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面首男配(2 / 2)

见过见过,但这不是……外头说什么都有吗?

但以后就不会了,作为好兄弟,他们肯定要帮忙将如此真相传出去,为兄弟正名啊!施琅是被正名了,魏正阳好不容易挽回一点的骨气又彻底没了。

哦,不是你踢了公主,是人公主找到真爱了,把你这个名义的驸马踹了啊?

也对,昌阳公主什么人,只有她休魏正阳的份,哪来魏正阳休她的可能?

魏家本就是裙带关系上位,如今舆论翻来覆去闹笑话,大家就更嘲笑这一家,更看不起他们了。

魏家被笑得门都不敢出,丽妃面上无光,福柔和元琮又着急又心疼长辈,却不敢忤逆皇帝。半年前元琮接触朝堂的风光被打击得七零八碎,湮灭无存。

冬至在纷杂之中悄然而至,当大家从昌阳公主的八卦中回过神,发现京都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年关又要到了。

外头一片热闹,皇帝却很忧心。自从上次一场小病后,他渐渐感觉自己体力变差,一场大寒后,他又病了一场。头痛的老毛病发作得更厉害了,有时候看奏折时间一久,就眼前发花,头疼欲裂。

他老了,可继承人却还没培养出来。

本想扶持老四,却没想到老四被丽妃养得太亲近外戚,他不喜昌阳这个姐姐便罢了,更怕的是他连戚家一起排斥针对,反而放纵魏家那个扶不上墙的。

老四做得不好,他罚了。但看他刚露出来的锋芒又没了,皇帝还是失落的。

有一个候选人,总比一个都没有强。

想得越多,心中负累越多,负累越多,身子越不好。

当皇帝犹豫想把元琮再次叫到身边亲自教导时,昌阳挺着微微隆起的小腹过来了。

“听说父皇最近身子不大好?”她专程来给皇帝请安,顺手帮他整理了满桌的奏章。

“天寒地冻,你这时候进宫做什么?”皇帝心里宽慰,嘴硬埋怨。

昌阳笑笑,不知是不是做了母亲,她身上的锋芒好像都圆润了很多:“孩子虽重要,但父皇也很重要。父皇眼下一片青黑,可是最近操劳太多,睡不好觉?”

皇帝叹气:“你们啊,少让朕操心一些,朕就高枕无忧了!”

昌阳垂眼细听,从话里琢磨出了他的苦恼,却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帮他将所有的奏章整理分类,将重要的奏章翻到关键处,一本一本摞起来。

皇帝知道她的心思,但这次没有阻止。女儿与元琮关系越来越差,几乎难以修复,她想手里握点东西自保,做爹的无法拒绝。只要不动摇国本,就当他弥补当年的亏欠吧。

昌阳趁着冬至,在宫里住了几天,日日陪伴皇帝处理公务,照顾他饮食休息。她很少插嘴,大多无声学习,但确确实实减轻了皇帝的工作量,让病中的皇帝能缓一口气。

这时候,大臣们并不知道昌阳插手了政务,皇帝也不曾对外说起。

冬天过去,春日来临,皇帝在倒春寒里再度病倒,高烧了好几天。

戚贵妃贴身照顾了好几日,孕中的昌阳不方便近身,便每日带着奏折在门外奏对,说一说今日大臣送上来的折子说了什么,自己认为怎么处理,询问是否合适。

奏折上有了与御笔不一样的字迹,后宫妃子也知道了。

丽妃第一个不同意。

她的儿子青葱少年,早就可以担事了!凭什么让一个公主代皇帝理政!

文武百官也开始喧嚣起来,实在觉得此事太过突破想象。

还好,这次有人分担公务,皇帝安心养病康复很快,痊愈后面对众人的质疑,只说“昌阳稳重,行事得体,朕让她代为执笔。”不承认昌阳参与了政事的提议与决策。

以施峥如为首的官员不好太过逼问皇帝,转而上书元琮可以入朝办事了。

当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元琮入朝一事时,昌阳则提醒皇帝,该为她的孩子取名了,而且她的孩子要姓赵,入皇室宗谱。

这件事皇帝支持昌阳。民间的女子都能在娘家立女户,招赘生子,公主当然更可以。入了宗谱也不过是多一个宗室旁支,多发一笔俸禄,他一个皇帝还养不起女儿和外孙了?

但是他知道百官会反对。所以他索性就把元琮入朝的事,与昌阳孩子入皇室宗谱的事,一起宣告了。

果然,大多数人更关注未来的太子人选,没什么人反对昌阳的事。

只有一人,嗅觉敏锐,对昌阳的种种行为心存疑虑。

这是施琅最后一次与施峥如私下见面。施峥如问他:“公主的孩子真的是你的?”

施琅斩钉截铁:“当然。我和公主在一起后,公主便信守承诺,只我一人。”

施峥如点头,似乎很是欣慰,突然问他:“既然如此,你可曾想过与公主成婚,名正言顺成双入对?”

“当然想啊,可是我一个南越商户子,怎么配得上公主?如今这样,我已经知足了。”

施峥如目光落在他腰间的印鉴上:“你不是来找生父的吗?你的生父地位不低,若是认祖归宗,你就不是南越人,而是真正的北齐官家公子了。”

施琅跟着低头去看自己的印鉴,这是他故意日日戴在身上的。嘴里冒出将信将疑地语气:“真的?你知道我生父是谁?”

施峥如只说:“若是他将你认回,你可愿意?”

施琅斩钉截铁说:“只要能配得上公主,我一万个愿意!”

施峥如点头:“好,你等我消息。”

施琅嗯嗯点头,却没有问一句:你早知道我生父,为何现在才告诉我?更没有问这个所谓的生父是谁。仿佛他的眼里只有昌阳,满脑子都是情爱,其余什么都不关心、不上心,单纯得有些蠢笨了。

但施峥如也不是那样轻率的人,施琅再装得无辜,施峥如依旧让他等了几个月,一等,等到了福柔生产,生下他的嫡孙女,再等到昌阳生产,生下了一个健康的胖小子。

皇帝高兴至极,兴冲冲地给一对孙辈赐名,这一代皇室孙辈,行“文”辈,昌阳的儿子取名赵文骅。福柔的女儿则和所有公主子女一样,姓施,赐名慧嫣。

赐名圣旨刚下,孩子不曾满月,宗谱还没入,公主的相好施琅是施峥如私生子的传言,突然甚嚣尘上,在官员贵妇之间流传开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