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播种者”信号的二次异动与应对:
在暂停发送前沿科技信息后,“归墟”信号和伍华权的脑电波共鸣恢复了之前的“稳定响应”模式。然而,林建奇授权进行了一次新的试验:发送一段编码了人类历史上多次因为技术失控或滥用(包括近期发生的、利用AI技术进行新型诈骗的案例)而导致灾难或社会问题的“反思性”信息。
这一次,共鸣信号出现了与上次“频谱撕裂”截然不同的变化:一种温和的、周期性的强度衰减与增强,仿佛…一种缓慢的“点头”或“叹息”?
科学界的震动:这一现象在极小范围的高级专家内引发激烈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这可能是“播种者”对文明自我反思能力的“认可”或“鼓励”;另一种观点则警告,这也许是对其“测试”得到预期结果(文明具有自我破坏性)的“满意”表现。
林建奇的决策:“停止主动发送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文明评估’的信息。”他下达了更严格的指令,“对方的评价体系我们无法理解,任何解读都可能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或灾难性误判。我们的重点,是做好自己,让自己更强大,更团结,更能应对任何形式的挑战。”
林建奇站在净蚀中心,面前是两幅巨大的图像。
一幅是动态的社会风险态势图,上面闪烁着程俊杰工作室的坐标(代表希望)、曹荣荣早餐店周边细微的社会压力指数、以及那个新兴犯罪团伙模糊的活动阴影。
另一幅是浩瀚的星图,“归墟”的光点静静闪烁,旁边是伍华权那复杂无比的脑电波频谱。
“我们一边要清理历史罪案留下的泥沼,一边要应对进化中的犯罪病毒,还要时刻警惕星空投来的、无法理解的目光。”郑雅萍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这就是守护者的命运。”林建奇的目光扫过整个大厅,“从未轻松过,但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多的工具和如此清晰的使命。”
他操作控制台,将社会风险图的优先级调至最高。
“立足当下,守护好每一个人。”
“至于星空…”他看了一眼那神秘的光点,“让它看吧。人类文明的价值,不在于它如何评价,而在于我们如何生活。”
指令下达,净蚀中心的资源再次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个体和需要打击的犯罪倾斜。人类的故事,终究要由人类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写下去。
零零读书网