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请男配享受人生[快穿]> 兄妹恋人的男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兄妹恋人的男配(1 / 2)

兄妹恋人的男配

陈南山终于意识到自己这帮人围着人姑娘有多大的歧义,忙说:“没有没有,我就是看到熟人惊讶了一下,你忙,你忙……”

女生肩膀放松下来,低着头回答:“我是兼职,酒店和球馆都有……我走了……”埋着头急匆匆穿过了他们。听到她说兼职,满面玩笑的几人收了收表情,转身继续往外走。

一边走一边聊:“这边不少勤工俭学的学生,她应该也是。你看她力气多大,人小小的,扛着一筐球都不吃力,一看就是能干活的。”

陈南山还是觉得挺有缘的:“居然两次碰见她。”

“怎么,有想法?”有人调侃。

段思齐说:“是她做得好,南山记住了。”

陈南山搭上他的肩膀:“还是思齐懂我,你们都心思龌龊!我跟你们说,上班啊,可别小看老板,工作做得好,老板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几个打工的顿时一阵“呸”,大骂“资本家”“PUA”。

全心工作,闲暇打打球聊聊天,段思齐提前完成了手里的项目,获得老爹一顿猛夸。

老段想调小段到身边做助理。

小段同志申请休假。

挺巧的,这个时间正好是原定的结婚日期。

段父本不愿放儿子长假,后来发现婚期快到,又听儿子说要去贵州的深山老林,以为儿子心里还是有坎,想逃避,心一软,同意了。

于是,段思齐收拾收拾行李,直接飞往山川雄伟的贵州。

之所以想去那,和之前的生日礼物有点关系,和他爹解读“逃避进深山老林”没太大关系。

原主的情绪确实还在郁郁,如果持续如此,他怕这一世就算过得很好,原主也不会满意,还是会执着那个人、偏执那段情。

所以压抑了几个月,他想让心底的情绪释放一下。

选择去贵州,却是因为上次收到的生日礼物。他们家资助的很多孩子都在贵州,收到孩子们的信时,不少人会描述自己的生活,总结下来基本都是艰苦、落后、发展缓慢……

但这次,他看到了一封特别的贺卡。那个学生邀请他去贵州玩,说家乡越来越好了,很美,有很多游客进了寨子,如果有机会,希望“思齐哥哥”也能去看一看他们的家乡,尝一尝他们民族的美食。

段思齐被他描绘的山川风景民俗趣事打动,又想到那里有很多他资助的学生,便决定去看一看。

工作忙又累,段思齐懒得做攻略,找了一个口碑不错的地陪,把行程全都交给对方安排,他自己只要带个人就行。

飞机是下午2点多落地的,来旅游的人不少,段思齐跟着人群往外走,借着身高优势很快看到了接机的地陪。

“欢迎来自A市的段思齐先生”大大的牌子被举在上方,盖住了举牌人的脸,只能看到这是一位穿特色苗衣的女士,很符合他预定时看见的“带旅客深入体验原始苗寨生活”宣传。

段思齐走过去,站到了牌子前:“你好,我是段思齐。”

“你好!段先生……”牌子快速被放下,露出带着花色头帕、皮肤麦色、笑容灿烂的一张脸。

只是两人看到彼此时,都愣了一下。

段思齐听出了这个声音,女生则认出了他。

段思齐挑眉:“‘苗笙’就是你?这么巧?”

女生则说:“我以为是重名……”

段思齐:“你知道我?”

“知道一点,就那两次……我没想到这次的客人真的是您……”

段思齐好奇:“你的工作很跳跃?服务员、球童、地陪……而且怎么从A市来了贵州?手册上的照片也没认出来。”

女生请他先去车上,一边不好意思地给他解释:“地陪手册上的介绍都是真的,就是照片p过了……p得白了一点、脸小一点、眼睛大一点……宣传照嘛……我是本地苗寨的人,因为在A市读书,所以上学期间在A市打工。地陪是我前几年放假回家接的兼职,今年提前回家,就又做起来了。”

“A市上学,哪个大学?大几了?”看见地陪算是“熟人”,段思齐放松了一些,但频繁遇见一个人的巧合,也让他多问了几句。

苗笙说:“我在读研,今年就毕业了,本硕都在A大。”

段思齐脑中灵光一闪,突然看向她。

苗笙开着车,没注意到后座人的动作,还在为他介绍:“您放心,我做地陪好几年了,带了许多游客去我们的寨子,那边开发不多,都是原始村寨,村民很淳朴。”

段思齐指尖轻轻敲着腿,他想起来上次生日寄来礼物的那个资助生。那个寄件人就叫苗笙,山里孩子,是他家开始助学的第一批对象,也是至今为止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

她读书时,每年会寄来成绩单,高考成绩出来,说考上了全国前十的A大,段父高兴得仿佛儿子考上了名校,专门开了一桌宴席庆祝,又单独奖励孩子一台笔记本电脑。

苗笙上了大学后,不再领取助学金,但依旧每年过年、段思齐生日都会寄来礼物——因为助学金成立的日期就是段思齐生日,所以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资助来自一个叫“思齐”的哥哥,也全都亲切地喊他“思齐哥哥”,哪怕素未谋面。

今年苗笙送了他一个奢侈品品牌的钢笔,也写了祝福的贺卡和信,邀请他来家乡玩。

段思齐坐回座椅,掏出手机让他爸助理帮忙查这个苗笙的资料。

车子驶出城市进入国道,那份资料送过来了。

“贵州省……自治州……千江镇西山村,”他拿着手机念苗笙的信息,“毕业于明坡县高中……”

车子逐渐降速,停在了路边。

苗笙僵硬地坐在驾驶座上,好久以后才敢回头。

“段……段先生……”

段思齐打量她,看她满脸慌乱不打自招的样子,不像城府很深早有算计,但这半年多的巧合还是太多:“你就是这个‘苗笙’是吧,我家资助的学生。你也认出我了。”

苗笙双手搅在一起,像个上课被老师抓包睡觉的学生,心虚又愧疚。

“我……我确实认出您了,不是故意不说的……是……是之前两次没说……现在突然说……好像很奇怪……我想找机会再说……”

段思齐双手抱胸,靠着椅背看着她,气势很强,压得本就心虚惭愧的女生越发势弱。

他问:“什么时候认出我的,还是早就知道我了?”顿了顿,缓缓问,“酒店、球馆,真的是巧合?”

这次的地陪是他亲自挑的,这点他不怀疑,但是邀请的信是她写的,这个村寨的地陪不多,她是其中一个,还是唯一一个寨子里的土著。还是可疑。

他的问题在这个气场下很像审问,苗笙很慌乱,知道自己被误会成心思不正的人,面红耳赤,急得眼睛湿润。

“酒店是我今年找的新工作,当时那个包厢交给我们负责,我上菜时听到客人叫您段思齐,想到了资助我们的‘思齐哥哥’,忍不住就多注意多关照了些……我……我后来是有打听过,也知道您就是段家的思齐哥哥……但您再也没来酒店,我就以为错过了。”

“球馆呢?”段思齐问。

他理解被资助的孩子不愿展露被资助的经历,但是他去哪都能遇到她,很难相信这是巧合。

苗笙连忙掏出手机,翻出她兼职的聊天记录:“您看,我这三年都在球馆兼职,一直都在……我也没想到那天那群人里……您也在。”

“被南山叫住,你不是心虚?”

“球馆有时候会有客人找我们搭讪……你们人又多……我有点怕,后来发现您在,我才放心了。”

段思齐沉吟了一下,评估着她说的话,嘴里说:“你不了解我,因为我在就放松警惕,太没戒备心。”

告诫的话,落在苗笙耳中却是好意,她松了一口气,露出笑来:“我平时很有警戒心的,但遇见您,虽然从没真正认识过,心里还是觉得像见到了熟人,不那么防备了。”

她高兴地启动车子:“您相信我,我信里写的都没有骗人,我们寨子已经修好了路,也有游客进去玩,对久居城市、压力很大的人来说,像世外桃源一样。”

说到这,她看向后视镜:“您要去镇小学看看吗?是段家和县里合资建的,与城里小学一样漂亮。”

段思齐看不见她的表情,但能听出她声音里的期待与欢喜。可能她真的很想让他来家乡看看。

“段家会资助你们直到工作,你兼职这么多体力工作,为什么不继续领助学金?”

苗笙说:“我也有做家教,或者帮导师干活领工资,我们导师对我们挺好的。就是……不是要毕业了吗?到时候要找工作、租房子,也要还助学贷款,A市的开销这么大,我得趁着现在有空,多存点钱……就又找了酒店的兼职。”

段思齐前后想了想:“是买那只钢笔花了太多?”

苗笙脸上爬上尴尬:“不是……那是我用自己的项目奖金买的……和存款没关系。”

段思齐想说,礼物力所能及就可以,一张贺卡一封信就行,甚至什么都不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但还是说:“钢笔很好,谢谢。”

果然,苗笙听了高兴地笑:“那就好。我不太懂,是上网搜的……”

“你也说了,你毕业后压力会很大,下次不用给我买礼物了,写封信就行。”

苗笙的笑容收了收,轻轻应了一声:“我知道,我会量力而行的。”

贵州山多,他们要去的苗寨更是大山中的村落。苗笙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开车非常熟练,还稳。

车子行走在弯弯绕绕的山道上,段思齐看山看得眼晕,时不时暗叹山路险峻,她却很娴熟淡定,稳得段思齐渐渐睡去。

醒来已经到了地方,车子下了公路驶入山村土道,很是颠簸。

见他被颠醒了,苗笙道歉:“村里原本没通车路的,为了方便游客出入才填了一条大路,就是不太好开……”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从车窗外看出去,能看到苗寨一个个吊脚楼,吊脚楼后面是丛丛大山,山间飘着晚霞。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他妈。

“思齐,听你爸说,你去资助的寨子了?地陪还是我们资助的学生?”

段思齐看了一眼前座,嗯了一声。

段母有些担心:“这么远这么偏的地方,你小心点啊,有什么事及时联系。那个叫苗笙的,你看着怎么样?我记得她当时成绩不错的。”

她最近诈骗案例看太多了,怕儿子被所谓的“熟人”骗了。不然怎么会突然让老段助理去查苗笙的资料。

段思齐说:“还行,我刚到村子,回头给你发照片,放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