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128 ? 功成身退(正文完)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8 ? 功成身退(正文完) ◇(1 / 2)

128功成身退(正文完)◇

◎大结局◎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日。

像往常一样,五更天进入崇政殿。

面朝官家,背对群臣,上完最后一次早朝。

来到政事堂,放下手中的象笏、解下腰间金鱼袋,拿出印绶……

本应亲自把它们交给下一任尚书令,但是现在,官家还没有定下由谁接替。

乐尧便把它们,留在了自己平日里查阅公文的桌案上。

反正也没人敢进来,更别说偷用了。

至于身上穿的紫色朝服,依照律令是可以留作纪念的。

于是他便如此穿着,头顶七梁冠,来到垂拱殿,与官家做最后的道别。

明日,就不再踏足皇宫重地了。

接下来,带着一家子,启程赴沧州东溪县,正好能赶上为乐韫晖再过一次生辰。

“臣,参见陛下、太子殿下。”心里想着事,转眼就到了目的地儿。

没曾想能在此处见到太子,正好一道告别了。

“乐相请起,无需多礼。”宋允启上前搀扶乐尧。

“谢太子殿下。”乐尧笑着谢过。

“少傅客气了。”宋允启回,说完又站回原处。

宋元意招手示意:“给乐相赐座。”内侍会意,紧接着上前。

乐尧也没客气,直接落座。

“谢陛下。”他这一年来,确实容易疲乏,在家时,能坐着就不想站着。

“乐相可决定留在京都?”宋元意眼含期待之色。

朝臣若辞官,按律都得离开任职之地,不得擅自停留。

可自己是官家啊,只要乐尧愿意留在京都,朝臣反对也没用,他说了算。

乐尧摇了摇头,温声回道:

“陛下,臣得遵照祖制,辞官后早日归乡去。”

听到这个答复,宋元意抿了抿嘴,明白了他的心意。

太子宋允启没有深想,只知道少傅所言有理。

臣子致仕后返乡,乃是祖制,祖制不可违。

若留在京都一时,倒也无碍。

可长住的话,开此先河,日后其他臣子效仿,就难以管辖了。

“好。”宋元意回。

要留的人走不了,要走的人留不住。

他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接下来又聊了一柱香时间,父子二人终于放乐尧离开了。

“爹,少傅还会回来吗?”

侍从官萧索,代官家送乐尧离开,殿中就剩下两人。

没有外人在,说话就没有顾忌了,宋允启愣愣地问了一句。

宋元意偏头看着他,垂下眸子回:

“你见过致仕返乡后,还重回朝中的人吗?”

他不想说乐尧身子不好,许是深知,自此一别,此生再无相见之时。

便从其他方面,回应太子这一问。

“没有。”宋允启很诚实地摇了摇头。

他看过的史书、传记中,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是啊,没有。”

宋元意这一句话,在殿中响起后,久久无人回应。

-

另一边的纪念胜和裘胜,得知乐尧已经向官家辞行,心里五味杂陈。

“去送送吗?”纪念胜站在院中问,脚尖朝向正门。

裘胜知道他的想法,也没有和他唱反调,而是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共事一场,于情于理,都得送上一送。”

就像当初送聂怀明离开一样。

只是,怎么给人送行的总是他们啊?

等乐尧真正要离开京都那一日,他们怕是抽不出空来了。

其实,也不是抽不出空,只是不想抽出空。

这样,就可以假装这人还留在京都,只是嫌少露面罢了。

“乐相,请留步。”

正往宫外走去的乐尧,听到熟悉的声音,慢慢停下脚步,转身看过来。

见到两位头发花白的同僚,想到自己与之相比,年纪轻轻就致仕,突然有那么一丁点愧意。

“纪公、裘太尉,找我有何事?”

已经算是平头百姓了,再自称本官就不合适了。

可两人原本带着笑的脸,瞬间就僵住了。

这一声“我”,仿佛在提醒他们,打明儿起,彼此再也无法在朝中相见了。

自然,也没有看乐相舌战群儒,震慑武官的场面,心里真是很不得劲啊!

“我们来送你一程。”裘胜说。

“对,我们来送你一程。”纪念胜道。

“多谢二位。”乐尧拱手笑。

裘胜问:“之后可有什么打算?”

乐尧回:“归乡,务农。”

裘胜:“……”

纪念胜问:“不打算留在京都吗?”

乐尧回:“于礼不合。”

纪念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