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悠吴虑:“……”嘴角一抽,转身就走。
少爷真是当面首当得一身荣誉,上瘾了。
施琅看着背影都在鄙视他的两兄弟,掏出钱包晃了晃,里头的银子叮当作响:“公主给我了银子,咱去吃百香楼,去不去啊?”
“去!”两人立刻转身,满面是笑。
“少爷,公主对您真不错啊!”
施琅鄙视地看他们一眼,两手一背,走了。
百香楼,施琅一边用昌阳的银子吃香喝辣的,一边背着她联络施峥如的手下。
他给施峥如送去一张纸条,求助他:公主想阻止宗明世接西南案,让袁承浪去,我想帮公主。
袁承浪,戚家的世交,上三代和戚家结过亲,如今亲戚关系虽远,但情谊很好。
昌阳想打压施家,让亲近戚家的袁承浪去,合情合理。
施峥如在他快吃完饭的时候,终于送来了回信:可。
两日后,吴悠接到了外头的信,偷偷递给施琅,信上给施琅出了一个计策,让他照做。
施琅把这个办法完整地告诉昌阳。
昌阳起初没看出问题,还说:“你忘了我是在演戏?不是真让袁承浪去西南。他去了我怎么去?”
施琅说:“你再看看。”
昌阳看了又看,琢磨好久才感受到其中的微妙。
她更惊讶了。
“你对官场和父皇不甚熟悉,如何想到这样高超的计谋?若我真想让袁承浪去,恐怕还会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施琅神神秘秘的:“为了帮阿犀,我自然要加倍努力。你就说,此法可好用?可为你解决了一桩烦恼?”
昌阳又看了好几遍,来回琢磨许久,拉过人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确实为我解决了一大难题,绝不会让父皇和大臣们怀疑我,有赏。”
施琅摸着脸嘿嘿笑,不客气不客气,就当我那怨种爹欠我们的。
在昌阳的安排下,袁承浪果然开始争取钦差之位。
但圣心难测,明明一心报国绝无私心的主动请缨,却被皇帝犹豫几日后否决了,否决之后,直接点了宗明世为钦差,命他三日后启程前往西南。
宗明世和袁承浪,谁去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背后谋划的人,却大大不同了。
施琅立刻写信去质问:为什么你出的主意反而让袁承浪落败了?!
施峥如回复得很冷淡敷衍:圣心难测,尽人事听天命。
施琅冷哼,烧了纸条,扭头去找昌阳商量:“公主何时捅出宗明世与施家的关系?”
昌阳看着黄历,翻了两页,笑得眉眼微弯:“三日后启程,西南也确实等不得了。明日正逢学堂休息,后日我进宫上课……正好发酵一天,我再去请命。”
施琅击掌:“时间不多,我去准备我们路上的行李用具。”
“我们?”昌阳擡头。
施琅眯起眼睛:“公主想一个人去?”
昌阳刚想说“是”,想说:你就帮我镇守京都及时传递消息……就听到他阴阴阳阳地开始了。
“一个人去,然后路上救个被恶霸欺凌的小男孩,到了西南收几个富商送来的俊秀相公……公主又能办差又能享受,确实该一个人去,哦?”
昌阳撕下一张黄历用力团起来砸过去:“本公主还不至于如此不挑!想去就去,不识好歹。”
得了准话,施琅也不管她什么态度,脚步轻快往外走:“哎呀,听说西南瘴气多,我找太医问问有没有解药,还有西南的气候潮湿,驱虫的药剂也要带上……”
昌阳听着听着,盯着黄历本脑子里却全都是他活泼生动的表情,嘴角高高扬起。
笑了许久,才想起自己还有正事,忙拍了拍脸,喊了宁儿进来:“把这封信匿名送去御史杨清源府上。”
杨清源,最刚正不阿、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的御史大夫。施家和宗明世有旧的事一旦被他知道,他必然要上奏圣上,消灭施家徇私的任何可能。
第二天,昌阳不用上课,两人“新婚燕尔”闹得很晚,第二天起得也晚,日上三竿了,施琅还在妆台前帮昌阳梳头画眉。
“不知今日早朝是否热闹。”昌阳想起自己昨晚的安排。
“我昨晚就让吴悠吴虑一早出门去打听了,我们边吃饭边听消息。”
好消息就饭,比美食还让人胃口大开。
“宗大人当朝承认十年前曾受施相恩惠,但再三保证绝不会因此偏袒林家,一切以国法律法为上。”
昌阳笑笑:“这话是可信的,可朝上的人都不是傻子。同一个案子,轻轻擡手与严查不怠,都可以做到忠君守法,结果却大有不同。父皇对这个人选再三斟酌,是真心想要严惩林家,可选来选去选了一个和施家有旧的人,还被蒙在鼓里,他此刻内心不知道有多恼火。”
施琅:“再加上案宗都交给宗明世了,临时换人不容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陛下今晚恐怕要气得睡不着。”
“没事,明日我就去替父皇解忧。”昌阳笑眯眯地举杯,与他轻轻捧了一下。
施琅夸赞:“公主孝心可嘉。”
孝顺的昌阳第二日午间下课,收到戚贵妃的消息后,跑到玲珑宫“偶遇”了一脸烦躁的皇帝。
“父皇可是为宗明世大人查西南贪污案的事心烦?”
皇帝嗯了一声:“你们今日上课说了?”
“是,女儿有一想法。”
“说来听听?”皇帝稍微打起精神。
“可以派遣一位督查使。”昌阳建议道,“宗明世大人性情正直无人不知,只是父皇与我们都会有一份担忧,担忧人都是有温情的,难免对自己的亲人、恩人有自己都不察觉的偏袒之心。哪怕宗明世大人真的铁面无私,他也会因此而被人质疑,名声受损。”
皇帝连连点头:“确实如此,你说的督查使倒是不错,既能监督又能为宗明世证明清白,免去当下的尴尬。”
但让谁去呢?宗明世已经是二品大官了,再派一个大官过去督查,何不直接换人?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昌阳弯腰行了一个臣子的礼节:“父皇,女儿愿意请命前往西南,督查宗明世大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