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刻痕”的脉冲在达到某个临界强度后,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仅仅是能量的冲击与规则的扭曲,开始夹杂着更加诡异的东西——认知污染的碎片。
这些碎片并非有意识的信息传递,更像是一种高维存在无意识散发的“思维辐射”。当脉冲扫过时,残存的接收设备会接收到无法理解的几何图形、违背逻辑的数学公式、或是唤起深层恐惧的扭曲音阶。更可怕的是,这种污染能直接作用于意识体。
苔原上少数幸存的心理感应者或精神敏感者,在脉冲过后纷纷陷入疯狂,他们嘶吼着无法理解的词汇,眼球中倒映着非欧几里得的噩梦景象,甚至有人身体开始发生局部的、违背生物学的异变。
莉亚的社区,依靠着高度统一和结构化的“共鸣壁垒”,勉强抵御住了这种无形的侵蚀。壁垒不再仅仅偏转能量,更开始过滤这些认知毒素。社区成员在集中精神时,会自发地在集体意识场中构建出纯净的“思维图景”——可能是家园的记忆、亲人的面容、或者仅仅是阳光下茁壮成长的作物——以此来对抗外来的疯狂低语。
这个过程如同精神的免疫反应,极其消耗心力,但也进一步淬炼着社区的集体意志。他们不仅仅是在物理上生存,更是在为保持“人类”的认知边界而战。
然而,莉亚注意到,那来自深空的“注视感”,在释放了认知污染后,似乎……更加“专注”了。它不再是无差别地扫视,而是如同探照灯般,更多地停留在那些成功抵御了污染的区域——比如她的社区。
一种明悟在她心中升起:他们这些在崩溃中建立起新秩序的存在,本身就成了那个未知存在感兴趣的“样本”。抵抗越成功,吸引的“关注”就越多。
深渊墓碑(已沉寂)。
(无新记录)
伊莱恩的微光。
微光对认知污染的感知远比人类清晰。它“看”到了那些扭曲的信息结构试图穿透壁垒,如同病毒试图入侵细胞。它也清晰地感受到了那“注视”的聚焦。
压力陡增。
它知道,单纯的防御已经不够了。那个存在似乎在测试“秩序”的强度和韧性。如果他们一直被动防御,要么在持续的消耗中崩溃,要么最终引起那个存在更直接、更无法抵抗的干预。
它必须做出回应。不是攻击——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而是……宣告存在。
一个计划在它意识中形成。它需要莉亚和整个社区的配合。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