头,无论涉及何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隆科多雷厉风行,最终查到是赫舍里氏残余旧部从中作乱,咸安宫内亦有赫舍里氏安插之人,他们暗中蛰伏,窥伺时机,只等圣心动摇,拥立废太子复位。

康熙震怒至极,下令将咸安宫所有赫舍里氏眼线即刻绞杀,气急攻心之下气血上涌,沉疴旧疾卷土重来,身体更加败坏了。

他强撑精神,于病榻前召见了胤禛、胤祉、胤禩、胤禵等几位年长皇子,又密诏心腹重臣大学士马齐、张廷玉,隆科多等人至御前,垂询应对之策。

距离太子出征只剩半月,康熙有了决断。

西征事大,须以雷霆之势粉碎流言。

一道由南书房翰林承旨、加盖皇帝宝印的明诏自乾清宫发出,昭告天下:

“皇太子胤禛聪明天纵,仁厚英毅。克日西征,必能荡平丑逆,克复疆土。

待其凯旋之日,朕即亲率文武百官,行郊祀大典,告祭天地祖宗,传位于皇太子!

嗣皇帝仁武兼备,必能外靖边烽,内抚兆民,光耀社稷,慰朕之心!”

惊天的变故在短短几日之内发生,快得令人措手不及,扶摇也觉一片茫然,摸不着头脑。

当太子妃的这三年,她每日雷打不动地去向皇太后、向德妃请安。康熙命德妃协理后宫事务,扶摇便也时常随侍德妃身侧,见习协理,学得许多理家驭下、周旋应对的本事。

三年里,长子弘晖业已长成,娶了媳妇,当年乌云珠哄骗他,说额娘给他定娃娃亲自然是假的,实则,赶在弘晖十六岁前,扶摇为弘晖精心择定了一门门当户对、品貌俱佳的姻亲。

儿媳乃镶黄旗富察氏,是大学士马齐的侄孙女。富察氏温婉娴淑、知书达理,晨昏定省从不落下,对扶摇很是孝顺。

至于乌云珠,为免她将来被远嫁,扶摇早早便费心选定了一门稳妥的好人家,是步军统领、舅舅隆科多的亲侄舜安颜。

这孩子与乌云珠年岁相仿,生得眉目疏朗、挺拔俊俏,性情随和坦诚,且善骑射、通文墨。因着隆科多与毓庆宫关系亲近,舜安颜常随父辈出入宫禁,与乌云珠自小相识,算得上青梅竹马。

只是乌云珠被阿玛兄长惯得太过,性子难免骄纵些。每每舜安颜入宫来请安问好,或是两家长辈有意让两人相处时,乌云珠总爱故意寻他些小麻烦。

或是撇着嘴,挑剔少年这不好那太差,或是颐指气使地让他替自己去御花园摘花儿,偶有不如意,便对少年不理不睬。好在舜安颜性子宽厚,往往只是好脾气地笑笑,依言照办,对乌云珠倒是从始至终的好。

除此之外,住在毓庆宫的日子,无一样不顺心。

可眼下,四爷即将亲征。纵然知道他有大清国运庇佑,知道他未来终登大宝,贵为九五之尊,扶摇也难免忧心。

或许是因为那是她三个孩子的父亲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